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理財十三課
- 馬永諳
- 1625字
- 2024-03-28 20:11:46
二、“平成流浪漢”的悲劇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1.國內家庭收入狀況
一個家庭的收入,無非有兩個來源:工資收入和工資之外的收入。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工資之外的收入主要就是理財收入——工資賺到本金,理財“錦上添花”。
我國大部分家庭目前還是以工資收入為主,在城鎮(zhèn)居民的家庭收入中,工資收入占比達60.35%(如圖1-2所示)。

圖1-2 中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來源比例
我們的工資收入在過去這些年增速很快。從2000年至2013年的14年間,城鎮(zhèn)職工人均工資的漲幅,每年都在10.00%以上,最高時增速甚至接近20.00%(如圖1-3所示)。

圖1-3 2000—2013年中國城鎮(zhèn)職工工資收入增速(%)
2013年之后,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新口徑的收入數(shù)據(jù),能明顯看出來,2014年之后的城鎮(zhèn)職工工資收入出現(xiàn)持續(xù)下滑的情況,不再有兩位數(shù)的增速,目前大約維持在8.00%左右。國內家庭收入整體進入增速減緩階段(如圖1-4所示)。

圖1-4 2014年3月至2018年9月國內工資收入增速(%)
2.國內GDP高增速階段已經成為“過去式”
有些人會覺得,這種工資增速下滑只是暫時現(xiàn)象,未來還可能漲回來。會不會漲回來呢?其實,工資增速和經濟增長速度密切相關。從下面這張圖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工資增速與咱們的GDP增速基本上是一致的。GDP增速高則工資增速快,反之則慢(如圖1-5所示)。

圖1-5 2000—2018年中國城鎮(zhèn)職工工資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對比
不光中國如此,全世界都如此。其實道理很簡單:沒有經濟增長,哪兒來的錢漲工資呢?(如圖1-6、1-7所示)

圖1-6 1997—2017年主要國家工資收入增速(%)

圖1-7 1997—2017年主要國家GDP增速(%)
所以,工資增速能不能回來,主要得看經濟增速能不能回到過去兩位數(shù)的增長節(jié)奏。
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大多數(shù)時候都在經濟高速增長中度過。在我們的記憶中,經濟增速盡管短期會有波動,但很快就能回來。經濟高速增長、環(huán)境日新月異,隔幾年回頭看過去的生活、收入,甚至周邊環(huán)境,都會覺得變化非常大。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快速的變化(如圖1-8、圖1-9所示)。

圖1-8 浦東三十年前與今天對比

圖1-9 農村過去與現(xiàn)在對比
但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高速增長絕不是常態(tài)。緩慢發(fā)展,甚至是發(fā)展停滯,才是社會的常態(tài)。中國過去這些年的增長,之所以叫奇跡,就是因為它并不普遍,更不可能長久地持續(xù)下去。
東亞的幾個國家,從日本開始,其次是韓國,然后是中國,在“二戰(zhàn)”之后都經歷了高速增長期,我們來看一看這種增長的過程。
日本戰(zhàn)后經濟恢復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的,借助朝鮮戰(zhàn)爭的“東風”開始高速增長,高速增長期(兩位數(shù)的增長)延續(xù)了25年左右;之后進入中速增長期(年增速5%~10%),又維持了15年左右;此后進入低速增長或停滯期,至今已經快30年(如圖1-10所示)。

圖1-10 1955—2020年日本GDP增速(%)
1961年,樸正熙通過軍事政變上臺,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經濟開始加速增長。由于體量略小,韓國經濟增速一直不是很穩(wěn)定,不過大致維持在兩位數(shù)左右的高速增長,即所謂“漢江奇跡”。這種情況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一直延續(xù)至90年代中后期,接近30年,之后轉入中速增長10余年,近10年也已經進入低速增長或停滯期(如圖1-11所示)。

圖1-11 1960—2020年韓國GDP增速(%)
這其實就是后發(fā)增長型國家普遍經歷的一個過程:高速追趕—低速追趕—追上之后的停滯與調整—成為成熟發(fā)達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日本、韓國這兩個東亞國家很相似(如圖1-12所示)。

圖1-12 1980—2020年中國GDP增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兩位數(shù)高速增長期已持續(xù)了接近30年,從2011年開始進入中速增長期,目前也已經有10年左右,我們不知道中速增長期會延續(xù)多久,何時進入低速增長期。中國與日本、韓國的不同之處在于,中國經濟體量龐大,遠超過日本和韓國這兩個經濟體,當經濟增長激發(fā)內需之后,龐大的內部市場可能會延緩低速或停滯的進程,但是我們的經濟增長從高速階段進入中低速階段應該是不可避免的。
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工資收入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會不會走日本的老路,出現(xiàn)中國式的“平成流浪漢”呢?這個答案不確定,但是我們必須敲響警鐘,增加危機意識,因為“平成流浪漢”的悲劇距離我們真的并不遙遠,就看我們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