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帶動作用有限

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是實現長期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但對于深度貧困地區、邊疆貧困地區,以及特殊困難群體,無論是產業扶貧還是就業扶貧都存在帶動作用有限的問題。

1.扶貧投入產出效率低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實施周期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國家在貧困地區交通設施方面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部在貧困地區公路建設方面累計投入了超過7000億元車購稅資金,支持建設了7.5萬多千米國省道和44萬多千米農村公路。但是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出行難”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而且早期建成的公路以“通”為主,建設標準低,不達標路段急需提升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和危橋改造等工程也十分迫切[1]。由于深度貧困地區多處于偏遠山區,即使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依然嚴峻。物流成本偏高的問題無法根除,導致外銷的農產品售價偏高。由于產業投入產出效率低,企業和私人資本不愿意入駐,因此當地產業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缺乏足夠的資金,形成了惡性循環。

2.發展內生動力不足

如表1-7所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每年都有大量增加,近幾年更是達到每年200億元的增幅。國家在扶貧事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貧困地區的產業從無到有,但在扶貧工作的后期階段,僅靠資金投入遠遠無法達到貧困地區持續發展的目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缺乏內生動力是阻礙脫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的一大難題。目前仍未脫貧的人群除了因殘致貧、因病致貧和老年貧困外,大多存在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表1-7 2001—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 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各年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計劃。

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財政撥入很多資金,以及直接對貧困戶進行補貼,助長了一些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降低了貧困戶自主脫貧致富的信念。其次,現實的客觀因素也不容忽視。民族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自然條件差、產業發展條件先天不足,不少產業是靠著國家的專項補貼堅持下來的,當后續資金撤離,如何實現持續盈利是很大問題。另外,因為信息不對等、市場調研不完備、專業知識欠缺等因素,貧困戶承擔了較大的農業經營風險,很可能遭遇失敗,打擊了一部分貧困戶的積極性。

3.部分深度貧困地區電商產業發展滯后

電商產業的發展在近幾年為貧困地區產品的銷售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很多企業、組織、個人都借助電商平臺“愛心助農”,為貧困地區的產品銷售提供了渠道和促銷手段。但是,深度貧困地區農村的電商產業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電商扶貧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首先,農村電商發展狀況與農村貧困狀況相互影響。貧困地區電商規模普遍較小,減貧效應短期內難以充分釋放。電商扶貧項目落地實施,需要經歷地方產業培育、企業集聚、互聯網導入、項目平臺搭建、示范帶動及農戶參與的過程。貧困地區導入電商并不困難,但一個地區特色產業的形成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實現“從無到有、有中生優”的迭代演化,需要較長的、反復的實踐探索[2]

其次,電商產業發展帶動農戶脫貧作用弱,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尚未有效建立。一些電商企業下鄉意愿強烈,主要體現在工業品下鄉、拉動農村消費,但促進農戶增收和建立農戶生計的作用較小。并且在實踐過程中,聯合機制的缺失讓農戶承擔了一定的風險。電商平臺憑借其主導地位,有時候會將風險轉移至農戶。同時,一個鄉村的電商扶貧項目或平臺有限,企業經營不善時,貧困農戶會遭受較大損失。

4.就業扶貧面臨較多困難

由于土地生產率有限,貧困地區普遍存在農村就業不足的現象,許多農戶選擇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各級政府也積極鼓勵貧困戶從事非農工作,鼓勵他們外出尋找就業機會,但就業扶貧面臨較多困難。

首先,民族地區貧困群體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青壯年勞動力知識水平普遍較低,大多從事技術水平要求不高的體力勞動。知識水平不高導致學習能力偏弱,尤其是40~50歲的人員由于知識、技能基本固化,技能培訓工作的效果不太理想。其次,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薄弱,技能培訓與當地就業崗位的匹配度不是很高。最后,貧困地區就業渠道狹窄、信息閉塞,貧困戶認識和了解其他崗位的渠道有限,在當前的疫情沖擊下,更加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集安市| 古蔺县| 济南市| 惠东县| 仪征市| 周至县| 封丘县| 德阳市| 星座| 谢通门县| 临泉县| 林口县| 临高县| 侯马市| 翁牛特旗| 桃园市| 哈密市| 贺州市| 建阳市| 胶南市| 甘孜县| 东莞市| 监利县| 凤凰县| 广丰县| 雷山县| 白银市| 罗甸县| 高邮市| 喜德县| 绥芬河市| 芮城县| 黑龙江省| 马龙县| 科技| 永昌县| 楚雄市| 仁布县| 怀集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