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飯糍”·“死掉無樣”的煤球爐
- 鄉愁,香稠
- 震話不黃
- 1138字
- 2024-02-07 12:08:57
170
“飯糍”·“死掉無樣”的煤球爐
自從家里有了煤球爐后,燒飯菜的選擇自然多了。我家基本是煮干飯、下面條、燒開水還用土灶頭,煮粥、炒菜就基本交給煤球爐了。
燒干飯為啥還用灶頭呢?原因無他,為只為灶頭能帶給你一份大大的美食福利。對了,就是“鍋巴”!
鍋巴,新場當地原住民親切地叫它為“飯糍”。小時候的鍋巴實在是好東西啊,感覺現在的任何小吃都比不上,還是自己生產、免費供應的呢,太讓人心動加手動再加口動了。
這好吃的“飯糍”,也只有在農家土灶上新鮮出鍋的,才正宗、地道、夠勁。咬在嘴里,如同在吃炒熟的黃豆蠶豆花生米,“嘎嘣脆”,滿口香啊!
我們三兄弟吃完一碗米飯后的規定動作,就是去鍋里鏟上一塊“飯糍”,直接上手就咬起來,和飯吃沒吃飽一點關系也沒有哦。
其實呀,鍋巴這東東,大人也喜歡得不得了。我爺爺就總在清空飯碗里的米粒后招呼我們,“給爺爺盛張‘飯糍’”,唯恐下手晚了,就沒了。
他老人家有時咪完老酒,飯也不吃了,直接來上一碗鍋巴當主食了。哪怕退休多年了,爺爺依舊會對我們神采飛揚著,“爺爺年紀大了,胃倒蠻好,‘飯糍’吃起來一點沒事。”
——“吃起來一點沒事”叫“丘子悠私”、“丘起來歇能”發音“丘起雷歇能”等。
老爺子也確實沒有夸海口、說大話。那時的爺爺早已滿口假牙了,卻照常吃鍋巴、嚼蠶豆、剝花生,胃一點也沒事,感覺比我們小青年的還好呢。
——“說大話”也叫“吹牛皮”發音“刺牛比”、“洋花花”等。
——“嚼蠶豆”叫“呷圓豆”發音“呷悅豆”。
——“剝花生”:吃花生米。
用煤球爐燒飯的話,鍋巴就不要指望了,沒燒出“夾生飯”就謝天謝地了。就是燒菜,也常常讓人心浮氣躁、坐立不安。咋的啦?火力雖均勻,但永遠慢條斯理、不溫不火的節奏。如有急事,想早點吃飯、早點出門,基本是沒指望的。
——“謝天謝地”發音“下體下地”。
——“慢條斯理”發音“邁調斯理”和“不溫不火”發音“勿溫勿服”,都可以叫“死掉無樣”發音“細特無樣”。
當你心急火燎地看到煤球爐里的煤餅在一如既往不急不躁地冒著萎靡不振的火苗,就只剩下郁悶無比地圍著煤球爐打轉了。灶頭上燒的話,這種憋氣、郁悶的等待就不存在了。備足柴火,抽勤風箱,要快就快,要慢則慢,一切盡在掌握中。
——“心急火燎”發音“心結服燎”,也叫“心急火急”發音“心結服結”、“心撥啦早”發音“心撥喇早”、“急吼啦吼”發音“結褐喇褐”、“急火啦火”發音“結服喇服”等。
——“萎靡不振”發音“萎靡勿振”,叫“死脫無樣”發音“細特無樣”、“神志無知”、“神思棄樣”、“蹩腳無樣”發音“比甲無樣”、“癟里癟樣”等等。
當然了,煤球爐的“慢條斯理、不溫不火”正好用來煎中藥。更直觀的是,用上煤球爐后,家里柴火的“出貨”速度就明顯放緩了,也不用擔心柴火這“吃飯根本”沒了會停火斷炊吃不了飯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