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蔡先生論錢財情,梁刺史話貧富怨

卻說在眾多工匠數月的辛苦建設下,至來年春時,一座傍著千傾綠波,環境清幽,錯落有致的星巖書院,在包拯差使尹明的督促下,終矗立于端州城北寶月臺。當星巖書院落成,包拯又領著通判徐聞,錄事參軍陸豐,虞候廣寧諸官吏,并及艾虎、尹明陪同下親臨視察。況眾人對包知州在到任之初就建此書院,乃為振興端州文化教育之舉,一時溢美之詞、欽佩之語,不絕于耳。既而,包拯卻向在場之人道:

“今書院落成,當聘請博學之士掌教授課,然不知地方有何高士愿出此力?諸位理應引見之。”

對此,徐通判亦是疑問的目光看向陸參軍、廣虞候諸人。然陸豐、廣寧雖思索良久,又相繼搖一搖頭。這時,惟尹明近前施禮道:

“大人欲聘請書院掌教,能否容小可一言?”

見此,包拯忙道:“汝何須多禮,但說無妨。”

于是,尹明道:“據小可所知,此地金津坊有一位梁刺史,本名燮,字汝和,號梅峰,祖籍乃西京洛陽人。聽聞梁老曾經弱冠之年高中進士,初任南雄州通判,后升河南監察御史,端州知州等。嘗兩度敕授端州刺史,為端州作出不少貢獻,倍受地方百姓敬重,多年前退居于金津坊。今大人若愿相請,想必不能推辭。”

包拯聽罷,點一點頭道:“甚好,甚好!”

說話間,包拯已領著眾人將書院游覽一番,對各種設施置辦恰當,表示滿意。更有幾位慕名而來的后生,小心的尾隨一游,然不少好奇的鄉民則遠遠的于書院外圍觀之。

次日,包拯遂領著艾虎、尹明赴金津坊,尋訪梁刺史而去。當抵達金津坊,但見其村莊座落于牂牁江北岸,毗渡頭而建,確實一幽雅之地。然尋得梁刺史居所,入府探問,卻很是不巧,其家人告知,梁老今日早晨,與二友人至端州城西,游梅庵去矣。因此,包拯諸人忙辭別返回,徑直取道梅庵而來。

這梅庵位于端州城西郊,相傳唐朝時惠能喜梅,客居端州城西崗時,曾于崗上植梅,以錫杖掘井。至宋太宗至道二年,有一位智遠和尚為紀念惠能,在此處建庵,取名梅庵。梅庵四周筑有圍墻,建有山門,正殿乃大雄寶殿、六祖殿,并建前后兩廊相連;附建有眾緣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梅園等。

當包拯諸人步入梅庵,訪尋至梅園,遠遠的就見梅坡上駐足三人。而一位相貌魁梧,鬢髯斑白,聲音鏗鏘的長者有吟詩道:

“一點塵難著,推窗晚翠開。

“早知延話久,悔不帶詩來。

“醫俗可無竹,耐交惟有梅。

“平生愛閑步,踏碎幾莓苔。”

既而,另一位已是花甲之年,穿戴質樸而考究,身體健朗的長者言道:“今邃庵賢弟題《游梅庵》一首,于平易淺近中更見真情實在,不失為雅致之作……”

此時,包拯領著艾虎、尹明已過游廊,登上梅坡來。當與二長者,并及一后生,現年約莫三旬,雖生得其貌不揚,然于舉手投足間足見氣質不俗,必定飽學之士。待會面施禮之后,包拯道:

“擾二位長者雅興,敢問誰是梁刺史?”

見問,適才就邃庵之吟詩有所言論者答道:“多年來,燮不過一僻村野老,今諸位特來相尋,有何事否?”

包拯回道:“拯于去歲興建星巖書院,現已建成,望梁刺史不辭辛勞,掌教書院,以振興地方文化教育。”

梁燮聽后,頓了頓言道:“聞包知州上任半載,于地方做得不少利民之事。今以書院掌教之職特此相請,燮雖不才,亦義不容辭,當勉力為之。”

不久,隨二位長者同游之后生,從旁言道:“書院初建,百端待舉,今梅峰先生應諾書院掌教之職,若請邃庵先生以助一臂之力,豈不美哉。”

梁燮很是贊同的點一點頭道:“擇之小友提議甚好,原本亦難得一聚,不知邃庵賢弟意下如何?”

