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0章 “套鞋”·走在鄉間泥水路上

  • 鄉愁,香稠
  • 震話不黃
  • 1498字
  • 2024-02-03 07:29:01

129

“套鞋”·走在鄉間泥水路上

標題看清了吧,是“泥水路”,不是“水泥路”哦。

哪來的水?天上下的雨呀。

我小時候的農村鄉下,所有的路,對,所有的,全部是泥土路,還到處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只要下雨,雨中、雨后,便是一路的大大小小的積水的土坑、洼地,不穿上“二十六號”里買來的雨鞋,就根本沒法上路。當然,穿著最常見的鞋子比如布鞋也能出行,就是出去回來,這鞋子基本廢了,舍不得的呀。

——“積水的土坑、洼地”叫“水待塘”發音“思待塘”?!八贝牡胤剑π蜗蟀?。

光著腳也可以出行,問題是,天氣一旦冷了,就吃不消了。萬一著涼生病,非常犯不著。光著腳板走,還有可能被掉落在路上的銹釘、碎玻璃啥的扎進腳底,那真正叫“倒了‘血’霉”了。

說起這雨鞋啊,瞧著不那么起眼,但在農村,卻是整天和老天爺、老土地打交道的農家少不了的寶貝呢。

下雨天用到它,不但能防止泥水滲進鞋子里,春秋冬三季還保暖。最關鍵的,穿著它走路,腳下不太會打滑。

不下雨呢,也需要。穿上它,可以下到水田打藥水、拔稗草,進到濕地翻泥塊、開水溝,來到河邊撈水草、捉魚蝦、推螺螄……有太多太多的活離不開它。

——“藥水”發音“壓思”。

——“稗草”發音“疤草”。

——“水溝”叫“桑溝”:地里用來排水的小溝、淺溝。

——“推螺螄”叫“搪螺螄”發音“搪露螄”:用類似簸箕狀、裝有長柄的網兜從河里撈螺螄。

那時,多數農家日子不富裕,雨鞋自然做不到每人一雙。大人要下地勞動、養家糊口,當然優先使用了,小孩子只能乖乖讓路。

要知道,那會兒能穿著雨鞋上學,也是很讓同學們羨慕加嫉妒,“低頭”率高著呢。

我家寒酸,就是大人也沒有一人一雙的,只好輪著穿。

就這么著,我們三兄弟遇到下雨天上學的話,只要天氣不是特別冷,就干脆挽起褲腿、手拎鞋子襪子,光著腳出門了。

——“襪子”叫“么子”。

泥土路干巴巴時,除了起起伏伏,倒沒其他毛病。下過雨,或是低洼處積滿水了,那就糟透了。

——“積滿水”發音“積美思”,叫“汪水”發音“汪思”:水積得滿滿的都要溢出來了。

此刻的泥土路已是稀巴爛,成了名副其實的“爛泥路”。泥濘,打滑,泥漿還無孔不入。穿著布鞋走的話,濺得鞋面、褲管全是“星星點點”。腳底因為流入了泥水甚至稀泥,特別的滑溜,每挪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還不如光腳走呢。

雖說是泥土路,畢竟踩踏得太久了,有些路面竟硬得堅如磐石。雨水一淋,周邊泥水一劃拉,打滑起來格外厲害。別說光腳了,就是穿著鞋子,踩在上面,也會搖搖晃晃。一不小心站立不穩,就會來個“屁股蹲”、“嘴啃泥”,狼狽得很呢。

——此處的“厲害”可以叫“結棍”、“著力”發音“撒烈”、“扎棍”等。

有時為了節省所謂的時間,我們還會不走尋常路,直接對角線從地的這頭抄近路走到那頭,自然免不了遭到正在地里干活的叔叔阿姨們的好一陣數落。我們已走在農田的中央了,哪還回頭啊,只得加快奔跑的頻率。速度一快,步子就亂了、沒個準了,原本通過我們小心翼翼走動可以避開被踩踏的秧苗就此遭了殃,身后很快傳來一陣呵斥聲。

——“抄近路”叫“抄撒高”、“穿撒高”等。

如此這般放學回到家,早上出門時還算干凈的褲子,已經是“泥”跡斑斑、不成樣了。鞋子更是不堪入目,鞋面成大花臉不說,鞋底還死死地粘著厚厚一層乃至幾層泥巴,不拿鐮刀切割,或干脆穿著這雙“厚底”鞋在家前石有棱角的邊沿上磨蹭,是很難分身的。好多次因為走得急,連上衣也未能幸免,“碩果累累”啊。

——“泥巴”也可以叫“爛泥”。

媽媽第一時間看到了,只剩下苦笑,連忙招呼我們快點換掉。這些憑空多出來的臟衣臟褲臟鞋臟襪子,又夠她忙活一陣子了。

——“連忙”叫“急忙”發音“結忙”、“急里忙東”發音“結里忙東”、“急急忙忙”發音“結結忙忙”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格尔木市| 常德市| 石泉县| 台山市| 额济纳旗| 霍林郭勒市| 政和县| 闸北区| 苗栗县| 双桥区| 邓州市| 罗江县| 广宗县| 莱州市| 监利县| 旌德县| 兴义市| 英吉沙县| 北票市| 肇东市| 胶州市| 丹阳市| 将乐县| 抚州市| 黄冈市| 高雄市| 大理市| 上杭县| 云林县| 珠海市| 宝山区| 霍城县| 株洲县| 项城市| 北流市| 萨迦县| 绥德县| 阿巴嘎旗| 杭锦后旗|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