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9章 “二十六號”·發票從天而降

128

“二十六號”·發票從天而降

回到“三里長街”,邁過了這個十字路口,面前的老街西側,如雷貫耳的“二十六號”國營百貨商店就在其中。

——“百貨商店”發音“霸服桑滴”。

這家店,看起來不怎么起眼,卻是新場當地人買雨鞋、雨衣、臉盆、毛巾、衣架、席子、蚊帳、板刷、麻繩、提桶、馬桶、痰盂、搓衣板、熱水瓶包括內膽,等等等等日用品的首選地。家里想要添置點什么,大人們必會說上一句,“到26號去望望看。”

——“雨鞋”叫“套鞋”發音“套阿”。

——“雨衣”叫“油衣”。

——“臉盆”叫“面盆”發音“米奔”。

——“衣架”發音“衣嘎”。

——“席子”發音“歇子”。

——“蚊帳”叫“帳子”。

——“板刷”發音“掰澀”。

——“麻繩”發音“魔繩”。

——“提桶”發音“遞洞”。

——“痰盂”叫“痰盂罐”發音“呆盂柜”。

——“搓衣板”叫“汏衣裳掰”。

——“望望看”發音“茫茫窺”:望一望、看一看。

在新場本地老百姓的眼里、口中,“二十六號”里什么都有。從“二十六號”無論買回來什么,都會放一百個心,也從沒有過一絲一毫的疑心。那里,有的就是品種齊全、質量可靠、服務正統。也是啊,那個時候的商店哪有“假冒偽劣”一說呀。

那會兒的“二十六號”,買下東西后結賬的場景很有意思。柜臺的營業員會把已買下的貨品賬單從厚厚的賬本上撕下來,與顧客交付的鈔票疊在一起,舉到頭頂上。那里有一根細鉛絲懸著,鉛絲上掛著一個鐵夾子。店員把單據包裹著錢幣用夾子夾住,手熟練地向上方閣樓的財務室使勁一劃拉。夾子攜著票據、鈔票“呲溜”一聲,似子彈出膛,既快又準地到了正“噼里啪啦”撥打著算盤的財務人員跟前。很快,夾著發票、零錢的鐵夾子麻利地從天而降。柜臺營業員伸手一抓、一拉、一遞,商品連著發票、零錢全部到了顧客手里,這宗生意到此交割完畢。

——“柜臺”發音“柜嘚”。

——“店員”發音“滴悅”。

——“零錢”叫“零頭”:付賬后找回來的余額。

其實呢,商店的名字里是沒有“二十六號”字樣的,只因商店的門牌號是“二十六”而得名。也因為它和每家每戶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久而久之,新場當地的百姓就直接用“二十六號”替代這家鎮上最大型、最權威的日用品專賣店了。好像不去那里,就買不到想要的東西,不是那里買的,就不算買到了似的。即使別處買到了同樣的東西,心里依然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總有一種這次買了不能算數的感覺。

——“專賣店”發音“醉碼滴”。

——“算數”發音“歲素”,叫“作數”發音“造素”。

在新場當地,只要提起“二十六號”,上點年紀的本地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提到“二十六號”沒啥反應的,那這位朋友肯定不是老新場人。

如今呢,那個地方早已幾經變換、幾度更替,不再經營大眾百貨了。好像成了分別經營珠寶、理發、木雕、靈璧石、熱狗、時裝等的大雜燴了,各占一方,各管一攤,早沒了“二十六號”曾經的家喻戶曉、獨樹一幟、不可或缺。

也是啊,從我第一次踏上這條“三里長街”至今,五十年風風雨雨的吹拂、洗刷,又能有幾家店鋪還自始至終“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存在著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定安县| 城口县| 西吉县| 伊金霍洛旗| 行唐县| 揭东县| 铜陵市| 罗山县| 自贡市| 同仁县| 手机| 泾源县| 乌鲁木齐市| 东乡族自治县| 图木舒克市| 寿阳县| 新蔡县| 益阳市| 华坪县| 英山县| 定远县| 连云港市| 沭阳县| 中宁县| 安溪县| 财经| 犍为县| 汾西县| 望谟县| 安化县| 伽师县| 琼中| 周至县| 仙居县| 民勤县| 定陶县| 新竹县| 德州市| 加查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