不待邃庵作答,包拯卻拱手道:“拯雖知任于此,尚不識此二位尊姓大名,今冒昧之處,但請海涵!”

藉此,梁燮將身旁與其年齡相差無幾,適才吟詩之長者介紹道:“此乃燮之故交,溫州永嘉蔡槃,號邃庵者。”又就站于其下首之后生介紹道:“這位小友乃蔡州上蔡祖無擇,字擇之,是經術名士晉州平陽孫明復、已故文章大家鄆州汶陽穆伯長二公之門生。”

由是,又各自拱手見禮,包拯不僅自薦與相識,并將隨行之艾虎、尹明亦介紹一番后,便相邀步出梅園,擇路至亭下就坐而談。待諸人相繼坐定,包拯遂言道:

“今有緣認識梁刺史與二位賢士,甚是榮幸。望二位賢士看拯薄面,暫居端州,與梁刺史同至書院講學,乃地方生員之幸也!”

聞此,祖無擇忙歉意的道:“感謝知州大人抬愛,然晚生自知學識不足,就書院講學之事恐難勝任。今大人若不嫌棄,但愿至州府,于大人治下識得些斷訟、施政之策,乃晚生心中所愿也!”

包拯聽罷,思忖得片刻道:“既是如此,拯有一子二女,今二小女尚未讀書,就請擇之賢士屈尊教之如何?”

祖無擇回道:“得大人以此相托,晚生榮幸之至。”

繼而,諸人將目光轉向邃庵先生。是以,蔡槃道:“余平生好窮游四方,今梅峰仁兄、包知州既有此誠心,余亦不推辭,當效綿薄之力,以期于包知州處討些川資,自是美事。”

不料,祖無擇竟笑問道:“蓋邃庵先生之高尚情操,何以鬻學,墮入世俗之伍耳?”

蔡槃卻感慨道:“人生于世,此衣食乃日常所需,安能免世俗之束縛耶?”

祖無擇隨之亦感慨道:“恩師伯長先生曾曰:‘金錢不過是國家借以掌控物質,利用人才之法器。’——據晚生看來,逐利乃世人之共性,故更不免受錢財所左右。”

進而,蔡槃又道:“俗諺曰:‘有錢使得鬼推磨。’又曰:‘錢財可以通神。’試想神、鬼皆受其驅使,何況人乎?可見世上之事,惟錢而已。——富貴者恣意妄為,踐踏榮華,享福不盡;貧賤者卑躬屈膝,飽受辛酸,吃苦難當。然錢財之來去,卻似乎有神靈暗中作祟,且一貫是嫌貧愛富,使之有錢者得生,無錢者得死,自古以來,大抵如此。”

在坐諸人聽后其論,不無頷首認同者。因此,得梁燮說道:“言及錢財富貴之事,燮年少時嘗聽得一段傳聞,今不妨講來諸位聽之。”

然后,他娓娓道來,將故事大致轉述如下。

據說東京曾有一張待詔,雖于祖上繼承有些遺產,卻本是個癡呆漢子,但不知何故,日逐發積起來,世人呼做張百萬。鄰家有一李博士,生來乖巧伶俐,然錢財卻東手來西手就去。他因見張待詔那樣癡呆偏有錢用,自家這般精明偏無錢用,竟而郁病身亡。李博士魂赴酆都,遂將錢神告在察查司陸判官案下。

其書以狀辭,告為錢神橫行事:

“竊惟大富由天,小富由人。生得命薄,縱不能夠天來湊巧;用得功到,亦可將就以人相當。何故命富者不貧,從未聞喂雞牧羊,香爨偏滿肥甘;命貧者不富,哪怕是克己度日,豐年不得飽暖。雨后有牛耕綠野,安見貧窶田中偶幸獲增升斗;月明無犬吠花村,未嘗富家厙里以此少損分毫。世路如此不平,神天何不開眼?生前既已糊涂,死后必求明白。——冤鬼李博士,哀哀上告。”

陸判官看畢,問道:“那錢神就是注祿官也,今如何呈狀告他?”

李博士道:“只為他注得不均勻,因此告他。”

陸判官又問道:“怎見得不均勻?”

李博士道:“今世上有錢的坐在青云里,要官就官,要權就權,何其逍遙自在。無錢的就如坐在牢里,要長不得長,要短不得短,只恨生死兩難。世上同是一般人,緣何這樣厚此薄彼,豈不有失公允?”

