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三月初三,萬緣橋上
- 長生仙道:從拜師呂洞賓開始
- 九月三巡
- 2056字
- 2024-01-14 17:01:16
轉眼之間,一月已過。
來到了三月初三,民間的上巳節。
解決了青牛山的妖虎風波,少年安穩地來甘河鎮尋了個地方住下,今日更是一大早便起來了,他發現整個小鎮都被游絲般的霧氣籠罩著。
穿街過巷,來到橋上。
又仿佛自家門前那棵古松一般,直著身子站在橋中央,不禁令往來的行人詫異。
老話常言: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
只是人們或許心中好奇,但他們早起或為趕集,或為勞作,或為郊游,或為敬神禮佛,都有著自己要做的事情,哪里敢停下腳步去看這位少年到底要做什么事情,還是在等什么人呢?
但直到霧散云開,太陽自東方來到了頭頂之上,姜元初卻依然未見到老者的影子。
“應該是出了什么問題。”
于是拿出懷中的信紙,默想著當初的老者形象。
不多時,他就發覺自己背后肩膀被拍了一下,聲音極其熟悉:“元初小友何故來得如此之早?”
少年轉身。
果然見到了老者站在自己身旁,嘴角含笑,甚至仍然是當時穿的那身單衣。
少年抿了抿嘴唇,心中沒有一絲緊張,只有一種歷經諸多險阻之后的釋然和欣喜,道:“不早了,已經是正午了,老丈如若不信,請看天上。”
“現在皓月當空,辰宿列張,分明是夜半三更,如何是正午?”
老者說完,伸出他那貧瘠枯槁的手臂,一手按住天空的紅日,一手在天空劃過。
少年抬頭。
只見原本的太陽仿佛被繩子拴住了一般開始轉動。
剎那間已是日落黃昏,身邊有許多扛著鋤頭漁網的百姓從他身邊以難以想象的速度經過。
來來往往,忙忙碌碌。
不聞橋上二人之聲,亦不見二人之面。
少年則靜靜看著天上,心中已沒有了對老者神仙手段的震撼,只是下意識地想將眼前一切盡收眼底。
月似彎鉤,退卻閑云。
再一眨眼,原本的彎月已變成了一輪無缺的玉盤,懸掛在已黑盡的夜幕之上,周遭有數不清的星辰閃爍。
小鎮入眠,萬物俱靜。
老者輕笑:“如何?”
少年沒有回答現在到底是黑夜還是白天,他知道,依老者那通天徹地,改天換日的能耐,自己無論說什么都可以立馬應對。
他只是順著自己的心,回想著自己夢里夢外,一路上所見所聞,語氣從唏噓變得堅定,道:
“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
“世事無常,萬般皆空,唯‘我’而已。”
“這個回答倒是不錯。”老者頗有些贊賞地點了點頭,手指輕輕一揮,天地間復歸原樣。
哪里還有什么星星月亮,明明還是正午,剛才河中魚濺起的的水花甚至還沒落下。
而此時姜元初恍然發現。
自己如今似乎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之中。
而這個世界與自己原本所處世界的關系就如同一朵還未綻放的花苞,一層貼著一層,相互依托影響。
他以心念感應,這個世界存在著各種他看不懂的東西。
像是符咒,像是一個字,又像是一個卦象,又像是其原本的形狀。
而這無數的奇異之象構成了他如今眼前所見的這個世界,其中的一部分又對應著他曾經生活的世界。
“小友,你覺得此地是在哪里?”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現矣。”
自古就有一種說法,言《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所有讀書人幾乎都是從小學《易》,大多都會幾分占卜問卦的手段。
他自然也知先天與后天之分,只是卻無這般來得直接,來得震撼。
“這就是先天世界嗎?”
少年想起敖青送自己離開甘河鎮用的法術。
他試著伸手,那些“象”卻紋絲不動,自己似乎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分毫。
“對了,只有用氣,才能做到如此種種。”
“好奇妙,這些象有靜有動,有大有小,有的兩兩疊加交接,有的不斷變化……此間種種,難以想象,方構成了無盡的‘象’之世界。”
不多時,姜元初走到一顆發光的大樹面前,面露疑惑。
他分明看見與其對應的現實世界中的那顆樹只是一根未長大的樹苗。
老者瞧著姜元初的樣子,在一旁解釋道:
“世間萬物未生之時,其實萬物已經確立終末時的樣子。”
“你看見的這株大樹其實便是這株樹苗未來枝繁葉茂時的樣子。”
少年怔神,過往所學在腦海內浮現,他喃喃開口:
“生態和成態?”
“我記得數理之學,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為陽數,表示先天生態,而乙、丁、己、辛、癸為陰數,表示后天成態。”
腦海之中卻越發迷惑,無數的思緒繁雜至極。
“古之賢者原來是通過修煉,見到了這種景象方才創出了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的嗎?”
少年閉上眼睛,靜心感受著這難得的機緣。
不知道過了多久,老者在一旁笑著問道:
“小友,我當初的問題,如今可有新的答案了?”
少年眼神清澈而深遠,他從另一個角度窺見了這世間的許多道理,從前許多如線團般不解的疑惑如今卻仿佛抽絲剝繭一般,一根根的理出來。
老者當初問的是自己那些經典為何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
當時的他就確信其背后必有其道理,只是自己不知而已。
少年望著這位老者,眼神飄忽,似乎看破了時光的洪流,悄然來到了數千年前。
“是天地變了。”
“既然天地有生有成,那也必有終滅之時。”
“古時修煉應該更加容易,而越往后,隨著天地的變化,修煉變得越發艱難。”
老者撫須,點頭。
“然也。”
“單說之前我與你說的性光,千年前其實很容易就能見到,若是到了數千年后,臨近末法時代,物欲橫流,世人即使是得了修煉的法門,除非天賦異稟,想要見性光那是極為困難。”
“不過如今之世正處于還處于這個中間,修煉起來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你不必灰心。”
少年靜心聆聽,體會,感悟。
老者輕笑了一聲,道:
“隨我四處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