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語課
1
“我們中間橫亙著刀。”博爾赫斯給他曾經的秘書——美麗而年輕的日本混血兒瑪利亞·兒玉留下遺言,要求將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墓志銘。瑪利亞·兒玉與八十七歲的博爾赫斯結婚,陪伴他度過了一生中最后的三個月,并在日內瓦為他送終,那個他曾度過少年時期并想在此長眠的城市。
一位研究者曾在自己的論著中稱這句簡短的墓志銘為“鋒利的象征”,是通往博爾赫斯文學世界意味深長的鑰匙,是現存的文學作品與博爾赫斯式寫作之間橫亙著的刀。與堅信這種說法的這位研究者不同,我認為這個表達是一種極度安靜與私人的告白。
這句話引自古代北歐的敘事詩。講述了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在一張床上共度的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夜晚。在凌晨到來之前,兩人中間一直放著一把長刀。那“鋒利”的刀刃,不正是橫亙在晚年的博爾赫斯與世界之間的失明嗎?
我雖曾去過瑞士旅行,但未去日內瓦,并未想過一定要親眼看看他的墓。不過我去了圣加侖修道院圖書館,如果博爾赫斯曾經來過的話,一定會非常驚嘆(想起為保護千年之久的圖書館的地面,讓游客們感到十分麻煩的帶毛拖鞋的觸感)。我在盧塞恩港口乘船,直到傍晚穿過被冰覆蓋的阿爾卑斯峽谷。
無論在任何地方,我都不拍照。風景只會記錄在我的眼睛里。反正,無法承載在相機中的聲音、氣味和觸感,都會一一刻在耳朵、鼻子與手中。我與世界之間還沒有刀,在那一刻這樣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