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一喜,連忙點頭答應(yīng)下來。
徐心然看著他的樣子,便連忙補充:“一定要簡單點,末要過于繁文縟節(jié)!”
劉忠眉頭微蹙,不解地問道:“大帥是要簡略一些?為何不和百姓同喜!”
徐心然無語了,這哪門子同喜,而且這都是需要大量的錢財,哪能因為自己婚禮過于開支。
徐心然無奈地搖了搖頭,解釋道:“并非我不喜歡與百姓同樂,但婚禮涉及的開支實在是需要慎之又慎。就這樣吧,簡單一些便可!”
他深知這個時代的婚禮極為繁瑣,一旦開始籌備,很容易就會牽扯到龐大的開支。而且也很要命的累,步驟也多的要命。
而且就算吩咐下去了,到落實之后也簡略不了多少,但多少有一些用。
即便是簡約,也不能繞過傳統(tǒng)的“六禮”。
其中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個婚禮準(zhǔn)備環(huán)節(jié)。
畢竟這個時代的婚禮透漏主旋律是端莊、嚴肅的。
甚至在民間還有看到“相親”、“障車”、“卻扇”、“鬧房”等環(huán)節(jié)。
這時代對于庶民男子而言,迎娶妻子被俗稱為“小登科”,在婚禮上可穿青綠色的九品幞頭官服,但一般還是選擇符合本人身份的吉服,以示莊重。
而女子的婚禮則更為隆重,通常戴髻或金冠,穿著大紅袍或襖衫,頭上罩紅蓋頭,出嫁時甚至可僭越享受貴婦鳳冠霞帔的衣裝殊榮。
在這個階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婚禮中的穿著更是能夠跨越階級,得到社會與官府的支持,當(dāng)然黃色肯定是不允許的。
太平軍在民間也是廢除了很多限制,比如黃色限制,緋色限制,但是龍鳳還是有要求的。
如此這也導(dǎo)致了,最近四川的婚禮是越來越盛大,越來越攀比起來,人啊,都是如此。
徐心然在跟著這樣玩,那好了,道路都走歪了,現(xiàn)在還是想著扭轉(zhuǎn)過來為好。
彩禮也是如此,這可不是困擾后世的問題,這是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不過此時稍好一些。
那是因為此時講究門當(dāng)戶對,這也影響了彩禮的規(guī)格。你亂要那可是臭名遠揚的,朱元璋曾發(fā)布詔書,呼吁婚姻中要“崇尚節(jié)儉”,防止社會階層之間的不合適的婚姻。
也沒有后世那種天價彩禮,超過階級承受范圍。
現(xiàn)在四川也是有階級的,只是比之前輕松許多,甚至很低罷了。社會制度可不是一瞬間都沒了。
而是一點一點改變的,現(xiàn)在百姓又沒有經(jīng)過各種各樣的思想開光,你步伐一大,你就該亡了,別人無法理解你,做的再對,跟后世在一樣都沒有用,也該亡了。
接下來的日子便顯得簡單,一直在籌備婚禮,來娶蘇雪妍他們。
崇禎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這一天的陽光透過藍天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仿佛也為徐心然的婚禮增添了一份莊嚴與溫暖。
徐心然迎娶了蘇雪妍為正室,而林婉兒、宋欣彤、張若曦則成為了他名下的妾室。
蘇雪妍作為正室,不僅因為她的美貌,也是因為有家族依靠,沒辦法,其他三位都是送來的,蘇雪妍又是大家族的,主母有一些政治力量也是甚好,不然沒有依靠,那她們之間的斗爭可是激烈無比。
作為一家之主的徐心然還不能太拉偏架,不然為何皇宮后院的宮斗就是這樣來的。
九月十三。
李自成正式入河南,還是輕騎入河南,并未有多少兵馬。
來到河南第一件事便是收留饑民,開倉而賑饑民。“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yīng)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河南的百姓早就苦官府久已,而且河南地方不算多大,藩王卻是甚多。
除了周、趙、伊、徽、鄭、唐、崇、潞八王外,還有封于洛陽的明神宗的愛子福王朱常洵。這些藩王占有大量莊田,過著奢華而窮奢極欲的生活。
除了藩王外,作為官僚地主的縉紳之家,也廣占良田,多的達到千余頃,少的也不下五六百頃。
朝廷攤派稅賦,應(yīng)該由田地多的豪強承擔(dān)大部分,然而豪強們利用特權(quán),將應(yīng)繳稅賦免除。這使得朝廷每年所需收取的稅賦不減反增,將艱難的負擔(dān)轉(zhuǎn)嫁給了窮苦百姓。
比如最近的三餉和其他苛捐雜稅,加上天災(zāi)和蝗災(zāi)的頻發(fā),讓本已困苦的河南百姓雪上加霜。
莊稼被蝗蟲啃食一空,草木樹根也被吞噬殆盡,形成千里赤地,一片凄涼景象。
李自成的謀士之一的李巖,李巖原名叫李信,就在未投靠李自成之前就寫一個一首詩,那便是《勸賑歌》,來勸富豪士紳,還有官府朝廷賑濟災(zāi)民。
歌曰:年來蝗旱苦頻仍,嚼嚙禾苗歲不登。米價升騰增數(shù)倍,黎民處處不聊生。草根木葉權(quán)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
最后無果,反而遭受他們的報復(fù),來誣陷李巖的做法是收買人心之舉,是圖謀不軌、意圖謀反的做法。
最后心灰意冷之下來投靠李自成,也是李自成中最主要的謀士之一。
之后便提出了“均田免糧”和“不當(dāng)差”的口號,在河南站穩(wěn)跟腳。
而張獻忠也失去武昌等地,向南逃亡,如今在衡陽附近盤踞,明軍卻無力再進行追繳。
原本,他打算依仗武昌地勢與明軍對峙,可沒過多久,他的部下就開始沉湎于戰(zhàn)利品,軍隊腐敗彌漫。
張獻忠勸說之際,卻無濟于事,他本人也逐漸放縱,美女環(huán)繞。士兵們沉溺于短暫的享受,軍紀松懈,這讓原本強大的軍隊變得支離破碎。
在楊嗣昌的逼迫下,張獻忠最終被迫棄城而逃。南下的道路上,楊嗣昌緊緊咬住不放,一直到此刻才稍作喘息。
長沙大營內(nèi),楊嗣昌握著那沉甸甸的書信,額頭青筋凸顯,他看到的是一紙緊急的命令。
信中說道讓他快一點覆滅張獻忠,再掉頭打掉徐心然,然后回去鎮(zhèn)壓李自成。
他一陣苦笑,不由一陣無奈。
此時楊嗣昌也無力追趕張獻忠,隊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
而且崇禎信任他,本來襄王楚王死,他也沒辦法逃過去,必須付出代價,都讓崇禎壓了下來,這樣就更無法拒絕崇禎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