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閶闔重開(三)饑鷹 飽虎 功獒

  • 弘光月明
  • 燕雨禾
  • 4122字
  • 2025-04-24 23:47:03

史可法和高弘圖對視一眼,兩人均欲言又止,但還是強自憋了下去,對著朱由崧長揖道:

“臣等遵旨。”

朱由崧點了點頭,坐回了龍椅,接著對史可法言道:

“西漢東漢有羽林郎,曹魏有虎豹騎,隋唐有千牛備身、千牛衛(wèi),兩宋有殿前司,前元有怯薛衛(wèi)。

“朕亦要組建一支親軍,你從京營、操江營抽調(diào)三千健勇,交由莊子固將軍統(tǒng)領(lǐng)。”

“如今設二十六衛(wèi)親軍難免過于繁雜。

“不如這樣吧。”

朱由崧轉(zhuǎn)過腦袋對著身后的莊子固言道:

“莊子固,即日起命你為禁衛(wèi)提督。

“以你本部人馬為核心,去和史大人再從京營再挑三千人,組建禁軍。

“宮城的治安便交給你了。”

“末將遵旨!”

莊子固本來只是個參將,如今直接升為了只有勛貴才能干的禁衛(wèi)提督。

歷朝歷代君主的親衛(wèi)首領(lǐng)都是一等一的愛將近臣。

曹操的中領(lǐng)軍中護軍是曹真曹休,劉備的領(lǐng)軍將軍便是趙云。

金聲桓在一旁看皇帝任命自己的參將為禁衛(wèi)提督,不禁眼熱了起來,他都能當禁軍首領(lǐng),那自己豈不是......

組建親軍的事,朱由崧自打穿過來就開始籌謀了。

試問誰不想擁有一支只聽自己調(diào)遣的軍隊。

只是一開始自己手下心腹就只有一個皮匠常應俊,此人忠勇自不必說,可惜并無將領(lǐng)才能。

至于士卒,那也是一道難題。

原來福王的親衛(wèi)不是在洛陽折損,就是在懷慶成了劉芳亮的俘虜。

自二月初到二月中,自己便與潞王形影不離,潞府的護衛(wèi)將領(lǐng),畢竟是別人的手下。

在沛縣附近結(jié)識了金聲桓,幾番經(jīng)營,軟硬兼施,到底是讓金聲桓投靠了自己。

可金聲桓首先是投機而來,這便頗令人忌憚;此外,金聲桓是路振飛的下屬,他手底下的淮安士卒恐怕也難以徹底信任。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幾個月來,即使有機會能得到幾個士卒,但自己畢竟是奔著皇帝位置去的。

原本福王名聲就夠臭了,弄不好私建親軍成了留度群臣拿捏自己的把柄,惹得一身騷。

朱由崧心里比誰都清楚,在登上皇位之前,必須謹慎再謹慎。

不過,現(xiàn)在自己穩(wěn)坐龍椅,距離清軍南下還有一年時間。

這段時間足夠處理好朝廷中的紛紛擾擾,整頓清楚南直隸附近的小山頭小派系。

眼下親衛(wèi)將領(lǐng)也已經(jīng)物色好了。

太監(jiān)韓贊周雖是閹人,但是他經(jīng)驗豐富,忠心耿耿,在所謂東林清流中亦頗受好評。

由韓大監(jiān)在軍中溝通機要,再由忠勇異常、以死報國的莊子固和熟讀兵法、恭謙溫良胡茂禎親自督領(lǐng),這便牢靠得多。

莊子固目前算是自己的親信,胡茂禎則跟高杰走得近。

這二人性格互補,兼之能聯(lián)絡高杰。

自己以國士待之,這二人能不效死?

至于兵源嘛......

京營附近撐死就能抽出三千人了,所缺部分還得從北邊諸將和諸藩護衛(wèi)中抽調(diào)。

跟自己最久的金聲桓倒是不能當作親衛(wèi)統(tǒng)領(lǐng)。

天下廣大,征途漫漫,兼之此人頗有才能,把他留在自己身邊聽用,那真是有些屈才了。

想到此處,朱由崧重新坐穩(wěn)了龍椅,袍袖一揮,點了點頭:

“好了,現(xiàn)在閣部銓敘、天下錢糧兩件大事都已經(jīng)議論出個眉目了,諸卿還有其他要事上奏嗎?”

忻城伯趙之龍拽了拽魏國公徐弘基的衣袖,小聲言道:

“魏國公,咱們這些開國勛貴、領(lǐng)兵將領(lǐng)全都指望著您呢,再不說陛下要退朝了!”

徐弘基回頭掃視一眼,看到了身后的功勛們對自己投來的熾熱目光,這才提了提衣袖,出班言道:

“陛下,老臣徐弘基有事要奏!”

