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元和文化精神與五大詩人的政治悲劇

很少有人否認,在有唐一代,元和時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期。此一時期中,政治上相對開明,軍事上相繼削平了幾大藩鎮,思想意識領域諸家并存而儒學復興,文學創作中出現了對后世影響甚大的古文運動和新樂府運動,所有這些,使得一時間聲勢煊赫,人情振奮,很有點史家艷稱的“中興”氣象。

也很少有人否認,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劉禹錫(772—842)、白居易(772—846)、元稹(779—831)是貞元、元和之際舉足輕重的五大詩人。盡管他們在文學創作中或偏于詩,或重于文,取得的成就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毫無差異,那就是他們最初都是以政治家的面目活躍在歷史舞臺上,舉凡此一時期的政治、軍事、哲學、思想等大都與他們有緣,只是當政治家做不成時,他們才將部分或全部精力投諸文學創作,為自己在當時和后世贏得了一頂文學家的桂冠。

然而,卻很少有人真正注意并研究過這樣一個問題,即恰恰是從貞元末到頗有興盛氣象的元和時期,這五大詩人均遭貶謫,而且他們的被貶,大多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有的名為量移,卻官雖進而地益遠,在程度上更甚于貶謫。從而在此一時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貶謫文人群體。

打開史書,有關五大詩人貶謫、量移的一條線索便清晰地呈現出來。

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韓愈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為幸臣所忌,自監察御史貶連州陽山令。

永貞元年(805)九月,柳宗元、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集團革除弊政,遭宦官集團和新舊勢力聯合打擊,自禮部員外郎、屯田員外郎貶邵州刺史、連州刺史;十一月,再貶永州司馬、朗州司馬。

同年歲末,韓愈自陽山令量移江陵法曹參軍。

元和元年(806)九月,元稹因支持裴度等人密疏論權幸,觸怒宰相,自左拾遺貶授河南尉。

元和二年(807)春夏間,韓愈為爭先者所構,自國子博士分司東都。

元和四年(809)六月,元稹因劾奏故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違制擅賦,為其黨排擠,自監察御史分務東臺。

元和五年(810)三月,元稹因奏攝房式不法事并得罪宦官,自東臺監察御史貶江陵府士曹參軍。

元和六年(811)十一、十二月間,韓愈因上疏理華陰令柳澗事,自職方郎中下遷國子博士。

元和十年(815)三月,元、柳、劉諸人甫自貶所詔還復遷遠州:元稹出為通州司馬;柳宗元、劉禹錫出為柳州刺史、連州刺史。

同年八月,白居易因上疏論武元衡被盜殺事,為宰相和忌之者所惡,自太子左贊善大夫貶江表刺史,復貶為江州司馬。

元和十一年(816)五月,韓愈因主用兵淮西為執政不喜,自中書舍人降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白居易遠移忠州刺史;元稹移虢州長史。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韓愈上表切諫唐憲宗不應佞佛,觸怒龍顏,自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十月,量移袁州刺史。

上述五人之被貶被遷,在短短十七年內即達二十一次之多(1),若與此前同類事件相比,則次數之頻繁、時間之集中、程度之嚴重,都遠有過之。更為重要的是,其遭貶之性質極為近似,即都是因正道直行,開罪權貴,不應貶而貶的負向貶謫。

既然韓、柳、劉、元、白皆因正道直行而在不長的時間內多次被貶,那么,這其中是否具有某種必然性?它與該時期的文化精神有無內在關聯?

回答是肯定的。

所謂文化精神,乃是一時代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學諸方面本質特征的綜合體現,而這諸方面的特征又無疑與推動、創造并使其定型的人的自覺意志和精神風貌緊密相關。也就是說,文化主體的特質決定了該時代各類文化的特質,而在各類文化的特質中亦不乏文化主體特質的顯現。因此,對時代文化精神的探討,與其從文化各分類的特質著手,不如兼顧此各類特質而徑從文化主體的特質著手為宜。

更進一步,一個時代的文化是由該時代的人共同創造的,但在這些創造文化的人中,統治者和知識分子因其與文化主流更多直接關聯,故所占地位較為重要;而在知識分子中,那些社會地位較高、影響力較大的杰出人物所起的作用就尤為突出,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正是他們與統治者一起,影響著一個時代的文化方向。

綜觀歷史,一個文化繁榮的時代,必定造就一批與之相應的杰出士人,而當這批士人退出歷史舞臺之后,此一時代亦往往宣告結束。這只要看看張說、張九齡、賀知章、王維、李白、高適、杜甫等人之于盛唐的開元、天寶,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二程、蘇軾、黃庭堅等人之于北宋的熙寧、元祐,便可以得到證實了。具體到貞元、元和之際,情形亦復如此。很難設想,假若沒有特定的時代文化氣氛,那么此一時期能否出現諸如王叔文、裴垍、李絳、裴度和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這樣的特立獨行之士?同樣難以設想的是,如果沒有這樣一批踔厲風發的杰出士人,那么元和時期的歷史還會不會像現在這樣展現在我們面前?如果此一時期的歷史改變了模樣,那么與之緊相關聯的文化精神是否也將隨之改變?

問題還在于,我們要探討的不單單是元和文化精神;在探討此一精神的同時,我們更注重對元和五大詩人貶謫原因的考察。當然,一兩個杰出士人被貶謫,往往帶有較大的偶然性,恐怕很難說它與時代文化精神一定有關,但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是,此一時期被貶之士并非一二,而是一個群體,此一群體在貶謫前又確曾站在時代的前列大呼猛進,產生過相當大的社會影響,這就很難說他們的所作所為與時代文化精神無關,而他們的被貶不是一種必然性的產物了。

基于上述原因,我們有理由認定,在考察五大詩人之貶時,應將著眼點放在元和文化精神的探討上,而在探討元和文化精神時,應以當時杰出士人,尤其是五大詩人的思想性格、文化創造和精神風貌為主,同時兼顧現實社會的重要問題和君主的政治態度,庶幾得出較為正確的結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肇州县| 准格尔旗| 西城区| 毕节市| 壶关县| 常熟市| 阿巴嘎旗| 和顺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沂源县| 临武县| 南澳县| 获嘉县| 云浮市| 横峰县| 定兴县| 上蔡县| 霍邱县| 肃宁县| 石嘴山市| 吉首市| 莎车县| 松原市| 开阳县| 仁怀市| 赞皇县| 乾安县| 长寿区| 靖江市| 炎陵县| 环江| 鄱阳县| 德州市| 夹江县| 乐都县| 白城市| 长治县| 浦江县| 武隆县| 浦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