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數字化的必要性

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充滿了數字化。各種高新數字技術的演變也為數字化的普及做了良好的鋪墊。因此,本節會從時代發展的進程和數字技術發展的進程兩個角度分別說明數字化的必要性。

1.2.1 從時代發展的進程來看

為了便于理解數字化的必要性,本節抽象出3個典型的時代來進行說明,分別是祖父母的時代、父母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3個時代的特點如圖1-4所示。

圖1-4 3個時代的特點

? 祖父母的時代:人們總是隨身攜帶一個本子,無論是廠里生產方面的數據,還是家里的賬單,都會被記在這個本子上。但是本子容易丟,不利于長期存儲和查找。

? 父母的時代:較為先進的企業已經配備了計算機,信息被存儲在本地計算機中,但是信息難共享且本地計算機的容量有限。隨著信息變多,人們需要有更大容量的方式來存儲信息。

? 我們的時代:由于筆記本電腦、手機等設備的普及,加上云計算技術的誕生,目前大部分信息可以被存儲在云端,便于共享。

總結起來,我們的信息已經被大規模存儲在云端,信息的存儲和共享也越來越便捷。

我們之所以享受到了這樣的便利,是因為各類技術的發展。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些技術是怎樣發展的。

1.2.2 從數字技術發展的進程來看

本節重點說明和數字化密切相關的3類技術的發展,分別是存儲技術、網絡技術和終端技術的發展。

1.存儲技術的發展

簡單來說,存儲就是把所需的數據收錄在一個便于查找的地方。隨著時代的變遷,存儲方式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龜甲和竹簡、羊皮卷:幾千年以前,我們祖先的存儲方式比較原始,他們會把信息都刻在龜甲等地方。但是由于龜甲比較笨重、不方便攜帶、不易于保存等,因此出現了竹簡、羊皮卷這樣的替代品。

造紙術:由于竹簡和羊皮卷過于貴重,只能給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使用,無法向大眾普及,因此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成為一項重大發明。

磁性方式存儲:一些金屬在和磁鐵接觸時會被磁化,被磁化后的金屬仍然保持著磁性,這些被磁化后強弱不同的狀態可以用來存儲信息。利用這樣的原理,人們創造出磁帶、錄像帶等產品。

電學方式存儲:原理是通過柵極開關控制是否讓電流通過,從而在晶體管中表示二進制信息。利用這個基本原理,人們創造出U盤、存儲卡、固態硬盤等。

現代化的存儲方式:云存儲。通過觀察你會發現,現在人們很少通過隨身攜帶U盤、硬盤這樣的硬件來存儲信息了。照片、視頻、文件等都被存儲在云端。這要得益于云計算的發展。

到底什么是云存儲呢?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我們去飯店吃飯時,由于桌子和椅子的數量有限,當人多的時候就會出現等位的情況。老板張三希望讓更多的人來用餐,靈機一動,從隔壁飯店借了一些桌子和椅子擺在門口,這時可以讓正在等位的人都坐下。張三將這種借桌椅的行為取名為“互助活動”。當隔壁飯店有相同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開展“互助活動”。此時,大家想一下,如果這兩家飯店都人滿為患,沒有余力進行“互助活動”,那么如何讓更多的人進入飯店吃飯呢?

腦洞開大一點,我們假設現在有100家飯店,每家飯店都開展“互助活動”,從而幫助飯店更好地運轉。同時,我們請“互助活動”的創始人張三作為管理員統一進行調配,其主要職責如下。

? 職責一:當其他飯店想參加“互助活動”時,張三需要將其記錄在冊,并且與其簽訂相關協議。

? 職責二:統一規劃和設計這100家飯店的桌椅借調,對在不同的時間段,誰家有多余的桌椅、誰家需要借桌椅、何時歸還桌椅等進行管理。

云存儲就是將大量存儲通過規則(張三統一進行調配)進行靈活的調配,根據實際需要劃出相應的存儲容量(每家飯店在不同的時間段需要的桌椅數量),同時可以對已劃分的磁盤容量進行擴容或縮容(目的是讓更多的飯店參加“互助活動”)。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最大化桌椅的價值。

此外,云存儲還有很好的防災性、便捷性、自動性。

? 防災性:所有數據都以無形的方式被上傳至云端,這樣可以有效保護數據不受任何實際災害等情況的破壞。

? 便捷性:使用云存儲可以隨時隨地和他人共享相關數據。

? 自動性:傳統方式備份數據是比較煩瑣的,但是通過云存儲可以自動對所需數據進行高效的備份。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先進的存儲技術就可以實現靈活便利的信息查詢、存儲呢?并不是,我們還需要另一種技術——網絡技術。

2.網絡技術的發展

廣義的網絡是由節點和連線構成的,用于表示事物之間的聯系。但是,我們主要描述的網絡是計算機網絡與計算機網絡之間所串聯成的龐大的網絡系統。這些網絡通過一些標準的網絡協議相聯。

