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3章 王干娘圖財弄鬼,姚相公貪色枉法

  • 北宋包公演義
  • 冷雪散人
  • 4080字
  • 2024-01-11 20:08:35

話說經過包拯諸人努力下,總算不失公道,使蔡州作奸犯科之官吏得以懲處,為虎作倀之走卒得以收斂。當包拯此行事務畢,漸漸已是深秋,卻獲知許國公呂夷簡在京病逝,圣上于禁苑中為其服喪發哀,并輟朝三日,下令有關恤典從優,追贈太師、中書令,賜謚“文靖”。不想未及一月,又獲知太子太師陳堯佐忽駕鶴西去,享年八十二歲,朝廷追贈司空兼侍中,謚號“文惠”。蔡州知州陳述古為其長子,聞之哀慟,忙辭官歸鄉主持大事。——這不,轉眼蔡州又將官員更替,只恨一些官員有失自律,若朝廷監督乏力,加之平民百姓人微言輕,遇掌權者作惡多端也常常投訴無門,有此治世弊端,使地方前景猶如賭局,雖滿懷期許,但不待開牌結果未知,實屬無奈矣。

晃眼是年冬初,包拯一行復返京師,當回轉至寓所,方獲知于月前秋末,岳母病篤,董氏自是心急,就帶著子女,領著丫鬟小玥,偕同歐陽春妹妹先行一步,前往應天府看視。故此,包拯遂向御史臺告假,翌日又整頓起車馬,領隨從包興,并于艾少俠扈從下往南京應天府而去。當包拯抵達南湖畔董府,雖說當夜岳母就撒手人寰矣,但總算見得最后一面。——可謂生死乃自然法則,非人力能左右之,亦只得隨同內兄董燏夫婦、妻子董氏攜宗親子嗣,告知鄰里親朋,請以道士、僧人將喪事操辦不提。

待喪葬完畢,漸漸將及年關,包拯夫妻隨內兄董燏夫婦,陪同岳丈大人董浩在籌備年節所需。一日,有現任谷熟縣丞彭應鳳,竟攜妻子許氏不期而至。并特此面見監察御史包大人,控訴現任谷熟知縣姚弘禹拐帶妻室,訴說起這一年間在京聽選時,因寓王婆店所遭受之不幸事,使正義者聞知無不憤然。

原來,這彭應鳳,乃登州牟平人氏。其父早年求取功名,但未遂人愿,加之從商失利,又喪妻室,致使家計淪落,后不過一鄉間塾師。幸而待應鳳盛年,不僅娶妻許氏,姣美賢淑,又于景佑五年應鳳登戊寅科進士,授與臨朐縣縣丞之職。不料赴任方一載有余,其父病卒,應鳳只得辭官歸鄉服喪。至去歲夏秋之間,當服喪期滿,應鳳見家業不濟,遂同妻兒上京守選。于去歲冬抵達東京汴梁,就呈文至吏部接受調遣,只恨遲遲無果。

據吏部反饋,選期或等候半年有望。——說來,事因自大宋開朝以來,官家為籠絡官吏、士子效忠朝廷,于官吏封蔭優厚,于科舉取士眾多,經如此逐年遞增,使得冗官人數龐大。加之朝廷官職設置繁瑣、冗雜,考核制度又難免混亂,以至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選人仕途淹塞,調遣多有不順。

可憐應鳳手中空乏,欲要歸家,路途遙遠,只得在京聽候。為省儉開支,便尋至西華門,寓王婆店安歇。然生計艱難,不久應鳳就謀劃著于京城繁華鬧市,那州橋南街擺攤賣文鬻字。故每日無不早出晚歸,其妻許氏亦終日在樓上刺繡枕頭、花鞋,出賣供饌。

不料,有太常寺協律郎姚弘禹,睦州雉山人氏,乃在朝官宦,起居舍人姚嗣之子。此弘禹年齡有二旬三四歲,風華正茂,然為人輕佻;又可巧他隨父母寓褚家樓,與王婆店相對。一日,他忽窺視得應鳳之妻許氏藐賽桃花,遂生覬覦之心,徑訪至王婆店中來,找話向王婆打聽道:

“昨日,有幸見王干娘家樓上有一娘子,美貌非常,不知何州人氏?”

這王婆向來狡黠,原有些攀弄虛榮的心思。因見問,答道:“要說那娘子,可非尋常人,乃登州牟平守選之仕彭進士妻室也。”

弘禹聞此,并不死心,還是問道:“小生欲得一敘,未知王干娘能方便否?”

