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九節 進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兩次及以上兒童的情況

流浪兒童被多次救助保護的現象較為普遍,多次離家出走現象也較為普遍,多次流浪生活也較為普遍,調查者對于此類問題也設計了調查問卷,在中國中原某省會救助保護流浪兒童中心前后一年多的時間內共收集到385個樣本(給予救助的救助保護流浪兒童中心不限定地區)。

一 被救助保護流浪兒童中心救助兩次及以上人數統計

被救助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兒童人數情況如下。

(1)“二次”者有22人,占總樣本數385人的5.71%。

(2)“三次”者有6人,占1.56%。

(3)“四次”者有1人,占0.3%。

也就是說,在385個樣本中,有22個人被重復救助了2次,有6個人被重復救助了3次,有l個人被重復救助了4次。這些兒童總共救助次數在總樣本救助次數中占17.14%,共66次。可以看到,多次離家出走流浪生活的兒童人數比例較高。

二 流浪兒童自述的離家流浪次數統計

調查者又據這385個樣本的統計,對流浪兒童自述的離家出走次數進行統計。

(1)“第二次”離家出走61人,占總樣本數的15.84%。

(2)“第三次”離家出走36人,占9.35%。

(3)“四次及四次以上”54人,占14.03%。

也就是說,“二次”以上離家出走者有151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9.22%,即1/3多。

其中女性流浪兒童為13人,“二次”者2人,“三次”者8人,“四次及以上”者3人。“二次及以上”離家出走的女性流浪兒童占總樣本數的3.38%,占女性流浪兒童總人數39人的33.33%。也就是說,每3個女性流浪兒童中有1人是“第二次”以上的多次離家出走的兒童。

三 按年齡段和文化程度統計多次離家出走兒童數

1.次數居第一位的是“11~14歲”年齡段流浪兒童

其中,離家出走過“兩次”的有34人,占總樣本385人的8.83%;“三次”的有17人,占4.42%;“四次及以上”的有31人,占8.05%。在385個總樣本中,這三項人數合計為82人,占總人數385人的21.30%,占本年齡段人數176人的46.59%。

“11~14歲”流浪兒童中有近一半曾經多次離家出走。

2.次數居其次的是“15~16歲”年齡段流浪兒童

其中,離家出走“兩次”的有22人,占總人數385人的5.71%;“三次”的有14人,占3.64%;“四次及以上”的有20人,占5.19%。

在385個總樣本中,“15~16歲”年齡段多次離家出走流浪兒童共有56人,占總樣本數的14.55%,占本年齡段總人數176人的31.82%。也就是說,在該年齡階段有近1/3的流浪兒童曾多次離家出走過。

3.文化程度

多次離家出走兒童“小學未畢業”者居第一位,合計人數是91人,占總樣本數385人的23.64%,占本文化程度合計人數197人的46.19%。居第二位的是“不識字”的流浪兒童,共25人,占總樣本數的6.49%。

據統計,文化程度越高者,其離家出走的流浪次數越少。

“初中畢業”的流浪兒童絕大部分是初次離家出走,只有一人離家出走過兩次,三次與四次及以上者無人。

“初中未畢業”的流浪兒童,三次與四次及以上離家出走人數也明顯少于“小學未畢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人數。

可以看到,兒童文化程度越高,其可選擇的生活方式和機會也就越多,對流浪生活性質的認識和社會性的自我主體意識與能力也就越強,也就越能主動把握自己的命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鸡泽县| 巴中市| 巴彦淖尔市| 宣汉县| 合山市| 上蔡县| 辉南县| 广宗县| 沭阳县| 长阳| 比如县| 大悟县| 古交市| 遂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长宁区| 延川县| 淳安县| 康定县| 兴和县| 乐山市| 永嘉县| 桂东县| 登封市| 贵阳市| 麻阳| 元江| 大宁县| 甘南县| 嵊泗县| 菏泽市| 赣榆县| 辽源市| 东海县| 广灵县| 舟曲县| 榕江县| 赤水市| 印江|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