- 幼兒園語言活動設計與實施
- 于亞鵬主編
- 1073字
- 2023-11-29 20:11:01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對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促進學前兒童的語言發展
語言教育是基本、直接的語言發展方式。語言教育的基本任務在于促進學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因此,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首要作用就是使兒童發音清晰、詞匯豐富,學會用恰當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思想、描述周圍的事物。
在語言教育中,教師會為兒童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范例,讓兒童去感知、體會、理解和記憶。在此過程中,兒童不斷積累新的語音和詞匯,不斷吸收新的句式和表達方式,然后逐漸轉化為自己的語言,用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對別人的行為施加影響,完成各種人際交往任務。同時,教師還常常有意無意地為兒童提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機會,交際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激發兒童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愿望,同時他們的語言交往能力也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得以鞏固和提高。
隨著語言的不斷豐富,語言交往技能不斷提高,兒童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興趣也會越來越強。一旦產生興趣,兒童就可能主動要求學習更多的語言符號,嘗試更新的語言技巧。
(二)促進學前兒童的認知發展
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對兒童的認知發展有非常積極的影響。作為一種符號系統,語言代表一定的事物,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要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于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成為他們接觸和理解這些知識的過程。
此外,通過各種專門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兒童可以學會把所認識的事物的名稱、形態、習性等信息用詞說出來。通過語言描述將事物的特征表現出來,可以突出這些特征,加深兒童對事物突出特征的印象,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各種事物的特征。同時,兒童還可以借助語言辨別事物的不同點、概括事物的相同特征。
(三)促進學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和掌握交際工具的過程,語言教育有助于促進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通過語言教育,兒童在掌握本民族語言系統的同時,也在學習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社會規則,如:講話要文明、有禮貌;說話要清楚,力求使對方聽明白;不同場合需要有不同的講話方式;等等。掌握這些語言交際的社會規則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兒童學習語言后,就能用語言與周圍人進行交流。這種交流有助于兒童約束自我中心的言行,主動地適應他人的行為調節,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語言自我調節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態度、習慣、行為等與社會規范逐漸接近并相吻合。兒童語言和社會化行為的發展,也使得兒童社會交往的精神需要得到一定的滿足。
小提示
幼兒語言發展
幼兒語言發展主要指幼兒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的發展過程,包括語言形式(語音、語法)、語言內容(語義)和語用等幾個方面。幼兒語言發展階段如圖0-1所示。

圖0-1 幼兒語言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