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強提問力
- (日)井澤友郭等
- 1183字
- 2023-12-14 16:40:02
如何有效提出每一個問題
前來參加有關提問方法講座的很多朋友都對筆者說:“希望我能提出好問題。”那么什么樣的問題才是好問題呢?
具體來說,好問題是動搖隱含前提的問題、引出深層次對話的問題、探討價值觀的問題或者發人深省的問題。但這個命題成立的前提是“的確存在好問題”。
舉一個例子,在一次研討會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但參會者大多都不知道他的問題究竟表達了什么意思,因此這個問題也就沒有引發更深入的思考和討論。但有一個人記下了這個問題,研究了兩年后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技術突破。
那么這個問題算是好問題嗎?好壞的判斷標準,會根據價值標準或時機的變化而改變。
在體育、藝術,還有其他的各種職業訓練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基本沒有體育運動是僅看書本或視頻而不進行練習就能達到高水平的。但只是毫無章法地練習就行了嗎?不是的,這樣會很容易依據自己的感覺判斷練習的成果。為了讓練習更有效,我們必須時刻檢查練習的結果是不是朝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進行肌肉訓練的話,就要確認鍛煉時是否確實用到了自己想要增強的肌肉;練習籃球運球時,就要確保自己能夠低身運球。
提問的練習也一樣,如果要等兩年才能確認是否有效,那么大概很難取得進步。所以我們要關注的不是好壞的判斷標準,而是要看情況是不是朝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也就是練習是否發揮了作用,不要一味地追求好的提問,而是追求有效果的提問。
那么什么是有效果的提問?假設一個問題的目的是從對方那里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那么如果對方的回答是一個明確的答案,這個提問就稱得上是有效果的提問。可如果對方不知道這個問題如何回答,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那么這個提問沒有達到目的,就是沒有效果的提問。
即使這個問題兩年后給被提問者帶來積極影響,讓被提問者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個改變了自己人生的好問題,可是最初提問的目的沒有達成,這個問題也不能算是有效果的提問。
那么提問的目的還有哪些呢?
如果是為了整理信息的提問,判斷標準就是是否清楚地理清了信息;如果是為了將思維聚焦到某一領域的提問,重要的就是是否將焦點放在了那個領域;如果是為了拓寬視野的提問,要關注的就是視野是否得到了拓寬;如果是為了讓人注意到矛盾和困境的提問,那么就要確認對方是否感受到了矛盾和困境。當然,判斷和確認的時機也很重要。
不可否認,提問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積極影響,但本書不會討論這種概率事件,而是指導讀者練習任何人都能夠掌握的提問力。
第一人稱提問的練習尤為重要。練習對過去的事情進行提問,就要用表示過去的表達;練習明確主語和主體的提問,就要注意提問中有沒有把主語和主題明確表示出來。不要小看這些練習,就好比籃球運動,沒練好低身運球,就很難做到帶球過人,上場比賽時就會失誤把球傳給對手。同理,不能得心應手地變換提問的時間軸,也就無法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
讓我們一起逐步掌握提出有效果的問題的提問力,以應對各種各樣的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