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可不知的古生物奧秘
- (日)大橋智之編著
- 538字
- 2023-10-09 15:53:07
2 如何認識已經滅絕的生物
以偶然成為化石的生物為線索
認識已滅絕生物的最佳途徑就是研究化石。化石是指過去的生物遺留在地層中的尸骸與痕跡,主要指1萬年之前的部分。
并非所有的生物死后都會變成化石,即使是骨頭、殼等堅硬的部分,在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沖刷后也會風化,最終往往支離破碎。
但是,如果生物死后馬上沉入水中,隨著沉積物的堆積,尸骸會逐漸在不斷的壓縮中變得越來越堅硬,發生成巖作用。
如果這部分地層后來隆起成為大陸,古生物遺留于其中的尸骸就成了我們能夠找到的化石了。
化石種類繁多,主要用于古生物研究的代表性化石有實體化石、遺跡化石、化學(分子)化石。
實體化石是生物整體或部分身體所形成的化石。博物館中展示的大多數化石都屬于實體化石。
然而,無論實體化石的保存狀態有多么好,都無法將生物整體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
一般來說,雙殼貝類的化石是完整的殼,而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的化石多為骨骸與牙齒,都并非整體。因此,研究化石似乎是不可靠的。但18世紀的法國古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使其變得可靠起來。
生物的各個器官總是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著作用。比如,出于捕捉獵物的需求,肉食性動物通常具備爪、足、齒形態的器官。因此,根據某個部位的化石就能推測出該古生物的全貌——從這種角度來推定生物生態的學科就是比較形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