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登文集:戰地行紀
- (英)W.H.奧登等
- 809字
- 2023-10-31 11:32:10
譯者序
一本書,或者說一本經過轉譯的書,自有其命運。
允許譯者所追求的世俗價值,其實只有些許的期望:如果這個譯本能夠忠實傳達原著,并在譯者的本土母語中助產其活潑生命的話,也許它會被人記得更長久一點吧。若更幸運一些,此后的某天,一個未來的讀者翻閱它時,能被這些篇章深深吸引而會心一笑,那么,一切足矣。
如是,他就不單純是原著者的一個影子(或者工具)。他更像是一個擺渡人,一個琢磨語言的工匠:借由其創造性工作,來自另一個語言體系的文字,將在一個新的語言國度里尋訪到更多的讀者。接近這個標準的翻譯作品,其意義不下于獨立的母語創作。
無須多言,奧登和衣修伍德這兩個旅伴,無論在其真實的旅程中,還是在這本詩文合一的旅行讀物中,其道德感是毋庸置疑的。在此,我們(包括你,讀者本人)理應向他們致以遲到的敬意。
……
進入正文前,讀者諸君或許可以花上一點時間,閱讀以下兩個部分的導讀。
這些內容實是很有必要的背景鋪墊:導讀第一部分從漢弗瑞·卡彭特的奧登傳記和其他資料中摘選了部分片段加以改寫,補充了奧登和衣修伍德寫作本書前后的本事經歷,以便我們可以更好理解《戰地行紀》兩位作者的立意、觀點,借此也能深入體察他們的生活實況和真實性情;此外,1938年前后對奧登來說也是一個關鍵年份,其思想、創作包括生活空間進入了轉變期,詩人正向中年的成熟演變,因此,這部分的傳記資料對理解奧登其人其作品會有所助益;
導讀第二部分是對奧登在本書中詩歌作品(尤其是《戰爭時期》十四行組詩)的簡要評述,參考奧登文學遺產管理人門德爾松教授在其《早期奧登》中的有關解讀,譯者給出了一個基本框架,有心的讀者可從這個評述和詩作譯文后的注解,初識奧登詩歌藝術的堂奧。
詩人、詩歌評論家王家新和浙江大學的蔡海燕博士均曾對詩歌部分的譯稿提出寶貴意見,受益良多,在此深表謝忱。
詩人長島和畫家盧蘇明在本書翻譯過程中一直給予我關切和鼓勵。
以及我的家人,為你們無處不在的“良善”。
譯者
2011年12月
2021年3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