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生產計劃管理
- 王文勝
- 11字
- 2023-10-25 20:32:27
第1章 生產計劃制訂方法
1.1 我國制造型企業生產計劃管理的挑戰和困難
制造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生產制造能力和規模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我國的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生產的高精尖產品不多,產品質量問題依然存在,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都偏低,產業結構也不合理,大多數產業尚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
我國若要實現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就需要制造型企業在生產運營管理能力上產生“質”的飛躍。其中,生產計劃的制訂和管理是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應對客戶各種需求變化對制造型企業的挑戰,以及應該如何解決制造型企業內部生產運營和組織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已經被納入制造型企業的議事日程。
客戶需求的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是制造型企業生產計劃管理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在產品供不應求階段,制造型企業處于支配地位,工廠生產什么產品,客戶就只能購買什么產品,制造型企業一般采用大規模制造的生產方式,按照自己制訂的生產計劃進行生產資源的安排,生產出來的產品很快就可以賣掉,工廠在供銷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F在不同了,絕大多數企業的產品都是供過于求的狀態,隨著生產制造交付能力的提升,制造資源的豐富化和多樣化,客戶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訂單品種變得個性化、多樣化,訂單量也變得越來越小。這種需求的變化和我國絕大多數制造型企業現有的品種少、大批量生產的制造模式產生了嚴重的沖突,是我國制造型企業發展的攔路虎,需要企業下決心從根本上進行全面、系統的改善。
客戶要求的交期越來越短且頻繁調整,是制造型企業生產計劃管理中遇到的又一項挑戰。產品到了供過于求的時代,客戶需求多樣化,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制造資源也很豐富,使得客戶在供銷關系上處于主導地位,在產品質量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對交期的要求也變得更高,即交期更短。隨著客戶需求的變化,訂單的不確定性及其被頻繁調整的情況也越發突出。我國制造型企業生產的提前期普遍很長,產品切換能力一般都較差,這種情形和客戶短交期的要求產生碰撞,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很多制造型企業當天都很難獲知明確的客戶訂單信息,不知道應該怎么制訂明天的生產計劃,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調配安排明天的生產資源,只能按照自己的預測來制訂生產計劃并組織生產。這會對生產組織造成很大的影響,生產管理部門每天都像“打仗”一樣,要應付各種因調整生產計劃而產成的問題,常常忙得焦頭爛額,瀕于崩潰的邊緣。應對這項挑戰對我國制造型企業生產計劃的制訂和內部資源的高效協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外部客戶需求的變化對我國制造業形成挑戰,制造型企業內部的困難也日益凸顯,其中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缺人”,主要體現在不容易招到合適的人員和作業者管理困難。隨著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快速到來,年輕力壯的勞動力市場資源掉頭向下,進入了轉折期?!?0后”對工作收入、勞動負荷和工作環境的要求普遍較高,現在愿意進入工廠當工人的越來越少,很多工廠陷入一直招工還一直缺人的怪圈。而選擇進入工廠成為一名作業者的年輕人,其思想非?;钴S,自主意識很強,不愿意被管束,造成對這些工人的管理難度加大。如何招聘到合格的工人,如何管理好生產線上的作業者,解決“人荒”的困難,是擺在我國制造型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面前的一大難題。
困擾我國制造型企業的另一大難題就是“缺料”。其實,我國制造業的門類是世界上最全的,各種產品的制造資源和能力非常強大,“缺料”并不是真的缺少物料,更多的是供應鏈管理和協同出了問題。作為制造型企業,每天生產計劃的制訂和現場生產組織就像一場“遭遇戰”:車間生產線已經按照生產計劃安排開線了,可生產線需要使用的物料還沒有到達,倉庫人員到處找物料,采購人員忙著打電話催物料,生產線上的作業者因為缺少物料不能作業,只能停工。即使調整了很多次生產計劃,生產效率也非常低,仍然沒有完成生產任務,準時交付更難以保障。究其原因,是供應商隊伍建設和管理,以及倉儲和物流管理業務混亂造成的,這也對生產計劃的制訂和產供協同改善提出了明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