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苦里急”,太陽蓄水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第127條)

——《傷寒論》

從六經(jīng)角度認識人體,分析體質狀態(tài),辨別病證性質,進而對證施治,這是《傷寒論》六經(jīng)辨證體系下的基本治療模式。但是,讀《傷寒論》,臨病證,可不像有些漢方派那樣,以癥狀對處方,有是癥,便用是方,那是機械的,是失去思辨的簡單化治療。而中醫(yī)學的特色在于抓住疾病的機理,在癥狀、體征中抓根本、抓關鍵,提煉、解析出核心部分,再加以治療。所以,中醫(yī)才有“頭痛治腳,腳痛治頭”的現(xiàn)象。《素問·至真要大論》總結出“病機十九條”,認為應當“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就是這個道理。

在《傷寒論》太陽病證中,太陽腑證是由于表邪侵襲太陽經(jīng)脈,循經(jīng)入里,損及太陽經(jīng)所聯(lián)系的六腑之膀胱,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而出現(xiàn)了以口渴、小便不利為典型癥狀的病證。膀胱者,州都之官,具有蓄存水液、排出小便的功能。《傷寒論》的六經(jīng)辨證,不同于后世的臟腑辨證,也不同于經(jīng)絡辨證,而是以三陰、三陽、六經(jīng)的全新分類組合方式來認識人體的。所以,就太陽脈病證而言,其病機涉及形體的皮毛腠理,臟腑的肺、膀胱、三焦,以及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足太陽膀胱經(jīng)等。就我個人來看,六經(jīng)思維是最具中醫(yī)學特色的人體觀察思維,體現(xiàn)了中醫(yī)的特征:以機體功能為根本,以機體的整體狀態(tài)為研究重點,而不注重單一結構的形、態(tài)、質的解剖與分析。

太陽病包括經(jīng)證與腑證,經(jīng)證屬于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外感病,如外感風、寒、暑、濕等邪氣,《傷寒論》雖名曰“傷寒”,卻并非只研究外感風寒,其內(nèi)容包括多種外感和內(nèi)傷雜病。腑證則包括以太陽蓄水和太陽蓄血為代表的證候。太陽蓄水證,顧名思義就是膀胱功能失常,氣化不利,水液不能正常升騰并運轉周身,從而積蓄于體內(nèi),即膀胱這個州都之官不能很好地“出水道”了,于是出現(xiàn)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不是飲水不足或大汗后小便絕對量的減少,而是在膀胱氣化失司下,小便的生成與排泄產(chǎn)生障礙。《傷寒論》第127條中的“苦里急”就是描述這種小便不利的病癥。這種“小便不利”不但表現(xiàn)為小便量少,而且患者會有明顯的小腹拘急、憋脹不適的感覺。另外,因為津液代謝失常,失于輸布,患者反而會有口渴的感覺,這也不是水的絕對量不足造成的“大渴”,而是津液輸布失司造成的口干。如果津液代謝異常,水飲內(nèi)停于中焦,即胃中水停,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水痞”,臨床癥見心下胃脘部脹滿,有振水音,可觸及心下的痞結。其特征就是雖口渴卻不能多飲,多飲則進一步加重胃中水停及痞塞水溢感。這種“水痞”在素體脾胃虛弱、體內(nèi)有水濕的患者身上更易出現(xiàn)。

所以,小便不利、口渴、苦里急,是太陽蓄水證的主要癥狀。其形成原因不外乎內(nèi)外兩個方面:從外因而言,外感風寒之邪,衛(wèi)表不固,不能抗邪,邪氣循經(jīng)入里,必先犯太陽之腑,膀胱為邪所制,氣化不利;從內(nèi)因而言,若患者本就太陽經(jīng)氣不強,膀胱氣化功能不足,那么,外感邪氣后遇環(huán)境或氣候突變,自我調節(jié)不及,加之飲水過多,水不能化,亦可造成太陽蓄水。

我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一個患者。李某,女性,62歲。她本是北方人,到南方出差,正值十二月,天氣變冷。回京當天上午,她先逛了一下當?shù)氐男∩唐肥袌觯吡私鼉扇f步,回到賓館,洗了個澡。用她的說法,南方太冷了!盡管把空調溫度調到很高,她仍感覺很冷,洗澡后5分鐘左右,她就開始發(fā)冷、頭痛、流鼻涕。她感覺自己要感冒了,可是下午就要趕飛機回家,于是,她喝了很多熱水以期緩解一下癥狀。她連喝了幾杯水后,感覺似乎好了一些,然后趕到機場。在飛機上,她又開始發(fā)冷,并出現(xiàn)發(fā)熱的癥狀。下了飛機后,還沒走出機場,她就覺得兩腿沉重得無法抬起,頭暈心慌,就蹲坐在了地上。機場工作人員把她送到醫(yī)務室,給她吃了一片退熱藥,具體藥名她也不知道,應該是解熱鎮(zhèn)痛藥之類的。回到家里,她又吃了感冒藥,第二天熱就退了。雖然不發(fā)熱了,患者仍覺不舒服,尤其是雙腿邁不開步,感覺雙腿腫了,脹脹酸酸的,也吃不下飯。患者女兒帶她到幾家醫(yī)院檢查,均無大問題。她自己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基礎病,正常服藥,也無異常。因為她總說腿痛、走不動路,一家醫(yī)院還給她做了膝部核磁檢查,發(fā)現(xiàn)她雙膝有增生和軟骨損傷,建議她手術治療。患者自知最近這個病不是膝關節(jié)的問題,所以拒絕做膝部手術。

