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刻他壓根無力去圍剿張獻忠,更別說徐心然所在的四川。
四川地勢險要,河流縱橫,成為一片天險。楊嗣昌心知無力攻克,只能勉力安排。
他不禁苦笑一聲,如今只能遷就他們了,這樣一來自己還有什么權威,算了,還是先掃蕩流寇,他轉向旁邊的親信,語氣堅決:“吩咐下去,令鄭崇儉及副總兵賀人龍、李國奇前來議事!”
“遵命!”
在一炷香的時間里,鄭崇儉和他的部屬們陸續到達。楊嗣昌等待著,目光注視著這幾位將領。
鄭崇儉一行人首先行禮后,楊嗣昌開口了。他不回避現實,直言道:
“我知道你們有一些人看不起我,認為我靠一張嘴忽悠,沒有真本事。”
“你等平時也是多有陰奉陽違,可是你們看看如今的大明如何了?”
“我們追繳張獻忠已經大半年了吧,但回望后方,我們自己還有中原又成了怎樣的模樣?”他的目光掃視著在座的將領們。
“可是如今那么長的時間張獻忠還在蹦跶?不知可有臉去面見陛下!”
說到此處,楊嗣昌突然咳嗽了幾聲,他的身體早在楚王之死前就出現了不適,而楚王的死亡更讓他的病情雪上加霜。
鄭崇儉一行人連忙稱呼不敢!
楊嗣昌看著他們嘴巴稱呼不敢,臉色卻是滿不在乎!
“好了,張獻忠就交給我等繼續圍剿。”楊嗣昌最終做出了妥協,“鄭崇儉,你帶領賀人龍、李國奇、高杰等人,率先前往夷陵,覆滅徐心然,收回四川。”
說完這話楊嗣昌也是渾身頹廢坐在主位上,這也是他的妥協。
楊嗣昌是明末少有的肯實心用事,真心賣力,且不結黨,不營私的明朝高級官員,能真正提出具體主張,而且自己還負責實施,明末這種官員實屬鳳毛麟角,而且整頓過邊關防務,經驗豐富,勇于任事。
但是,楊嗣昌沒能處理好諸將關系,各總兵主將之間矛盾不止,他作為一位文官,他身后還有崇禎的不斷催促,甚至不惜微操戰斗,這使得他的處境更加艱難。
為何鄭崇儉對于楊嗣昌矛盾那么多,鄭崇儉南征時,經過漢中,賀人龍劫掠瑞王的田莊補充軍需,被崇禎革職,就在軍中效力。
而鄭崇儉受賀人龍牽連,鄭崇儉被降職。之后鄭崇儉又連戰連捷,卻只是恢復原職,沒有更多的封賞。
而且之后楚王之死,他差一點背了黑鍋,這一次有一些意外,逃過一截,沒有當做替罪羊,但是心中對于楊嗣昌怨恨多一分。
要是跟歷史中那般,估計現在已經被崇禎殺了。
當鄭崇儉一行人聽到此話也是心中一震,不過隨后便是狂喜,自己脫離楊嗣昌所部,這立功機會便不就是來了。
鄭崇儉對于自己的實力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這一系列的戰斗可是把張獻忠打的抱頭鼠竄,而楊嗣昌只會耍嘴皮子罷了。
如今分兵二路也是不錯,甚至可以提升戰力,楊嗣昌旗下有萬元吉、猛如虎、張應元等。
而鄭崇儉旗下也有一系列信任的將領,這樣一來分兵反而減少很多矛盾。
十月十一日,秋風凜冽,吹拂著枯草叢生的官道,昔日金燦燦的稻田如今荒蕪不堪。
這片土地(枝江附近)自從徐心然將附近的人口弄到四川后,便荒無人煙,山野間或有些許躲避的人,或者投奔他處避難。
一支龐大的隊伍沿著這條官道緩緩前行,人數龐大,延綿不絕,足有數萬之眾。
鄭崇儉和李國奇等高層官員身處隊伍中央,臉上寫滿了沉重和憂慮。
李國奇對著鄭崇儉道:“總督,此次行軍可謂是艱難險阻,徐心然手下兵多將廣,四川地勢險要,不好攻打。此番行動草率,未免有些倉促,我們人馬雖眾,但面對如此敵勢,勝算何在?”
鄭崇儉深深嘆了口氣:“我也深知此事艱難,可是楊督師催促過急,我無法推遲。他手握陛下的命詔,我們只能盡力而為,推遲至此已是極限。”
李國奇不滿地說道:“總督,我們出力卻無法得到充足的支持,糧草、錢糧皆不齊備,如何行軍如此大軍?”
鄭崇儉苦笑著回應:“這也是我心頭之憂,但楊嗣昌手握大權,我們難以反抗。糧草不足,軍需匱乏,實在是難以應對四川險要之地。”
李國奇沉思片刻,繼而帶著不甘地說:“總督,我們是出力為國家謀事,但如此行軍之勢,豈非欠缺了勝算?”
鄭崇儉雖然是總督,但那是三邊總督,楊嗣昌那是大學士督師﹐賜予尚方寶劍,總管關內全部兵馬,地位可不一樣,最關鍵他深受崇禎帝的信任,他可差點被拉出去當做擋箭牌了。
各總督是要聽從他的安排調動,之前陰奉陽違也只是推遲或者不出力,而不是壓根不執行,不然張獻忠現在早就稱霸湖廣了,他早就被崇禎砍頭了。
鄭崇儉心頭沉重,咬著牙說道:“我們也是有八萬余兵馬,號稱十五萬,徐賊在四川估摸也有數萬兵馬,只是應該少許訓練,或許有機會!”
賀人龍大大咧咧道:“就是旁邊連莊稼都沒有,我想去借一點都沒有地方去!”
鄭崇儉對賀人龍的行為感到無奈,他深知這并非借地之舉,而是無異于強盜,甚至常常演變成殺人行徑。
盡管多次規勸,賀人龍仍置若罔聞,上次的事件更將他們連累,讓鄭崇儉對這位部下的行為感到愈發頭疼。
鄭崇儉厲聲道:“不能這樣行事,罷了罷了,我們首先要將四川奪下來,眼下糧草尚可維持三個多月,希望一切順利。”
面對四川險要的地形和徐心然的實力,鄭崇儉的心頭充滿了憂慮。而對于徐心然,他充滿了好奇,因為徐心然的消息查詢并不豐富。
逃出四川的官員對他的軍隊規模眾說紛紜,有稱三萬,有稱五萬,甚至有稱十萬,卻無法得知真實數目。
鄭崇儉皺眉思索的說道:“想來能擊敗秦良玉與陳士奇的兵馬,實力絕不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