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合理的收益預期

在上一節我們了解到,單純靠出賣時間是很難不斷提升自己的財務等級的。我們的時間總是有限的,同時我們的個人能力到了一定的階段也越來越難提升,這些都會成為我們收入增長的瓶頸。

投資可以有效規避這個缺點,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投資體系后,只需要不斷復制,就可以讓錢去賺錢,而不是出售自己的時間賺錢。投資的優勢在于復利的積累,拿本金100萬元為例,假設年化收益率為15%,賺到第一個100萬元需要5年、第二個100萬元需要3年、第三個100萬元需要2年,第四個100萬元只需要1年多,第五個100萬元不到1年。隨著時間的增加,每賺一個100萬元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雖然賺100萬元的速度越來越快,但上面這段描述可能不會特別吸引人,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拿得出100萬元進入股市,即使拿得出,10年后才能享受復利的威力。可能有人會想問,如果我只有10萬元本金呢,5年才賺10萬元,有什么意義?這一節我們就來分享合理的收益預期為什么重要。

大家來股市顯然都希望獲得更高的收益,能每月甚至每周都賺15%當然最好,誰不想快速致富呢?那么追求快速致富能不能行得通?為什么知名的投資大師往往年化收益率又不是那么驚人呢?

一、認清現實

我們大部分人要早起工作,甚至還要加班,也許周末都不能休息,每天工作又那么累,但收入不是很高,看到喜歡的東西也舍不得買,所以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對改變現狀有一些期待。

一旦我們接觸了股市,這里流傳著很多暴富的“神話”,有很多人在講如何每天抓一個漲停板,如何一年獲得十倍收益,這些正好迎合了我們想改變現狀的心態,于是就心動了。我們心中對改變現狀充滿了期待,所以我們也更愿意相信那些能暴富的“神話”是正確的。

另一方面的現實是,有公開業績證明的投資記錄中,國外的優秀投資人,如本杰明·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約翰·聶夫、彼得·林奇、大衛·史文森、喬治·索羅斯、詹姆斯·西蒙斯,他們的投資風格有所不同,但同樣是做到了長期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就成了世界頂尖的投資人。國內也有行業統計,從業超過10年的基金經理中,在10年間能做到年化收益率15%以上,就可以排到國內前20名。

也就是說,無論看國外還是看國內數據,這個行業的標桿長期也只有20%的年化收益率,對于我們普通人,沒有他們的天賦,也沒有優秀的團隊支持,這件事會更加不容易。

讀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不對啊,我就是看到有人一年賺了好幾倍。股市有“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難”的說法。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運氣好一次,抓到一只牛股是可能的。一個幸運兒的背后有成千上萬失敗的人,一個人隨便買買就能買到一只暴漲的股票也不可能每天出現。我們先不討論不了解的企業是否能夠耐心持有,每天都買到暴漲的企業,這樣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同時,在股市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股市的收益率也沒我們想象得那么高。買彩票的話,你可能真的幸運一次就解決了問題,但在股市買個翻倍股就不容易了,拿幾十萬元博幾十萬元,這樣的風險收益比顯然不合適。一次幸運不足以改變命運,長期幸運又不可能,所以靠運氣賺的錢,往往又會靠實力虧回去。

這個市場上為什么總是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高收益“神話”呢?

首先,即使完全不懂股市隨便瞎買,也有可能買到連續上漲的股票,幾億股民每天都會有幸運兒出現實屬正常。人都是有虛榮心的,好運的一次肯定更愿意告訴別人,但背后失敗的很多次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當我們要把投資當作自己的事業,就不能只考慮成為幸運兒的喜悅,還要考慮自己不是那個幸運兒時該怎么辦。

其次,這個市場還有很多人不是靠投資收益賺錢的。他們更愿意宣傳一些“神話”收益吸引我們入市,我們想靠投資賺錢,他們想靠我們的入群費賺錢。如果我們有100萬元本金,不需要期待每天一個漲停,只要每月能達到10%的收益率,1年之后會變成300多萬元,5年之后會變成300多億元,10年之后這筆資金會變成9萬多億元。現實中,我們可以從福布斯排行榜上看到20%年化收益率的巴菲特,卻看不到號稱每天抓漲停身家達萬億元的人。抓漲停的大神們沒有出現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卻出現在互聯網上,身家幾萬億元卻期望去賺取我們幾百元、幾千元的入群費。

