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世界的科學家:生物學家的發現
- 果麥編 瞻云撰文
- 671字
- 2023-09-27 10:53:04
1500年前的經典,卻是這個時代的枷鎖
雖然此時的歐洲已經度過了中世紀的漫長黑夜,迎來了科學的黎明曙光,但近代醫學才剛剛起步,隨處可見從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原始而愚昧的治療方案,放血療法便是其中之一。
從古希臘開始,人們便相信放血可以排毒,從而治療各類疾病。放血療法流傳了2000多年,到了18世紀末,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依舊在采用放血療法治療感冒,他的病逝甚至可能與此有關。
在16世紀末,哈維母親請來的民間醫生,幾乎只會放血療法。雖然哈維在兩年時間里受盡放血療法的折磨,但他對流出的血液卻產生了深刻的思考:血液為什么能不停地流出來?它在體內又是怎樣流動的?
公元前300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血管中充滿空氣,但后來解剖學創始人赫羅菲拉斯發現了動脈和靜脈的存在。公元2世紀,蓋倫指出血管中流動的是血液,并提出血液流動的理論。
雖然蓋倫對血液的認識更為系統,但他認為血液運動是在各種“元氣”推動下形成的潮汐式漲落。當消化吸收后的營養進入肝臟后,會被添加“自然靈氣”,轉化成靜脈血。一部分靜脈血會被輸送到身體各處,然后被徹底吸收;另一部分靜脈血會進入右心室,通過心隔間的無數小孔到達左心室,同時通過肺部排出廢氣,并獲得生命靈氣,轉化成紅色的動脈血,運送到身體各處;還有一部分靜脈血則進入大腦,產生“動物靈氣”,通過神經系統流遍全身。

蓋倫的血液運動系統想象圖
蓋倫學說沒有循環的概念,不僅左右心室相同,就連血液也是源源不斷地產生,然后被機體源源不斷地吸收。
從蓋倫學說中,哈維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后來,哈維獲得了劍橋大學的文學學士,開始國外游歷,逐漸堅定了自己從醫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