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分歧
- 大明之父皇乃征北大將軍?
- 狼煙東去
- 2008字
- 2023-11-25 19:10:07
要說此時最為郁悶之人,那就是長興侯耿炳文了。
如今他已然是六十五歲高齡了,自從洪武三十年任征西將軍,擒獲蜀寇高福興之后,這才在遼東過了兩年的安穩日子,就又被朱允炆給賜了個征虜大將軍,抓到北平第一線來了。
耿炳文洪武三年便被封為長興侯,已然近三十年了。
到了朱允炆當政這一代,剩下的大明元勛也就是他和武定侯郭英了。
這個差事,耿炳文的心里是萬般不愿的。
洪武的三十多年里,他也是多次出征,走過了大江南北,但這一次,對手不一樣。
耿炳文是看著朱棣長大的,他也深知朱棣的性情,他能在北平有如此軍功,在戰場上又得了徐達真傳。
自己的威望,加上老岳丈徐達的舊部。
他敢說要靖難,耿炳文就知道朱棣絕非是一氣之下的一場狂賭。
如此心境,再加上耿炳文作戰本就是以謹慎善守聞名。
讓他雖說遵從了朱允炆的皇命,卻在行軍上采取了穩扎穩打的辦法。
直到大軍還有一日就到真定的時候,花白須發的耿炳文才將自己的兩個副手李堅和寧忠召集到了自己的中軍大帳之中。
“大將軍,咱們到了真武之后,是暫且休整一番,便全力進攻朱棣,還是另有打算?”
這一路上,他們對于耿炳文遲遲不對作戰進行部署都已經是有些著急了。
但耿炳文不管是官職還是爵位,那都是遠遠在這兩人之上。
他們也只能是耐著性子等著快到了真武了,才一起面見耿炳文,詢問起下一步的策略。
耿炳文一身軟甲,端坐在大帳當中,眼神飄忽,神情凝重。
他當然能測算出來,如今朱棣在北平,應當是在擒殺了宋忠之后已然有了至少三萬兵馬。
這一戰,朱棣就算是留下兵馬鎮守北平,那也是能出兵兩萬的。
他們號稱近百萬的大軍,其實也就是十三萬之數。
在耿炳文這樣以穩為進的將領看起來,這并不具備以雷霆之力剿滅朱棣的能力。
“唉,到了真武,咱們不必著急,且先安定下來,徐徐圖之。”
這一個徐徐圖之,就讓李堅和寧忠二人都有了一絲不滿。
雖說朱允炆對打仗并不精通,但在開拔之前,也是反復叮囑他們,要速戰速決。
若是大軍在真武停留,拉開架勢再跟朱棣打,這一仗打到什么時候可就不一定了。
“大將軍,咱們既然兵力比他朱棣多了至少十萬,何不直接兵臨城下,就算是圍攻,有各地配合咱們,給咱們補給糧草,咱們兩三個月也把他朱棣給圍死了!”
李堅微微猶豫一番,還是瞪大了眼睛,在耿炳文面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寧忠雖說沒有直接聲援,卻還是不自覺的點了點頭。
這二人心里頭到底想著的是什么,耿炳文自然是明白的。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摸著自己頷下的胡須,沉吟了起來。
直到二人都已經等待的有點的急切了,耿炳文才緩緩開了口。
“你們以為,他朱棣能在北平等著被咱們大軍圍城嗎?”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二人面面相覷,半晌都沒回答出來。
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自然承認,朱棣的作戰能力,那肯定是遠遠高于他們的。
朱棣也一定已經知道了他們率軍趕來的事,所以說沒有準備,那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他有所準備,也不可能一下就對咱們這十三萬大軍造成重創,咱們大可以當心一些,或是直接分兵幾路,當得是萬無一失。”
李堅繼續說著自己的想法,顯然,他更為明白朱允炆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本來在建文這一朝,文官就比武將不知道吃香了多少。
這一仗他們要是打不好,等回到南京城等待著他們的會是什么樣的懲罰,他們都是不敢想象的。
但就他們兩個的資歷和作戰經驗,耿炳文自然是不會被他們給影響了。
“這些日子,本侯已然定下了到達真定之后的部署,既然你們問起,如今就直接告知你們吧!明日咱們到達真定之后,大軍便在滹沱河的南北兩岸分營扎寨。此外都督徐凱駐扎在河間,潘忠、楊松駐軍在莫州,先鋒九千人駐扎在雄縣。而后再循序漸進,攻打北平,若是你們對這等安排有什么異議,便給陛下上書,幾日之內便可有回復,他若是應允,便直接抵達北平城,按你的說法圍攻,如何?”
耿炳文走到了南京城和北平的地圖邊上,伸手指向了幾個地點,把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如此分兵之策,除了九千先鋒之外,每一隊人馬都保持著對朱棣的絕對優勢。
朱棣若是有心交戰,那不管怎么打,他們都是占優勢的。
李堅就算有心,也絕不敢在耿炳文已經安排完了這么穩妥的分兵之策的情況之下還去給朱允炆上書。
這樣不光把長興侯給得罪死了,一旦自己的圍城之策不成,自己就成了這一戰的罪人了。
就算是不死,到時候估摸著跟死人也差不多了。
想到這一層,李堅摸了摸自己的后腦勺。
之后他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重新看向耿炳文的時候,已然是一臉憨厚的笑意。
“我等魯莽,早知長興侯安排的如此萬全,哪里還能有那等疑問?我等定會好生輔佐長興侯,將北平奪回來!”
寧忠看了李堅一眼,心說一直都是你在這叨叨,這個時候倒是帶上我了。
但無奈之下,也是只能一起跟耿炳文陪著笑臉。
耿炳文活了這么大的年紀,自然知道這二人是怎么想的。
他冷哼一聲道:“既然如此,就去準備吧,等到了真定,再做打算!”
二人也是看出了耿炳文的心思,連忙告辭離去了。
看著二人離開的背影,耿炳文收起了自己的神情,又是一聲無奈的嘆息。
“父親,你可是覺得,李堅所言也有幾分道理?”
這時,一個年輕的聲音從耿炳文的身后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