如圖1-5所示,ARPANET可以算得上是初代的網絡。1969年,ARPANET實現了從一臺計算機到另一臺計算機這樣節點到節點的通信。1980年,國家科學基金會網絡(NSFNET)創建了一個比ARPANET更強大的新網絡。這是互聯網技術在眾多獨立運營網絡中首次大規模實施聯網。后來,許多擁有自己私有系統的私營企業加入ARPANET和NSFNET,從而構建了更強大和更廣泛的網絡,即我們熟知的互聯網。如今,互聯網作為一個全球連接的網絡系統,利用TCP/IP協議傳輸信息,允許不同類型的計算機交換信息。

圖1-5 網絡的發展史

接下來,我們從移動網絡的視角來回溯網絡的變化史。如圖1-6所示,移動網絡的發展經歷了1G到5G這幾個階段。

20世紀80年代,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Fir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1G)作為僅限語音的蜂窩電話標準正式誕生。

20世紀90年代,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2G)成為主流。該技術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可以讓我們便捷地發送短信。

21世紀初,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3G)作為可以支持數據高速傳輸的移動通信技術開始被大家熟知。由于網速進一步提升,我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和傳輸圖片等。

21世紀10年代,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4G)在3G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利用4G網絡,我們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圖片和視頻等。

現在,我們正在逐步進入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時代。5G時代不僅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問題,還實現了增強現實、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等人和物通信、物和物通信。

圖1-6 移動網絡的發展

所以,數字化也得益于網絡技術的發展。接下來,我們來看終端技術的發展為數字化的必然性提供了哪些條件。

3.終端技術的發展

我們按照使用的便攜程度把終端分為計算機和手機兩類。首先來看計算機終端的發展。

以真空管為代表的首代計算機:1951年,美國人口普查局將第一臺商業生產的電子數字計算機UNIVAC(見圖1-7)投入使用。這臺使用數千個真空管進行計算的巨型計算機是當今計算機的先驅。

圖1-7 第一臺商業生產的電子數字計算機UNIVAC

以晶體管為代表的二代計算機:1954年,貝爾實驗室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取名“催迪克”(TRADIC)。晶體管計算機在計算方式上加入了浮點運算。

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三代計算機:1958年,美國德克薩斯公司制成了第一個半導體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在不足幾平方毫米的基片上,集中了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電子元件組成的邏輯電路。

以微處理器為代表的四代計算機:1971年,英特爾公司完成了Intel 4004芯片的開發,該芯片將計算機的所有組件(如中央處理器、記憶、輸入/輸出控制)置于單個芯片上。

計算機更好的應用領域為科研、企業等領域。而電話的誕生和使用幾乎惠及了我們每個人,它使信息發送、社交溝通、交易等各種各樣的線下場景都實現線上化。

1876年,美國發明家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電話,并獲得美國專利局批準的電話專利。由于固定電話攜帶非常不方便,因此更加輕量的電話被發明了。

隨著1973年全球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手機——摩托羅拉Dyda TAC 8000X出現在紐約街頭,我們開始進入手機時代。由摩托羅拉、諾基亞、蘋果、華為這幾個品牌的崛起,我們見證了手機時代的變遷。

縱觀整個存儲技術、網絡技術、終端技術發展的歷史進程,我們可以發現,所有技術都在向著攜帶越來越方便、價格越來越低、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條件下,數據的存儲、查詢和分析同樣要求更加方便。

1.2.3 本節小結

隨著數數全面和詳細的說明,王總仿佛坐了一次數字化的時光飛船,從祖父母的時代初期數字化過渡到現在,從數字化技術逐漸演進到現在。

此時,王總已經完全懂得數字化的必要性。隨著信息的增多,王總不禁產生了疑問:他的A公司主要從事服裝生產和銷售業務,一定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嗎?因為進行數字化轉型是要花費人力和時間成本的,此時的王總對這個新型的技術還有疑慮。

為了消除王總的疑慮,數數開始給王總講解數字化對企業的意義。

1.2.4 本節思考題

(1)為什么一定要進行數字化轉型?(支持多選)( )

A.從時代的發展來看是必須的

B.從數字技術發展的進程來看是必須的

C.因為計算機的發展很快

D.以上選項都不對

(2)請用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說明什么是云存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玉田县| 雷波县| 清镇市| 基隆市| 腾冲县| 安西县| 正镶白旗| 郴州市| 台州市| 多伦县| 乌兰县| 新竹县| 高州市| 广安市| 蕉岭县| 东明县| 黑龙江省| 南平市| 新田县| 巴彦县| 惠水县| 昌乐县| 武邑县| 泌阳县| 特克斯县| 新化县| 青铜峡市| 梁平县| 宁城县| 昭平县| 通海县| 昌江| 呼图壁县| 鹤壁市| 华坪县| 乌什县| 三门峡市| 盐池县| 齐齐哈尔市|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