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思維
- (美)布萊恩·戴維·約翰遜
- 1356字
- 2023-09-27 17:35:29
一個未來學家為什么要寫一本勵志書?
實話實說,我從未想過你們將會讀到這么一本書。即使我的工作是展望未來,我也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寫一本勵志書。
我解釋過,我已經做了25年的未來學研究,幫助各種組織展望未來,并預測積極結果和消極結果。然后,我和這些組織合作,去實現(xiàn)積極的未來,避免消極的未來。除了工程師和設計師的身份,我還是大學教授和科幻小說作家。
我為什么要寫一本勵志書呢?這就需要講講另一個故事。
在英特爾公司工作期間,我很幸運,因為我的導師是安迪·布萊恩特。安迪身材高大,平易近人,平日里胡子拉碴,對高爾夫球運動充滿近乎癡迷的熱情。在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之前,他一直擔任首席財務官。當時,我們都在俄勒岡州定居,而英特爾公司的總部設在加州的圣克拉拉。我經常看到他在兩地之間往來通勤,這讓我有機會對他有更多的了解。他經常乘坐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波音737客機的經濟艙,擠在后排中間的座位上。他可是一家年收入2 000億美元的公司的董事長,竟然和普通人一樣乘坐后排的經濟艙上下班,而且對此毫不在意。
在一次指導會議上,安迪問我當初為什么加入英特爾。在加入英特爾之前,我曾在一家小公司設計互動電視的機頂盒。那還是互聯(lián)網發(fā)展早期階段,必須把電話線插到機頂盒的后面才能接入互聯(lián)網。換句話說,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得到去英特爾工作的機會,我興奮異常,因為我的工作覆蓋面將擴大到全世界。我想從根本上改變公司構想、設計和制造芯片的方式,我想創(chuàng)造以人為中心的技術。我希望我的工程師同事們明白,他們不僅是在制造運算速度飛快的計算機,而且是在用這些計算機改變人們的生活——當然希望如此。
當我把這些想法告訴安迪時,他笑著說:“顯然你的標準定得還不夠高,你在英特爾工作的這10年已經完成了這些目標。那么,你接下來的目標是什么呢?”
會議結束后,我沒有直接回到辦公室,而是在龐大的公司園區(qū)散步,仔細思考安迪問我的問題。
我是一個定位明確的未來學家,即所謂的技術未來學家和應用未來學家。技術未來學家的工作不言而喻。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圍繞技術,探討如何利用技術服務社會。就應用而言,我不僅要設想種種可能的未來,還要努力使這些未來成為現(xiàn)實。
但是,我也是一個關心人類的未來學家。我認為,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一切都始于人、終于人。中間可能會涉及很多技術、過程和程序,但它總是從人開始,以人結束。有個記者曾開玩笑說我雖然是技術未來派,但是更關心的是人而不是技術。我把這個玩笑視作最好的贊美。那天,當我在園區(qū)散步、思考下一個人生目標時,我意識到人才是我真正的激情所在。
我思考越多,就越清楚地意識到,下一個人生目標就是從過去7年所做的芯片研究轉移到人身上來。我想從根本上改變人們想象、設計和構建生活的方式。我想幫助人們認識到未來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行動一天天構建而成。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一個道理:只有積極參與,才可以構建自己的未來。絕對不能等待未來主動找上門,更有甚者,讓別人來設計自己的未來。
這就是我這位未來學家撰寫這本勵志書的緣由。對很多人而言,未來就像一個盲點,他們看不到,也無法改變。但事實并非如此,你可以做到從今天開始。希望大家做好準備,踏上探索之旅。我很高興能幫助你們想象、設計和構建你們一直想為自己、子女和社區(qū)創(chuàng)造的未來。如果有足夠多的人共同行動,我們甚至可以改變未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