王婆揣摸得姚公子心事,且思量那彭進士今無盤費,又欠房銀,知他為生計所累,每日早出晚歸的確有許多機會。就伺機萌生邪念,勾起唯利是圖的品性來,計劃著賺他空隙,謀取些便宜之財。故而,伊偽言道:

“難得姚相公有此心,今不但可以相通;因彭進士無錢使用,肯把出賣也。”

弘禹聽得,喜不自勝,忙作揖道:“若能如此,當隨干娘區處,小生無不聽命。”說罷,遂于懷中取出五兩紋銀來,交與王婆后,又道:“此只是一點心意,還望干娘一定竭力周全,事成之后當另有謝禮。——不過,今日可勞煩干娘引見引見否?”

但王婆本來是在弄鬼,且始終有些見地之人,安能如此引見之。伊先收好銀兩后,卻緩緩言道:“想來姚相公學富五車,怎這般急功近利,空惹是非,是不求長遠之意否?”

可笑弘禹畢竟涉世未深,一時不知所以,忙問道:“求長遠之計當如何?”

對此,反惹得王婆輕笑幾聲,略顯奚落的口吻答道:“姚相公如此年紀,遇這事卻糊涂得很。——如今相公若早日求個外任之職,接了去同住,豈不和和美美的事。”

弘禹聽了此言方憬然有悟,忙謝過王婆,話畢相別。不幾日,弘禹又訪至王婆店中來,王婆見面就問道:“姚相公如今受何處官職了?”

弘禹答道:“得圣上提攜,授與谷熟縣知縣。”說罷,就轉而問道:“那日王干娘言知彭進士賣親一事,還請干娘示下,需幾多聘禮?”

王婆聽后,隨口道:“不算多,紋銀一百兩。”

難得弘禹貪色心勝,不惜錢財,遂將銀七十兩,又隨身玉佩一枚充數,更謝銀十兩,俱與王婆收下。

王婆將財物收拾畢,又騙哄道:“彭官人說叫相公行李發船之時,他著轎子送至船邊來。”

弘禹隨道:“小生即起程去,于城東汴水碼頭船上等候許娘子。”

待弘禹前腳去,王婆已心中有計,忙雇了轎子回來,上樓見許氏,詐言道:“娘子,現有人來說,彭官人在州橋南街擺攤賣字,突然發疾倒在街上,有幸遇得姚相公好心,扶至府上請醫救治。因聞知娘子在此,又特地著轎子在門外,要接娘子前去看視。”

許氏聽說丈夫病倒,如何坐得住,忙帶上小兒下樓出門來。王婆緊隨身后,言道:“可憐娘子此去服侍病人,又帶孩兒去豈能方便。得娘子寄居老身店中,也算緣分,不如將孩兒留下老身照顧幾日,讓娘子安心服侍丈夫,可好?”

此時許氏惦念丈夫,亦顧及不了許多,便留下小兒,謝過王婆,登轎而去。不想那轎子直將許氏載至城東汴水碼頭來,許氏下轎卻是官船俟候迎接,見事有蹊蹺,慌忙問道:

“不是說我丈夫病倒在姚府醫治,為何接我到此?”

許氏知事情不對,急著要回轉王婆店去,卻遭尾隨而至的王婆阻止,并持事先偽造有一紙婚書在手,言道:“好叫娘子得知,彭官人因他窮了,怕誤了娘子,故此把娘子出嫁于姚相公,今姚相公任谷熟知縣,又無妻室,娘子今日便做奶奶可不是好!彭官人現有八十兩婚書在此,娘子看是不是?”

許氏見此,低頭無語,只得順那姚知縣上任去矣。當日應鳳歸來王婆店中,不見許氏,遂問王婆原故。王婆連聲叫屈道:“真個好心沒好處,今日午時,有人來說官人病倒在州橋南街上,老身上樓告知娘子,娘子便隨來人前往南街看視官人,還將孩兒留與老身照顧。”說話間去牽出在房間坐地玩耍的小兒來,又道:“然老身安知此事之真假,如今休要捏造不見娘子,想詐取老身銀兩是否?”……

無奈具狀府衙,卻各執一詞,不得詳實,終究無處根勘下落。那應鳳又因身無錢財,只得小心別過王婆,領了小兒含淚而去。然應鳳仍身無所倚,只得照舊于州橋南街擺攤賣文鬻字,以求生計。晃晃已過半年,大概于今年夏時,一日,得吏部許郎中偶然步至州橋南街,見應鳳攜一小兒于街邊設攤賣字畫,難免吸引近前來視之。因賞識應鳳書寫字體娟秀,筆勢鸞飄鳳泊,瀟灑脫俗,一時閑話幾句,使許郎中得知應鳳乃守選之人,又獲悉彼此乃登州同鄉,自然親近許多,于是收拾起攤位,相邀至茶肆說話。進而,應鳳更將因身無盤費,只好留京聽候,以賣文作字度日,使得內人被拐之苦情泣訴一番。許郎中聽聞,亦不過空生嘆悒而已。但念及鄉里情分,有心扶持他一二,許郎中遂向應鳳問道:

