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丁在賓館陪客時,意外地遇到了二十年不見的中學同學阿三。更讓吳小丁意外的是,這家伙居然成了市里的“外商”。
難得一見,當晚,阿三和吳小丁相約在賓館酒吧敘舊。
吳小丁清楚地記得,阿三當年的學習成績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最后為了不影響縣里的升學率,在學校的好言相勸之下,連高考都沒有參加。中學畢業后,阿三不像其他落榜同學籌備著“回爐”復讀,而是義無反顧南下廣東加入了打工族。那時,大家都覺得阿三算是早早失敗了,可現在,人家分明很成功啊。
阿三成功的經驗是什么?沒聊上幾句,吳小丁就迫切地想解開這個謎。
阿三輕松地笑了笑。他說,我從一個私人小作坊的打工者走到今天,最大的體會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沒想那么多,就是用錢開路,結果還真辦成了。
有這么簡單?吳小丁很不相信。他認為,這個世界,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絕不會是萬能的。很多問題,光靠錢肯定解決不了。
阿三呵呵笑道,沒有你想的那么復雜,我的招數就這么簡單。
阿三舉例說,比如,早年,他有了點積蓄之后,開始自己創業,辦了一家小型印刷廠,專門生產“釣漁”“中嘩”等牌子的撲克。生意倒是不錯,可后來,“有關部門”找上門來,阿三以為麻煩大了,這幾年算是白干了——人在外地,什么關系也沒有,不罰個傾家蕩產才怪。無奈之下,抱著且把死馬當活馬醫的心理,他拎了一袋鈔票去找為首的小隊長。萬事開頭難,起初,人家也不怎么答理,可他并不放棄,幾個回合下來,居然成了。后來,他的印刷廠不但沒關門,還拓展了不少業務,而那幾個來自“有關部門”的伙計,成了他在那個城市的第一批吃公家飯的朋友。
吳小丁大笑:原來,那些“釣漁”“中嘩”撲克是你這小子創造發明的呀,我們在酒店玩撲克時,經常玩了半天才發現手上的撲克不是“釣魚”是“釣漁”,不是“中華”是“中嘩”!你小子臉皮真夠厚的,膽子真夠大的,一個外地人,竟然敢向不認識的人跑關系。
阿三又舉例說,比如,后來,房地產熱起來了,自己本來不懂這行,也沒這個資本,可是經不住幾個朋友一慫恿,便拎了一包錢去找銀行,再依這個法子跑有關部門,就這樣搞下了一大塊地皮。沒過多久,遇上房價發瘋,項目還沒來得及動工,光是地皮就增值好幾倍了。等到房子賣完,不得不狠狠地發了一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少不了交上了一大把有實力的朋友。
吳小丁感慨道:連這種從沒碰過的事也被你整出大名堂了,你小子真是堅韌不拔,換了我,早就知難而退了。
阿三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這種事,多跑幾次,就輕車熟路、馬到成功了。通過這一下,自己有了雄厚的資本,辦起事來就方便多了。從此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事業越做越大,終于殺回老家,做了一名備受官員尊重的“外商”。
吳小丁嘆道:人生之路雖然漫長,關鍵也就是那么幾步——這話簡直就是你的生動寫照啊!走出了這么兩步,就夠你一輩子爽了。
阿三打個哈哈,趁興又說,同陌生人打交道,首先不要有心理障礙,怕個啥!人心都是肉長的,即使找那些平時很嚴肅的官員,也不用緊張,他們和誰都可能有仇,但不會和鈔票有仇。伸手不打笑面人,當官不打送禮的,多跑幾次,他們還是愿意和你談的。
阿三深刻地總結道:有了利益關系,沒關系也變得有關系。事情就這么簡單!
吳小丁聽了阿三一席話,恍如隔世,不禁為自己以前那些天真的想法發笑了。比如,自己請別人幫了個忙,總覺得把內心的感謝之情物質化了會辱沒人家的清名,于是繼續“君子之交淡如水”;別人托自己辦某件事情,總覺得有“原則”在那里擋道,鈔票是邁不過去的,于是反而勸說人家偃旗息鼓。阿三是老同學,他沒必要對自己說謊,看來,那種事情,真的是這么回事?
不過,不管怎么說,吳小丁倒沒有學習阿三的意思。吳小丁覺得,在生活沒有把自己逼到那一步時,他還是不愿意委屈自己。因為比阿三多讀了幾年書,被舊書給洗了腦,所以,他心里還是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更重要。另一方面,吳小丁又想,會不會是阿三的運氣太好,沒有遇上被人拒絕的情況?也許,這世上還是有人不吃阿三這一套,不過暫時沒被他碰上罷了?
2012年6月8日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