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命之方:名醫解讀李東垣脾胃論(套裝上下冊)
- 羅大倫
- 22字
- 2023-08-16 14:25:41
02 學《脾胃論》,知道怎么把一日三餐吃得有價值
補土(脾)派理念:很多病都是脾胃虛導致的
張元素、李東垣、羅天益師徒看病的時候,都特別重視脾胃。后來他們形成了易水學派,也叫補土派、補脾派。為什么會形成這個學派呢?就是因為他們發現脾胃太重要了。
很多稀奇古怪的疾病,比如有的發熱的病,看著是外感,但最后發現,好像都跟脾胃有點關系——都是脾胃虛導致的。
在治療方面,他們發現如果能從補脾入手,把脾胃調好,讓清氣升濁氣降,讓脾胃吸收營養物質,向全身運化營養,讓四肢百骸得到營養的滋養,那么病人的身體就能恢復健康。
所以,他們就想出了一個特別好的思路——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補脾胃。
李東垣補脾胃的思路很多,也很有意思,比如說怎么讓清氣往上升,怎么讓廢氣往下降,這個非常講究。
方子也很多,這些方子的思想匯集起來,最后形成補土派,也就是補脾胃。
補土派又被稱為醫中王道,是什么意思呢?
過去管理國家的王道是什么呢?有人說,打、殺,天天強兵!這不是最好的方法,仁愛、仁慈才是最好的辦法。中國古代,比如老子、孟子的時期,就形成了這種思想。讓老百姓吃上飯,生活好,以這種方法治國,才能治好。其他國家的人一看,老百姓吃飯吃得那么好,那么富裕,就來歸附,老百姓都奔這來。仁者無敵,這就是孟子所強調的王道。
補脾胃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想方法攻邪,把邪氣趕出去,可您如果餓肚子,身體臟腑沒有營養物質,氣血都不足,外邪還會再來。所以,攻邪的方法只能用一時,真正持久地讓身體健康要靠補脾胃,把氣血補足,最后身體才能自己抵抗外邪。所以大家稱補脾胃為醫中王道。
李東垣的補土學派,對后世的影響特別大,可以說他們開辟了中醫的一片天地,是中醫非常重要的根基,幾乎每一個成名成家的中醫,思想里都有這個學派的影子。比如說張錫純,我們統計,張錫純治病用懷山藥用得特別多。為什么呢?因為它能補脾胃。所以他的思想里面也有李東垣的影子。
那李東垣的思想從哪來的呢?
李東垣師徒,以及最早的師父張元素,他們所用的方子,思想都是來自《黃帝內經》,從《黃帝內經》里面找根據,然后自己擴展。后來他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最后落地,出了很多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