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0章 “捯”煤餅

169

“捯”煤餅

于是乎,我們三兄弟的“家庭作業”,除了常規的燒飯、割草、喂雞鴨豬羊兔外,就又增加了一個新項目,“制作蜂窩煤餅”。

——“喂”叫“予”。

——“制作蜂窩煤餅”,在新場當地原住民口中叫“捯煤餅”。

把從鎮上的生產資料商店買回來的煤粉,一股腦地倒在自家屋外鋪著磚塊或石塊的墻腳邊。并在煤堆中間留個凹口后向周圍劃拉開,形成一個火山口狀的環形島嶼結構。再向中間的凹口里加入水,用長柄鐵鏟來來回回地攪拌,直至均勻。水不夠了繼續加,類似“和面”一樣。這是制作蜂窩煤餅的第一步。

——“商店”發音“桑滴”。

水加多加少很有講究,全靠攪拌的人自行把控。水放少了,壓出來的煤餅會散架。水加多了,出來的煤餅就成不了形。即使勉強成形了,過不了多久,也會整個癱軟下來,蜂窩洞也堵塞了,圓柱成坨塊了,蜂窩煤餅變煤球疙瘩了,還怎么放進煤球爐子里燒呀。

接下來就是制作蜂窩煤餅的過程了。把“‘捯’煤餅機”這個鐵家伙放到攪拌好的煤堆里,圓鐵柱中間的有孔圓鐵板一受力,自動沿細鐵棒上升,地上的煤渣隨之進入圓柱并擠壓成煤餅。拎起整個鐵家伙,來到同樣鋪著磚石塊的墻腳邊,用腳踩在那塊鐵條上,一邊腳上慢慢使力,一邊雙手同步慢慢向上提,一個圓柱狀的蜂窩煤餅慢慢露出了頭,最終亮相在地面,任其曬透晾干。

——“自動”發音“私動”。

一個做完,緊跟著回去做第二個。如此,做一個,卸一個,循環往復,直到無煤渣可用。

完了,還得用水把地面、制煤餅用過的工具包括“‘捯’煤餅機”全部沖洗干凈。清理不及時、不干凈的話,粘上過煤粉、煤渣的地方、器物,黑乎乎的不僅難看,還會影響下一次的使用。

為啥卸在屋檐下的磚石塊地面上?原因不復雜,卸下的煤餅渾身濕漉漉、軟塌塌,一旦著地就不能挪動了。選在這樣能照見陽光、頂上有遮擋的地方,既方便快速曬干,又避免淋到雨水。

雖然借助了鐵家伙,干這活省去了不少氣力,但歸根到底是需要賣力氣的,主要是時間不短,一場做下來,渾身的腰酸背痛。

——“氣力”叫“神思”。

等蜂窩煤餅干得差不多了,就一個疊一個地搬到灶頭間,再一個疊一個地對齊、碼好。一旦對得不齊,稍有不慎就會整排倒下來,自然少不了煤餅們的粉身碎骨,那還怎么用啊。

——“粉身碎骨”發音“粉身碎刮”。

就算很小心了,意外還是會在事中或事后發生。大人自己碰下來的那就忽略不計了,呵呵。要是被自家小孩無意間走來走去碰下來了,一頓大人送給小孩的體罰就基本免不了了。

——“小心”叫“用心”。

——“體罰”叫“生活”發音“桑罰”。

唉,對小孩而言,沒有冤不冤,只有痛不痛。那時的大人,打自己的小孩好像不太需要理由的,何況有理由的呢?但愿小時候的你沒有過我這樣的“待遇”。

遇到下雨天就糟糕了。煤餅好幾天都曬不干,除了無法用它順利點燃后燒飯菜之外,雨大的話,還會被淋得變形甚至稀爛,半天付出的埋頭苦干算是白忙活了,等到雨過天晴后還得重新來過。

——“糟糕”也可以叫“一塌糊涂”發音“噎塌糊涂”,另外,此處的“糟糕”主要的意思體現在增加額外的麻煩,所以還可以叫“討厭”發音“討移”等。

——“白忙活”叫“白弄一只卵”發音“拔弄噎匝瑞”,有點粗俗哦,呵呵。

——此處的“來過”自然指“辦理”、“操作”之意哦,和“過來”或“到過”沒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当阳市| 长白| 麻阳| 岳阳县| 灵台县| 双辽市| 新龙县| 垣曲县| 文昌市| 大竹县| 正宁县| 洛阳市| 遂平县| 凤庆县| 阿城市| 四会市| 平江县| 启东市| 柘城县| 毕节市| 洞口县| 宝应县| 康保县| 安康市| 阆中市| 清流县| 阿荣旗| 阳原县| 东阿县| 常宁市| 福鼎市| 哈尔滨市| 民勤县| 东源县| 云安县| 绍兴县| 任丘市| 方城县| 沙河市| 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