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激活:激發個體、團隊和組織價值的底層邏輯和解決方案
- (美)丹·斯柯伯爾
- 1221字
- 2023-11-06 19:08:05
第1章 強調工作的根本意義:職場滿足感
鑒于你將把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花在養家糊口上,所以,熱愛你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熱愛你的生活。
——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彭博新聞社創始人、美國紐約前市長
高科技正在助長孤獨。我是一名性格內向的企業家,有時候會花很多時間躲在自己的家庭辦公室里,因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和他人互動。我常認為,孤獨和獨處就好比給了自己一個“充電”的機會,但同時我也注意到,當獨處的時間太長時,我就會變得孤僻,而且等到下次置身于人群中時,我會覺得有些尷尬,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的癥狀。
許多研究人員都曾致力于研究孤獨對我們的心智、認知能力和健康的影響。臨床心理學家伊恩·羅賓斯(Ian Robbins)發現,那些被隔離在舊核掩體中的隔音房間里長達48小時的研究對象,會逐漸變得焦慮、偏執起來,而且整體心理機能也開始惡化。社會心理學家克雷格·哈尼(Craig Haney)曾對一些囚犯進行研究,這些囚犯被關押在安全級別最高的鵜鶘灣監獄的安全居住單元(1)(Security Housing Unit),與其他囚犯隔絕。他發現,這些犯人幾乎都患有焦慮癥,具有心理創傷。此外,許多研究指出,社會隔絕和缺少親密朋友,對老年人群有著重大的健康威脅。
雖然你可能無法親身體會被單獨關禁閉的感覺,但我們時常會感到與世隔絕、孤孤單單。而且,隨著我們頻繁依賴于視頻聊天和其他智能手機App來代替見面熱聊,這種孤獨感愈發普遍了。
高科技,尤其是社交媒體,使我們更容易與社會隔絕。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心理學家曾對1 787名年輕人開展過一項研究,結果發現,每天使用社交媒體2小時,社交孤立的風險就會增加一倍。休斯敦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的研究人員對一些臉書用戶進行了研究,觀察他們是否會將自己與別人進行比較,對別人發的帖子有什么感覺,以及在瀏覽別人的帖子時是否表現出抑郁的癥狀。結果發現,人們在臉書上越活躍,在生活中就越抑郁。
沒有人知道社交媒體的使用與抑郁之間到底為什么會有關聯,但我個人有一套理論。當我們登錄社交平臺、查看好友動態時,表面上可能會為他們的成就歡欣鼓舞,或者為他們的新生寶寶獻上祝福,但在內心深處,我們還是感到不滿足。畢竟,相比之下,我們自己的成就根本算不上什么。有了對比,我們開始覺得自己必須超過別人,并且希望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的成功,換句話講,我們希望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快人一步。
在線上,我們展示了“最成功”的那一面,但我相信,人們線上分享的寶寶照片越多,線下就越不幸福。你可能正好有一些這樣的朋友,他們在用自家的寶寶掩蓋職業生涯或婚姻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或者你因對自己的現狀感到不滿而正在這么做。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為了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只有6%的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使用他們自己完全真實的照片。盡管人與人之間有一些競爭確實是良性的,但社交網絡放大了我們對自身價值最深處的懷疑。我們在社交媒體上查看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將自己的生活與別人的生活進行對比。我們覺得永遠都達不到別人的標準,同時也意識不到自己在工作中的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