陸判官卻道:“此非注祿官不公允,世人錢財有無,皆因自取。”

李博士反駁道:“東京有張百萬,鄰里皆知他是個癡子,他的錢偏用不盡;小的一生世人皆道我伶俐,可偏錢財不濟,生計艱難。若說錢財有無皆是自取,小的當比張待詔會取些。如何這樣不公?乞拘張待詔來審個明白。”

陸判官遂發簽從事,移時鬼卒拘張待詔至。陸判官見之,直問道:“張待詔,汝如何這樣平地發跡,余財百萬,汝在生敢做些歹事主?”

張待詔道:“小人生來癡愚,既不會算計,更不會經運,只是將平日所得儉用些而已。”

陸判官道:“說得不明白。”以是,喚注祿官過來問道:“汝做為世間錢神,如何卻有偏向?一個癡子與他百萬,一個伶俐的到底做個光棍!”

注祿官道:“這不是錢神的偏向,正是錢神的公道。”

陸判官遽問道:“怎見得公道?”

注祿官道:“錢財本是活物,能助人為善,亦能助人為惡。因見世上無錢的往往做出不好來,譬如驕人、做人、謀人、害人無所不至,這皆是伶俐人所為。因此,伶俐人我偏不與他錢。惟有那癡呆的人得到幾文錢,深深地藏在床頭邊,不敢胡亂使用,任其堆積如山,也只是常物一般,名為守錢虜是也。因此,癡人我偏多與他錢。見張待詔省用,我就與他百萬,移一窖到他家里去。見李博士奸滑,我就一文不與,即使給他百萬也不夠他幾日用,如何說錢神不公道?”

陸判官聽完,言道:“在理,我正可惡貪財浪費錢者,今理當剝去李博土衣服,罰他來世再做一個光棍。但有錢不用,要它何干?有錢人家盡好行些方便事,窮者周濟他些,善者扶持他些,徒然堆在那里,死后亦帶不來,不如散與眾人,各自受用些,免得下民有不均之嘆。”

為此,命注祿官將張待詔錢財另行改注,只夠他受用罷了。及至審畢,則批道:

“審得人心不足而冀有余,天道以有余而補不足。故勤者余,惰者不足,人之所以挽回造化也;然巧者貪心,拙者知足,非天意播弄世人也。何言天命不由人乎?自是人定可以勝天也。——今斷李博士來世再投生寒門,張待詔量減余貲,庶幾處以半人半天之分,而可免其問天問人之疑者也。以后,縱居民者常存大富由天,小富由人之念頭;然居官者勿召有錢得生,無錢得死之話柄。庶無人怨之業,并消天譴之恨。”

即時批完,又對注祿官道:“但是,如今世上有錢而作善者,急宜加厚些;有錢而作惡者,急宜分散去。”

注祿官卻道:“但世人皆癡,錢財安能求得來,若不該得此錢財,雖是千方百計賺到手,一朝就拋卻去矣。”

諸人聽罷,無不感觸良多。然閑話至此,眼見已是日沒西上。于是,經包拯相邀下,諸人一并至州府。當諸人隨包拯步入內宅,見過夫人董氏,又便遣丫鬟小玥去領包繶、包穎、包蕙姊妹來拜見三位先生;且又吩咐下人置備了酒宴款待一番后,當日就各自安頓歇下。

隔日,梁燮、蔡槃就著手書院招生授課,遠近學子聞知,紛紛慕名而來,不數日,已招得不少生員;竟連瀧水縣陳子厚亦特此辭家,前來就學。包拯又特地命尹明于書院從事,并遣包繶至書院就讀,不在話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绥德县| 铅山县| 息烽县| 荣昌县| 岱山县| 会同县| 揭阳市| 宜宾县| 周至县| 拉萨市| 永昌县| 沙坪坝区| 塘沽区| 紫金县| 三门县| 牙克石市| 镇江市| 海门市| 铜陵市| 宁夏| 土默特右旗| 康乐县| 田阳县| 平利县| 兴文县| 门源| 佳木斯市| 罗城| 水城县| 紫阳县| 盖州市| 黑水县| 曲阜市| 鄂托克旗| 边坝县| 西乌珠穆沁旗| 拜城县| 大同县| 大足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