功勛和武將終于要說話了,朱由崧對著徐弘基點了點頭:

“魏國公有話但說無妨。”

史可法、顧錫疇、姜曰廣等人的視線也瞄向了徐弘基。

明朝留都的事務,由兵部尚書、守備太監(jiān)和守備功勛負責。

三人雖然名義上都有權(quán)力,實則兵部尚書權(quán)力最大,是臣權(quán)在南京的代表;

守備太監(jiān)則是皇帝家臣,是皇權(quán)在南京的話事人。

因此功勛們的地位就很尷尬。

公爵遇到韓公公尚坐在陪坐,守備功勛趙之龍不過是個伯爵,只是在理論上有點權(quán)力,實際上跟韓、史二人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因此看到功勛竟出班奏事,文官們難免有些詫異。

這大明朝廷難道沒人了?

我等讀書人尚未出口,什么時候輪到勛貴說話了?

幾名六科給事中蠢蠢欲動,已經(jīng)做好了彈劾的準備。

徐弘基出班,鄭重言道:

“臣聞國祚興衰,系于民心;社稷存亡,決于廟算。

“陛下承天命于板蕩之際,繼大統(tǒng)于危亡之間。

“臣敢以殘軀效犬馬之忠,伏乞陛下深察太祖勵精圖治之成,慎行五事以定乾坤:

“其一固民心,當效太祖“寬農(nóng)養(yǎng)民”之政。

“一者輕江南重賦,罷苛捐雜稅若,嚴抑豪強兼并,使耕者有其田;

“二者疏河道、修堤防、治黃淮,免水旱釀流民之禍;

“三者復社學、鄉(xiāng)約,導百姓知忠孝廉恥。

“李賊破京,正因民疲賦重、餓殍塞道,陛下若施此策,民心既附,賊寇自潰。

“其二擇首輔。

“首輔者,外廷之綱也!

“路巡撫有張居正之剛毅、楊廷和之謀斷,必能匡扶社稷,臣不贅述!

“其三選名將。

“一者宜嚴核軍功,禁虛報冒領(lǐng);

“二者足糧餉、恤士卒;

“三者文武調(diào)和,以防安祿山、吳三桂之患。

“袁崇煥磔死、盧象昇孤軍殉國,此皆自毀長城,陛下圣明,定不會復蹈。

“其四議戰(zhàn)守。

“廟算貴乎因勢,然兵者兇器,必量國力而行。

“五征漠北雖揚天威,亦耗空府庫;朝鮮之役雖勝,卻伏遼東建州之患。

“本朝當聯(lián)蒙古殘部、羈縻土司,行“俺答封貢”之策,使夷狄相攻,中國得修戰(zhàn)備。

“其五嚴賞罰,法行則令信。

“太祖酬徐達、常遇春以公爵,此圣王馭下之道也!

“今陛下踐祚,宜重賞死節(jié)之士。

“靖南伯太子太師黃得功、寧南伯太子少保左良玉、山東總兵太子太師劉澤清、都督徐州諸軍事高杰、徐州總兵金聲桓等將盡為大明有功之臣,依臣之見,應該下旨賞賜,以嘉忠臣!

“此五事猶五指向心,握則成拳,分則骨碎。

“今南都雖偏安,若陛下能行五事,練江淮之兵,倚朝臣之忠,則闖賊可逐、建虜可拒,中興非不可期。

“臣老朽殘年,惟望陛下速斷,臣雖萬死無恨!”

朱由崧聽明白了,這五條是南京城中的勛貴們給自己的建議。

其中前四條看起來冠冕堂皇,似是頗為緊要,其實都是廢話。

徐弘基最想說的還是最后一條,陛下,是時候賞賜從龍之臣了!

魏國公徐弘基本來是立潞大員,但史可法失勢后,登時反水。

不過此人倒是一心向明,其子于南京襲爵投靠滿清后。

年紀蒼蒼的徐弘基尚組織游勇反抗?jié)M清,以身殉國。

史可法等人的臉色不免難看,知道功勛靠不住,沒想到這么靠不住。

朝廷商討封爵的事,武將歸兵部,文臣歸吏部,最后實際執(zhí)行是禮部。

因為時間匆忙,三部尚未議出結(jié)果,本來想等早朝后再行議論,然后跟皇帝上個折子暗中討論。

沒想到如今三部長官均在此,本無權(quán)勢只有虛名的功勛竟當眾急著效忠。

朱由崧看了看史可法、顧錫疇、張慎言等人,知道他們現(xiàn)在還沒有討論出對從龍之臣的封賞,便幽幽出聲道:

“孤以為,魏國公所言甚是。

“立首輔、固民心事已議畢,選名將、議戰(zhàn)和日后再議,至于明賞罰么...

