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人生旅程

“每一個困難的時刻都可以是一個拓寬視野、敞開心靈的機會。”

——邁拉·卡巴特-辛

普遍意義上的誕生和死亡,每個人都只能經(jīng)歷一次。但事實是在我們?nèi)松墓怅幹形覀儗掖文鶚勚厣_@種說法也許有些令人費解。其實悲痛的經(jīng)歷往往是讓我們獲得重生的催化劑,如果沒有它們,我們難以察覺做出改變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從而另辟蹊徑,看懂生活的多面性。當然,只有能夠讀懂這些經(jīng)歷背后的意義,才能據(jù)此做出應(yīng)有的反應(yīng)。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悟,但我還是希望跟親愛的讀者朋友分享我的故事——一個比較極端的故事,一段我直面死神的經(jīng)歷。書中的啟示不僅與平常非如此極端的經(jīng)歷息息相關(guān),即使事態(tài)的嚴重程度不同,也能從中受益。面對困境而終獲凱旋,無論是對于身體、心理和精神來說,都是升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度過這些難關(guān)、從中獲得靈感、并且積極開拓新的人生路徑,從而不斷成長,豐富人生。

這本書是我之前一部作品《付出與收獲:沒有公開的故事》的延伸。那本書是我的凈化之路的最后一步,講述了一個改變了我本身以及我的人生軌跡的難以置信卻真實的故事。人生中某件事情的發(fā)生抑或讓我們易轍改弦,抑或讓我們止步不前。很多情況下,這些事情令我們畫地為牢,陷入不斷追問“為什么會發(fā)生在我身上”的苦惱境地,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沒有留心先前的警示,于是這些事件就被用來讓我們察覺到潛在的危機。而選擇權(quán)總在于我們自己——要么有意識地從這些苦痛和煎熬中吸取教訓,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繼續(xù)前行;要么蜷縮在角落,自暴自棄。從悲慟中找到力量和勇氣固然不易,但是每個人其實都有這樣的潛力,只不過自己可能從未發(fā)現(xiàn)罷了。

經(jīng)常有人問我:如果你那天去做了其他事情,或者打破了日常慣例,那么或許就有不一樣的結(jié)局,就可以擺脫痛苦遭遇、避免那些傷害。而我認為并非如此。我們的生命只是一場簡單的概率游戲,由于某些不可知的原因,要發(fā)生的,總會發(fā)生。如果當時逃過一劫,那么之后的遭遇可能會更糟糕,事件的發(fā)生或許就是給我的一記警鈴。所以,就算我愚蠢地相信可能會有另一個結(jié)局,注定的事也終究是無法避免的。猜測什么可能發(fā)生、什么可以避免不過是一種無知的舉動,我們也不會從中獲得任何的好處、答案或者成長。事情只會不可扭轉(zhuǎn)地發(fā)生,重要的是我們學會如何應(yīng)對。我不會追問“為什么會發(fā)生在我身上”,而是思考“這個悲劇怎樣能夠改變我、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

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現(xiàn)在的我能夠清楚地審視自己是怎樣度過1994年及之后的日子、又是如何克服磨難、繼續(xù)前進的。那并非一條康莊大道,而是布滿荊棘,障礙重重的一條路。最簡單的選擇莫過于徹底放棄、蜷縮于角落,或?qū)で笈匀说膽z憫同情,以獲得精神支持,同時努力去否認、忘卻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讓自己的心靈免受回憶的折磨。這種方法毫無用處,無法吸取教訓,反省自身,打開人生前進的新思路,而只會累積更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甚至摧毀我的心靈,直到終歸塵土。

這過程會一帆風順嗎?當然不會。你必須做出選擇:讓這段經(jīng)歷消磨你的意志,或是從中吸收教訓。這需要勇氣嗎?是的。你必須足夠堅韌,才能重新振作起來。是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勇氣和心靈的韌性呢?是的!只要我們能夠鄭重地做出決定,并相信這就是自己的選擇,我們選擇了這個方向、這條道路,我們已經(jīng)做好了直面困難與挑戰(zhàn)的準備!

生活中常有一些積極的故事:某個人經(jīng)歷了一些重大事件,改變了人生軌跡,而終獲成功;但對于一些不肯直面問題的人來說,人生不過像一條螺旋向下、看不到盡頭的滑梯。造成這種巨大差別的原因就在于勝利者眼中的困難不單單是挫折,而是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

憐憫自己或者尋求他人的憐憫很容易讓自己變得麻木,這會阻止我們繼續(xù)前行。短期來說,這的確能夠減緩我們的不安,但是有問題而不去解決,長期來說,這是一個致命的隱患。我們必須時刻防范,不能讓自己墮入這個圈套,否則將難以脫身。

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和自己的身體、心靈以及精神和解的過程。這三個方面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交織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挑戰(zhàn)以及機遇,供我們成長。我希望能夠跟親愛的讀者們分享我死而復生的經(jīng)歷。雖然重述那段遭遇依然讓我感到痛苦,但涅槃重生的我在精神與思想上都變的更加強大、豐富,我從中領(lǐng)悟且成長了許多,對自己的心靈層面也有了更深的認知。也通過分享這段經(jīng)歷,希望你們能與我產(chǎn)生共鳴抑或從中收獲啟發(fā)。

譯者:林穎新 劉暢
上架時間:2017-06-02 10:29:01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團數(shù)字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已經(jīng)獲得合法授權(quán),并進行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嘉峪关市| 甘泉县| 大英县| 彭阳县| 雷山县| 陆川县| 巴塘县| 余庆县| 黑山县| 西盟| 丹棱县| 许昌市| 蒙城县| 罗江县| 肇庆市| 泗洪县| 公安县| 台东市| 武鸣县| 荥经县| 东台市| 云安县| 宁南县| 永胜县| 宁强县| 洪泽县| 铜鼓县| 元谋县| 天峻县| 健康| 天津市| 达尔| 织金县| 芜湖县| 灵武市| 台北市| 西城区| 景谷| 祁东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