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自我破壞:擺脫內耗,6步打造高效行動力
- (美)朱迪·霍
- 933字
- 2023-11-10 18:16:06
引言
我們為什么會擋住自己的路
生活中,人人皆有目標——減掉贅肉,職位順利升遷,和喜歡的人再約一次會或者好好地度個假。定好自己那心心念念的目標,一邊在心里暗暗盤算,一邊屢屢和他人提及。我們把這些目標記在便箋上,寫在備忘錄上,圈在日歷上;甚至精心挑選一些相關的圖片,貼在愿景板上、浴室鏡子邊或者冰箱門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你可能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分享定下的目標,信誓旦旦地保證今年定會一一實現,可能還會讓一兩位親友監督自己認真落實。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目標最后大都半途而廢。為何我們會阻礙自己實現目標呢?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有關人類行為的基本概念,同時厘清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幕后阻礙著我們實現目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種“自我破壞”源起何處。
貝絲是一名杰出的辯護律師,就職于當地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她辦事雷厲風行,從不拖拉;同時應付多起訴訟卻游刃有余;屋子里從來收拾得整整齊齊,婚姻和睦,家庭美滿,今年就要和丈夫迎來第16個結婚紀念日。但她同樣經歷著這種“自我破壞”。
盡管事業家庭令人艷羨,但貝絲無法控制自己的體重。從我認識她起,她的體重就一直不斷地變化,減肥后經常會反彈。僅一年內,她的體重就上下波動了13千克。貝絲一直在嘗試各種不同的營養策略和健身項目,但都沒有穩定持久的效果。誠然,貝絲無論胖瘦都很漂亮,但她的家庭醫生已經多次提醒,結合家族病史以及血檢結果,如果還不瘦下來,她有極高的風險罹患2型糖尿病。盡管懷有深深的緊迫感,但每一年她仍舊會在醫生的辦公室里羞愧地低著頭,為自己沒能成功減肥搬出一套新的理由。
表面上看這完全說不通,畢竟大家都覺得貝絲是一個有能力實現任何目標的人。但一旦涉及體重,貝絲就是一個典型的“自我破壞”受害者。
為什么貝絲甚至你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總是會擋住自己的路呢?告訴你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這種自我破壞的傾向是與生俱來的,它早已被內置于我們人體的神經生物機制內,甚至深深地埋藏于我們的人性中。但追根溯源,實際上這一心理反應的本意是好的。自我破壞源自人類祖先的進化適應過程,這一適應過程的首要目標是讓人類這一物種存活延續下去!為了能夠幫助你理解“自我破壞”這一心理機制如何與人類存亡息息相關,我們需要弄清楚兩個驅動人類生存的基本原則:趨利和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