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強提問力
- (日)井澤友郭等
- 902字
- 2023-12-14 16:40:02
本書中的提問指什么
一般來說,提問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提出問題要求對方回答;另一種是提出來的問題。
我們要討論的提問是用疑問句表達的,比如“××是什么”,這和試卷中的問題,例如“請說明一下××”這種祈使句是不同的。
不過有的句子雖然是疑問句,卻沒有表達提問的意思。
以上三句話都是疑問句,但是能用下面這種方式回答嗎?
可能還有人會用火藥味更重的方式回擊,不過可以想象,對方肯定不想聽到這種回答,后果也將不堪設想。
說出“你要讓我說幾遍才能記?。俊钡娜耍瑢嶋H想表達的是“你非要讓我把同樣的話重復這么多遍,我很難過、很生氣”。所以雖然這幾句話是疑問句,但說話人并不是想要得到回答,而是想借疑問句發泄情緒。
但很多時候,說話人并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很尖銳,反而深信自己是在促使對方反省或是分析原因。
本書探討的提問不包括這種不希望對方回答的疑問句。本書中提問的前提有以下兩點。
特別強調“是疑問句”這一點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排除試卷中類似“請說明××”,或者“請思考××”這種問題,畢竟這類用祈使句表達的問題也是有正確答案的。
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對“多樣性的回答”的需求與日俱增,這種存在正確答案的問題已經不能適應時代了。
而“××”的部分經常會單獨使用,比如給出一個主題“十年后的自己”。這種形式也沒有用疑問句,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命令,表達的是“請談一談十年后的自己”。如果是在學校里,學生就會努力尋找一個能讓老師滿意的正確答案。
如果不希望通過命令逼人思考,而是想讓人主動思考,就要用疑問句來表達。
其實在向自己提問的時候,這種形式也會讓思維過于發散,沒有重點。即使想要“想象一下十年后的自己”,也不知道要從何想起。如果用疑問句的形式把問題具體化,比如“十年后,我會住在哪里?”“十年后,我周末都會做些什么?”“十年后,我會和誰在一起?”,這樣就能讓思維聚焦,產生具體的想象。
所以在前提中加入“是疑問句”,其實是為了(包括自己在內的)被提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