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捉妖榜文
- 長生仙道:從拜師呂洞賓開始
- 九月三巡
- 2215字
- 2024-01-11 18:21:30
“龍王閣下,元初所言非虛。”少年眼神清澈明亮,直直看著敖青。
敖青見姜元初的樣子不似作假,以手敲桌,心思一轉就已經將其琢磨清楚了:“你如今才多大?左右也不過十五六歲,精氣神卻如此充足,似乎一點損耗都沒有。
而如今時代,儒家煉性的秘法傳承早就斷絕了,你必定是得了些了不得的機緣。”
不過敖青言語之中并無妒忌與貪戀。
修行界人盡皆知,緣分不至,求而不得,緣分一至,水到渠成。
別人的東西是搶不過來的,天道好輪回,最多只會讓你逞一時的威風,若想要笑到最后,只有多多修習自己的德行,濟世救人,機緣自然會來的。
畢竟一世不成,來世也是站在山腰,比其他人起步的高度也要高上許多。
凡人只著眼于當下,修士則可縱覽過去未來的自己,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他詢問姜元初來歷也只是單純的好奇心強,沒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如今涉及到個人的緣法,饒是他這般好奇也知道這不好多問。
姜元初聞言并未說話,只是心中一直在想“儒家秘法傳承斷絕”這件事。
這樣的話,一切都說得通了。
老者曾問過自己的問題也答案也顯而易見了。
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諸子百家祖師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修行的經歷。
他們見到了更高層次的“我”,自然悟到了許多道理。
又因為每個人性格不同,思想不同,方才劃分流派,方才能寫出那些經典!
只是如今數千年過去,這些傳承在朝代更迭和歷史戰火中慢慢斷絕。
敖青如今也是知道了姜元初其實什么都不懂,頗有些無語,自顧自地說道:
“我在這里待了一百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修行中人,不過你如今也只能算半個,本想著你可以與我講經論道,細細探討一番,現在看來,真是可惜。”
姜元初憨厚地笑著,于修行上,他只是零星地從老者那里知道了些,但到底要如何著手開始修煉,卻是聞所未聞。
“話說回來,我聽一些山精地靈說起過,有位少年以身飼虎,換取其他人的活命之機,那舍身之少年可是你?”敖青注視著眼前的少年,那股不卑不亢的態度很是令人舒服。
姜元初回想起這一路以來的波折,搖了搖頭道:“倒算不上舍身,只是憑心而動。”
“好一個憑心而動!”敖青大笑。
“我敖青認下你這個朋友了,你我以后就互相稱呼道友吧。”
“青道友!”
“元初道友!”
姜元初心中微動,心想這龍王都活了這么久,居然還如此率真,莫非其他修行的生靈都是如此嗎?
也是更想去見識敖青眼中的世界了,去結交其他修行人士。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盡是同道中人啊。
即使是如今的姜元初也不禁心生遐想,他自明智以來,身邊真正的朋友寥近于無,許多話無人傾訴,還是有種淡淡的孤獨之感。
“青道友,不知你這里可有那些鏢客們的消息,就是把虎妖消息帶回縣城的那批人。”姜元初有些擔憂地問道。
敖青摸了摸下巴,回憶了下,想到了一些趣事,笑道:“沒聽說他們有人受傷死亡,不過他們帶回來的消息可是把那位年輕知縣嚇得不輕。”
姜元初又問道:“不知道青道友知不知道青牛山的那只虎妖的消息?”
“這我就屬實不知,青牛山位于群山之間,山神不知凡幾,其中修為最高的當屬云夢山神,那一片被云霧遮擋的大山都歸其管轄,你說的青牛山應該也在其中。”
“云夢山神?”
“聽說其修行千年有余,不過他管轄的境內,怎么會無端出現一只聞所未聞的妖怪?”
“而且按照傳言中的虎妖來說,其還要吞噬血肉,顯然是沒多少修為才對,或者說其應該沒有什么其他別的手段,只是單純的肉身強大,但都能口吐人言,顯然不可能。”
敖青覺得這個傳言中的虎妖有些古怪,甚至有種種矛盾之處。
“元初道友,可否與我講一講其中細節?”
姜元初點頭,將自己所知緩緩道來,只是省卻了自己的一些猜想。
那云夢山神極有可能是那只妖虎,是老者請來考驗自己的。
敖青嘆氣道:“可惜我不能離這湖遠了,不然我倒要去瞧瞧這虎妖到底有什么本事。”
他以前在海里閑暇的時候就最喜歡和別人打架切磋了,但自己被罰在湖里待了這么多年,性子已經平和了許多,如今也是有些手癢。
就在這時,敖青像是忽然感應到了什么,臉色一變,頓時騰空而起,化作一條青色蛟龍,盤旋升天然后落入水中,卻不濺起一點水花。
只留下一道回音在姜元初腦海中響徹:
“元初道友,有人落水,我先去救人了,下次有空再聚。”
姜元初則朝著敖青離去的方向抱拳。
救苦救難,福澤一方,著實不愧龍王之名。
面攤老板則是摸著腦袋,來到姜元初跟前,疑惑問道:
“客官,面都快涼了,怎么還不吃啊?是有什么問題嗎?”
姜元初打了個哈哈:“這就吃,這就吃。”
吃完面后,姜元初來到城鎮門口。
此時還有許多人圍著這個告示,指指點點,出聲議論。
姜元初走近,見黃紙之上畫著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橫眉怒目,威武自生。
一旁則是告文,大致意思是:
一隊鏢客在青牛山遇到了一頭虎妖,吞食了一名少年,能吐人言,十分兇猛,常人不能敵,現在于榆陽縣境內尋找高僧名道還有民間的奇人異士,只要揭了榜文,將其與虎妖相關之物一同帶到縣衙,就能領到一千兩白銀。
剛好,一個小和尚領著一個老和尚過來了。
小和尚看著年輕,瘦高瘦高的,眼睛很亮,似乎里藏著一絲狡黠。
老和尚半瞇著眼睛,眉毛盡白,看著很慈善。
“是萬緣寺的慧源法師!”
人群頓時興奮起來,給二人讓開了一條路。
小和尚雙手合十彎腰,起身后朝身后的老和尚恭敬道:“師父,就是這里了。”
慧源半睜著眼,將榜文盡收眼底,發現真有人被妖吞食,他嘆了口氣,很是慈悲地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于是讓徒弟智覺將榜文揭了,出鎮路上見一位少年似乎一直盯著自己,他也下意識地看了過去,下一刻卻像是被一道閃電擊中,腦海里成了一片空白。
他直直走到了姜元初面前:
“孩子,你可愿隨我遁入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