“彭賢弟既是戊寅科進士,可將文引來看否。”

應鳳在胸前袋內取出文引,與許郎中驗看,果然是實,隨后卻將話寬慰于他,見天晚姑且各自告別離去。次日許郎中至吏部查實,見應鳳選期在是年秋末方到,又提議應鳳近日可具告遠方詞一紙,以便從事,早日就選。

應鳳得知大喜,忙寫詞上吏部具告遠方,許郎中徑除他做谷熟縣縣丞。應鳳領了憑前往王婆店中辭行,王婆有心,特地問道:“彭官人恭喜,今選得哪里官職?”

應鳳答道:“謝王干娘惦記,是谷熟縣縣丞。”

王婆聞此,忽心中惶惶無計,忙轉而問道:“彭官人幾時啟程?——在老身店中逗留數月,多有怠慢。今取得一件青布衣相贈官人,老身把五色絹片代小官編了頭上髻子……”

那王婆一面說話,一面收拾起衣裳交給應鳳。應鳳接過包袱,回道:“不勞干娘動問,在下明日就行。”

待應鳳相別去后,王婆遂喚親弟王明一來。意圖親弟為己從事,竟誆騙道:“前日彭進士得官,聞許郎中把五百兩金子托他寄回家里,汝趕去務必殺他取來。所劫錢財,汝拿二份,老身受一份,如何?……”

這明一雖非十惡之人,然受那許多金銀的誘惑下,就依了言語,星夜趕到城東官道偏僻之處攔截。待天明應鳳至,明一手握大刀,忽地跳將上前,喝道:

“漢子休走!今將那五百兩金銀留下,便可饒汝性命。”

應鳳見此情景何等冤枉,卻不與他辯爭,且將包袱,隨身物品任憑他查看,不過幾件粗布衣裳,一些讀書人尋常用具罷了。尚有區區散碎銀一二十兩,應鳳都小心告之乃許郎中支助所得。明一自知上當,亦不削打劫于此,反而問道:

“漢子,曾在京師觸怒了何人?”

應鳳聞此,卻無從說起,只是將寄居王婆店數月來之不幸遭遇相泣告。既而,明一就王婆要害之事說了一番,遂把孩兒頭發髻割下,應鳳又取前日王婆所送衣服與之。明一返回,就將那發髻、衣服搪塞王婆。王婆見此,心中暗喜,以為禍根絕矣。

當應鳳到達谷熟上任數月,忽一日,小兒游玩進入姚知縣所居院內,許氏見之,自思道:“這孩兒是我生之子,如何到此?”

不多日,時值立冬節,姚知縣安排筵席,請縣衙諸官員相敘,許氏乘機屏風后覷看,果見丈夫彭生,遂搶將出來。應鳳與許氏見面,相抱大哭一場,各敘原因,時姚知縣嚇得啞口無言。于是夫婦二人相攜而出,母子團圓,隔日訴狀至應天府,以期討回公道。未曾想,或許那鄧知府私下拿過姚知縣甚么好處,又或許念及與其父姚嗣乃再世之交,故有意推諉塞責,敷衍了事。

后來,幸得有見識者暗地支招,使谷熟縣丞彭應鳳夫婦尋至南湖畔董府來,叩見監察御史包大人,訴說此等冤情。包拯聞知大怒,遂表奏朝廷,迫使應天府緝谷熟知縣姚弘禹下獄,押送京師;又責成開封府往西華門速拿王婆,以及干證王明一到案。經拷問皆從直招承,坐實罪證,將姚弘禹判滄州充軍;而起居舍人姚嗣教子不良,貶知潭州;應天府鄧知府坐視不理,守俸一年。然王婆貪圖錢財,拐賣人妻,終落得個秋后問斬之刑,亦算是罪有因得,令人痛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讷河市| 山丹县| 南康市| 四川省| 郓城县| 长顺县| 西和县| 汝州市| 柳州市| 临朐县| 昌图县| 田阳县| 来安县| 保定市| 贡山| 深圳市| 慈溪市| 加查县| 东平县| 安宁市| 张北县| 苍溪县| 吴江市| 镇康县| 铁岭县| 阳江市| 新蔡县| 进贤县| 万安县| 舟曲县| 泰来县| 内乡县| 禄丰县| 大同市| 福安市| 赤壁市| 星座| 万年县| 铜鼓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