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企業融資策略與商業思維作者名: 陳霞 朱新蘭 王兮澤本章字數: 3373字更新時間: 2023-11-16 18:38:38
1.2 企業獲得融資的三個基礎
大部分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都是相對被動的,其選擇也受到限制。企業想要順利有序地開展融資活動,必須要構建融資的三大基礎,即擁有說服能力的管理團隊、企業本身的巨大發展潛力、能充分展現的產品優勢,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2.1 有沒有能說服投資人的管理團隊
投資人的眼光總是苛刻的,企業項目再好,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執行度高的專業團隊來管理,項目也很難撐到最后。因此,在投資人群體中,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看項目主要是看行業、看模式、看團隊。”企業擁有能說服投資人的管理團隊,對融資成功的意義,甚至會大于項目本身。
一些企業,對于年齡大于35歲的員工都有所顧慮,但A公司卻反其道而行之,招聘了不少年齡大于35歲的員工。
面對媒體提出的疑問,A公司管理者王先生介紹:“可能一些企業會認為員工年齡越大、精力越差,但是年齡并不能作為評判精力的唯一標準。”多年來,王先生始終堅持這一招聘原則,為A公司招來了一大批能力較強、經驗豐富的員工,并組建了多個金牌管理團隊,這些團隊多次完美完成了其負責的項目,深受業界好評。
由于A公司有著強大的管理團隊,很多投資人對其十分看好,因此A公司的融資通常很順利,A公司得以蒸蒸日上。
企業如產品,企業的管理團隊也具有品牌效應。在開展融資活動時,管理團隊成員的工作經歷、教育背景和重要業績,都會影響投資人的判斷。那些金牌管理團隊,不僅能作為融資時說服投資人的主力,還會吸引更多投資人主動尋求合作。
當然,對于小微企業而言,其團隊成員的履歷通常有所欠缺,這就需要企業做好對團隊的培養。
1.提升管理團隊協同力
成功融資,是管理團隊各個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說法并非絕對正確,如果管理團隊缺乏協同力,企業也無法借此吸引投資人。
2.提升團隊行動力
優秀的管理團隊不一定總是雷厲風行的,但從不會懶散、拖延。大部分人都具有惰性思維,對于一件小事可能會不斷拖延,到最后期限才行動。企業如果想通過融資來獲取更大的成功,培養管理團隊的行動意識,提升其執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善用淘汰機制
企業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并非易事,成員通過層層篩選、多輪考核才得以進入團隊。即便如此,企業還是要善用淘汰機制,不斷對管理團隊成員進行淘汰,以確保團隊整體能力的提升。例如,某企業管理團隊的一名成員,工作能力優秀,但其本人不擅長或不愿意和團隊其他成員協作,如果該成員不能積極改變,企業應該將其調整到適當位置,不能為所謂的團隊完整或減少培訓、選拔成本而將錯就錯。
4.做好內部培訓
管理團隊和企業整體,是相互促進的。管理團隊越優秀,企業的融資之路就能走得越順利。企業融資成功,就擁有更多市場資源,就可邀請行業內知名專家對團隊成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成員的技能和素質。
此外,企業在向融資對象介紹管理團隊時,應該根據對方關注的重點,適當地對部分內容進行強化或弱化。
1.2.2 企業有沒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經典的投資理論中,投資人選擇投資對象時,不能只關注企業短期內的經濟效益,還需要關注企業有沒有對產品和服務投入足夠多的熱情,企業信譽是否良好,值不值得信賴,由此最終評價企業是否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實踐中,投資人判斷企業是否有巨大發展潛力,會從行業、產品、服務、團隊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
1.行業
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提高,傳統行業順勢而起,現代行業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其中,下列行業是比較容易受到投資人歡迎的。
(1)大健康行業。非常受歡迎且持久不衰的行業,非大健康行業莫屬,尤其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社會對大健康行業的發展抱有極大的關注和熱情,大健康產業鏈獲得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醫療、保健等多個細分領域為主的產業格局。因此,大健康行業是當之無愧的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2)信息行業。信息時代中,信息不僅普遍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在軍事、科研等領域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電子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例如,21世紀不同國家之間的戰爭,是以電子信息為核心的信息戰,其表現形式為計算機網絡攻防對抗,占據優勢的一方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可想而知,計算機軟件開發等相關細分領域,在投資人眼中都具有重要投資價值。