等她來我這里治療的時候,已經(jīng)是10天后了。她敘述完病情,我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如果說是感冒,及時用藥退熱,休息幾天就應該恢復了。可她現(xiàn)在的癥狀是走路慢、精神萎靡,又像是病情很重的樣子。仔細檢查她的雙腿,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水腫,膝關節(jié)雖有壓痛和摩擦音,卻也沒到重度。到了這個年紀,膝關節(jié)出現(xiàn)這些癥狀算是常態(tài)。她女兒說,她這10天都沒怎么吃飯,都瘦了。最初我想,也許是傷陽太過,脾胃受損而致的脾虛,加之她的脈象沉而較軟,我準備先健脾化濕,提高她的食欲,加強中焦運轉功能。這時,患者的一句話突然點醒了我。她說,她不但覺得雙腿像腫了似的,連小肚子都覺得腫了,脹脹的。我觸診她的小腹,立即感覺到她的小腹?jié)M脹,而且在關元穴與中極穴之間,明顯有一段類似肌肉緊張時肌纖維出現(xiàn)的支撐感,但反復按循幾次后,這個支撐感又沒了。我問她,這么脹,是憋著小便嗎?她說,沒有呀。我又問,這些天小便多嗎?她回憶了一下說,不多,晚上會起夜一次,白天小便很少。我又問她,喝水多嗎?她說,還好吧,每天都喝七八杯水,多年的習慣了,但喝得太多也覺得肚子脹。這時,我的腦子里一下閃現(xiàn)出了這句話:太陽蓄水,口渴而小便不利,苦里急。

在這里,要再談一下“苦里急”。這是一個典型的腹診體征,患者小腹觸之先是有膨脹的感覺,腹肌和皮膚、皮下組織是向外撐起的,按之有一定的抵抗感,這種抵抗感是全小腹性的,我們能夠感覺到按壓時力量隨著小腹表面向周邊傳導。而正常情況下,小腹是相對濡軟的,不會有過多的彈性。同時要注意,在觸到相對均勻的全小腹?jié)M脹感時,我們還可以觸及一段腹肌的拘急感,就像肌纖維要成結但還未成結的狀態(tài),一般小腹略偏左側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這就是腹診中的急證,因為尚未成結,又在肌層,所以在剛開始腹診時感覺更明顯,隨著多次循按,這種拘急感就會消失。當然,從患者自身感覺而言,“苦里急”也是一個癥狀,苦就是難受、不舒暢、為之困擾的感覺,里急就是從內(nèi)而外的緊縮、拘緊、憋悶的感覺。所以我的這位患者才會說,連小腹都“腫”了。這個腹部體征并非只有這樣典型的太陽蓄水證才會有,其他與膀胱相關的多種疾病、與盆腔、尿路相關的疾病或與男性前列腺相關的疾病也會出現(xiàn)。

診病就像破案,從病史到癥狀再到脈象、腹征,我們用一個“太陽蓄水”,就完美地將一條“證據(jù)鏈”連接起了來。外感、飲水過多、勞累、服用過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再加上典型的口渴、小便不利,就造成了“苦里急”,這就是六經(jīng)論治的思維模式。抓住了這個病理機制,自然就能找到治療方法:振奮太陽、推動膀胱氣化、清利水飲。不過,按摩手法不同于用藥,當以“和”為宗旨,經(jīng)、穴、形體合而用之。

太陽蓄水證出現(xiàn)膀胱不利,當先行小便,中極穴配委中穴最是有效。中極是膀胱經(jīng)的募穴,委中是膀胱經(jīng)的下合穴,這兩個穴位又極適于按摩手法操作,中極穴配委中穴是臟腑按摩臨床中用以利膀胱、通小便的要法。為使患者保持放松狀態(tài),一般仰臥取穴,委中穴取屈膝位,以中指勾點撥理,須有較強的酸脹感,宜雙側操作。再取中極穴,其部位敏感,切不可突施重力。手法上,先以中指自臍下沿正中線下推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空處,再立掌下點或振顫。中極、委中二穴是治療重點,可反復操作2~3遍。該患者中焦亦有水飲內(nèi)停,故以揉腹及按摩闌門穴、天樞穴配合操作,以通中焦水痞。

再者,太陽經(jīng)氣仍有郁閉,故患者周身不適,需振奮太陽,我們常用手法是按揉足太陽經(jīng)在背部、腰部的兩條側線,點按風池穴、風門穴,拿揉小腿跟腱并點按昆侖穴。這里,風池穴雖非足太陽本經(jīng)穴,卻是足太陽經(jīng)循行結聚之處,有振奮衛(wèi)陽的作用,臨床按摩應用極廣。風門者,為內(nèi)外陽氣之通道,故為必取穴。至于點按腳踝后側昆侖穴之手法,為下引上連之意。

用這幾個手法治療5次后,患者諸癥狀明顯減輕。因為患者在外地,治療都是乘坐高鐵來去,不甚方便,故1周治療兩次。8次治療后,患者已覺無大礙,又值春運高峰,便停止了治療,后隨訪無異常。如今她堅持工作并幫助女兒帶孩子,精力充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崇文区| 青冈县| 阜平县| 石台县| 汝南县| 济南市| 德安县| 兴山县| 麟游县| 尉犁县| 肃北| 多伦县| 龙海市| 慈溪市| 常山县| 密山市| 黑山县| 武邑县| 新竹县| 三江| 通山县| 固始县| 上蔡县| 图木舒克市| 红桥区| 岑巩县| 衡南县| 基隆市| 德保县| 瑞昌市| 高清| 米易县| 衢州市| 江达县| 永兴县| 茂名市| 安平县| 北安市| 沙洋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