最后,即使這些傳奇故事真的存在,我們也要知道這為什么叫傳奇,因為幾億人就出了一個才叫傳奇,我們不能用全部的心血去押注自己就是幾億人中的第二人。

在股市,我們每一次投資決策都是拿自己的真金白銀埋單,盲目交易一定會虧光本金。在股市最主要的失敗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對這個市場有不合理的預期,總期望自己前二三十年的財務狀況,快速在股市得到改變,從而去做一些求快但面臨高風險的事情。但我們很少去想,為什么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我們,到了股市就會變得不再普通。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那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敢于面對現實,從而有合理預期和合理規劃的那天,讓我們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而是我們不合理的期待。”

二、別等失去后才珍惜

我在公開寫投資分享的這幾年,經常會收到這一類問題反饋:入市初期自己是打算配置一些穩健的資產,然后把股市作為一個工作之余資產穩步升值的地方,隨著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野心也不斷膨脹,操作也開始頻繁激進。最終的結果是虧了不少錢,也認識到了錯誤,想重新選擇保守的投資。但糾結的地方在于,因為前期虧得太多,選擇保守回本期太長不甘心,繼續高風險投資又做不到,非常糾結。

人生就是這樣,我們往往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剛開始期望一年能賺10%就滿意了,等賺了10%,又想要賺20%、30%、50%。抑或剛開始覺得少放點錢就行,稍微嘗到點甜頭就會覺得有一分錢不放到股市都會不舒服。隨著欲望不斷膨脹,最終有一天達到自己無法承受的邊緣。

股市的殘酷在于,我們犯下一個錯誤,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彌補。10萬元虧損到5萬元,只需要下跌50%,但5萬元漲回10萬元,就需要100%的上漲。如果虧損80%,就需要上漲500%才能回本。更重要的是,在大幅虧損之后,我們是很難做到心態平和的。再犯一兩次錯誤,我們前半生的積蓄基本上就付之東流。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難免患得患失。繼續快又不敢,選擇慢又著急,并且即使選擇了慢,也不意味著就不會犯錯。我們總是犯了大錯以后才開始意識到錯誤,但在擁有的時候,我們卻總是謎之自信。

三、知足才能常樂

我們常常有一種錯覺,自己的錢少必須要追求高收益,但實際上股市不會因為誰錢少就讓著誰,錢少選擇高風險一樣會虧光,錢少意味著承擔風險的能力更差。我們覺得錢少就應該追求高收益,是因為自己覺得一定要暴富。但如果我們拿著十萬元本金就能年賺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元,這件事如果這么簡單,那還有人去上班嗎?又或者我們有什么天賦異稟的優勢,就是能超越眾人呢?

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先把投資當成一種理財的手段,別動不動就想一年十倍之類的事情。先讓自己的財務狀況更好一些,哪怕每年多10%的收益,難道不是相比過去自己的一種進步嗎?你和同事工資一樣,但是通過理財,每年多賺了一兩萬元,用這筆錢帶家人旅游了一次,買了一件自己喜歡的物品,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行動上我們爭取做到最好,心態上不盲目樂觀。自知且坦然,才是一個投資者最好的狀態。

在股市,我們最先想的往往是能獲得多少收益,但實際上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不損失本金。先做到不虧損,才有資格參與市場。把投資作為理財的一部分,過好現有的生活,做好現有的工作,有合理的收益預期,然后通過復利慢慢改變我們的財務等級。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這才是我們大部分人應該追求的人生。

有收入,還能有一些閑錢參與投資,這樣的生活已經很不錯了。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什么值得我們用現在的幸福生活去賭,止語是上等智慧,止心是上等律己,大部分的后悔不已都是因為一個“貪”字。一旦有了合理的收益預期,自然就不會去做高風險的事情,心態也會平和很多,這個時候投資的難度也會瞬間下降。高勝率、可復制,穩定賺錢,才是股市的長贏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克什克腾旗| 辽阳市| 桦南县| 和平县| 正蓝旗| 花莲市| 淮安市| 河池市| 札达县| 柘荣县| 淮阳县| 仪陇县| 雷波县| 佛坪县| 临城县| 新建县| 乾安县| 长治县| 怀来县| 德保县| 安乡县| 潢川县| 永吉县| 甘德县| 大足县| 平陆县| 化州市| 抚顺市| 昭觉县| 台东县| 芜湖市| 盐津县| 德安县| 遂平县| 隆德县| 涞源县| 莆田市| 三原县| 滁州市|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