(3)制造業。制造業是我國基礎行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伴隨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制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除此之外,制造業與其他行業關聯性強,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目前,我國正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和“智造大國”邁進。因此,制造業始終是資本市場不會忽視的陣地。
(4)食品行業。民以食為天,食品行業的經營內容,不僅是簡單的食品生產制作,還包括休閑食品、調味品、乳制品、功能飲料等的研發和營銷業務。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簡單地吃飽,而是追求更豐富的味覺感受。此外,食品行業與大健康行業的關聯性也推進了兩個行業的共同發展。
2.產品
企業融資的落腳點是產品,如果企業能研發、制造和營銷具有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產品,只需要進行適當的宣傳,投資人就會自己找上門來請求投資,這也是企業掌握主動權的方法之一。
3.服務
大部分企業都清楚服務的重要性,也會制定一系列制度,例如,采用將服務與薪酬掛鉤、加大培訓力度等方式提高員工服務水平,但不少企業還只是將服務作為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輔助性內容。在他們看來,提高服務水平,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流量和經濟效益。
實際上,服務比大多數企業想象得更為重要。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時代,總有幾個企業、幾個人因為服務水平高而突然“走紅”,成為融資競爭中的佼佼者。
不論引發怎樣的輿論,企業都在服務過程中收獲了市場的關注和流量的支持。今天,服務已不再是附加值,而是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投資人判斷企業是否有巨大發展潛力具有重大影響。
此外,團隊實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也是影響投資人判斷企業是否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值得所有企業加以重視。
1.2.3 企業產品優勢體現在哪兒
當前,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華為、小米、蘋果、三星、vivo等品牌的賽跑進行得如火如荼,即便在這種情況下,華為依舊憑借其品牌和產品的質量優勢在我國智能手機市場中站穩了腳跟,獲得了一大批擁護者。
華為的成功,除其民族品牌形象引發了國人共鳴外,其手機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具有性能優勢的先進芯片、嚴格的質量把控、強大的研發能力、獨特的外觀設計、個性化的配置等特性,都是其優勢所在,也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因素。
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力,可以從產品質量、制造成本、可替代性強弱、研發能力和水平、個性化服務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產品質量。“物美價廉”是大多數消費者在消費時的認購準則,但在價格相同或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消費者會優先選擇質量最好的那一個。
(2)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損耗等。制造成本越低,與同類產品相比的競爭優勢就越大。當然,企業也不能盲目控制成本,否則很可能對企業的長期競爭不利。
(3)可替代性強弱。產品的可替代性強弱程度是投資人考察企業產品后決定是否投資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可替代性強弱程度受產品用途、市場供需情況、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社會經濟形勢等多個因素的影響。
一般而言,產品的可替代性越強,說明產品選擇性越強、優勢越小。例如飲料,消費者可以選擇茶飲,也可以選擇果汁、可樂、功能飲料或乳制品。產品的可替代性越弱,說明產品選擇性越弱、優勢越大。例如,在貨物運輸方面,對于大宗貨物的運輸來說,鐵路運輸比航空運輸和公路運輸更具有優勢。因此,企業在吸引投資人投資時,要在商業計劃書中對自身產品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優勢進行詳細且明確的闡述,還要對目標用戶進行具體分析,以便投資人對產品有更清晰的認知。
(4)研發能力和水平。不論企業是否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能力和水平都是決定其能否可持續發展、發展高度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水平與產品功能特點直接掛鉤,并最終體現為市場的銷量和口碑。
(5)個性化服務。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規模經濟已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企業提供的服務越是多樣化、個性化,其品牌就容易受到不同類型消費者的接受和喜愛,企業也將因此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比如華為推出多種不同配置、定價、外觀的手機供消費者選擇,這很好地滿足了不同類型消費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其也因此獲得了產品競爭力和品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