“諸卿有何見解吶?”

忻城伯趙之龍剛踏出半步,吏部左侍郎張慎言卻搶先一步,將趙之龍擠了回去。

張大人臉上毫無波瀾,跟沒事人一樣,淡定言道:

“啟稟陛下,文臣賞賜、任職乃吏部本職。

“臣以為原蘇松巡撫祁彪佳自在徐州輔佐高杰以來,功勞顯著。

“他于徐州勸課農(nóng)桑、興修水利,蜚聲徐淮。

“且祁大人曾在多地任職,深諳民情,老練強干。

“臣以為當擢祁彪佳為右斂都御史巡撫河南、徐州二地。

“以此職輔弼高都督,二人權(quán)責更加明晰。

“湖廣巡撫何騰蛟忠貞愛民,代天巡狩,能調(diào)和諸事,臣以為應加授其太子少保,以彰其勛。

“福建巡撫張肯堂志慮忠純,一心為國,臣以為應加授其太子少保。

“九江總督袁繼咸位高權(quán)重,職責重要,臣以為應授其太子少師。

“至于哪些武將該賞,賞什么,是兵部史、呂二位大人的事。

“或者......或者等到路大人歸朝議政時再行加封,臣不敢僭越。”

朱由崧真想給張慎言拍幾下手。

什么叫游刃有余,什么叫收放自如,什么叫察言觀色?

如今大明江山中,勢力最大的三家軍閥分別是左良玉、鄭芝龍和高杰。

功勛們希望借助賞賜從龍之臣的機會,讓皇帝重視武將,然后功勛再順勢而起。

但在實際賞賜武將的操作中,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左、鄭、高三人。

可是這三人的性格又豈是善與之輩?

左良玉如饑鷹,坐斷荊楚,窺視四方,覬覦田野;

鄭芝龍似飽虎,富可敵國,山水相隔,自守桃園;

高杰類功獒,精于算計,步步為營,跬步漸進。

這三人到底聽不聽朝廷差遣呢?

歸根結(jié)底就在于朝廷能否處理好其野心與實力的關(guān)系。

大明的這點余暉到底能不能照到三位大爺,很難說。

必須得拿捏得當,即不能太軟,又不能太硬。

更糟糕的是,萬一弄不好,鄭、左、高三人可能還會朝大明燃著的最后一點余燼上撒尿......

張慎言舉薦的幾人均是與這三人頗有淵源的各地巡撫。

而且關(guān)鍵的是,這幾人還竟都是天下聞名的正人君子。

日后這幾個文臣再怎么加銜,哪怕入閣拜相,三公三孤,也不會背叛朝廷;

但是武將就不好說了,高杰尚在掌控之中,可是左良玉和鄭芝龍該如何處置呢?

別人相互舉薦難免遭受同僚非議,或許難合皇帝心意。

但在張大人這里,一切都是那么若合符節(jié),順理成章。

原本功勛是讓封賞武將,結(jié)果張大人順水推舟給幾個文官加了銜,直接順勢收割了一波人情。

功勛們面面相覷,盡皆睜大眼瞪著張慎言,這波悶虧可真是不吃不行,吃了又憋屈!

并且,張大人也是“以身涉險”,沒有顧左右而言他,而是盡到了本職,最終卻順利地將皮球踢給了兵部和禮部。

莫說我張某避事,我舉薦的可都是各地險要之處的總督巡撫!

史可法等人看張慎言的眼神都變了,你他媽怎么這么精明?

朱由崧見張慎言雖有收割人情之嫌,但是舉薦的都是正人,便點頭道:

“不知張大人舉薦的這幾人,諸位有何異議否?”

張肯堂、何騰蛟、袁繼咸比大多數(shù)朝臣都耿直,而且還在戰(zhàn)略要地任職,更重要的是,還事關(guān)接下來的幾個大軍閥的處置。

誰敢提意見?

你若敢提,那你倒是舉薦幾個可用之人來。

眾臣對視幾眼之后,盡皆言道:

“臣等無異議!”

朱由崧對顧錫疇言道:

“顧大人,這事你看著辦了。”

“臣遵旨!”

張慎言是爽了,史可法卻難了。

朱由崧看向了史可法:

“史大人,你說說當今眾武將應如何封賞?”

史可法和兵部當然討論過這件大事,只不過他們不知道朱由崧的心理價位,議了幾天也沒有議出個結(jié)果。

賞賜低了怕皇帝不高興,賞賜高了更怕皇帝不高興。

尤其是崇禎皇帝病急亂投醫(yī),闖賊鬧得越兇,賞罰便越是混亂。

黃得功、劉澤清等人都加到太子太師了,還能怎么加?

再往上難道要讓他們當太師?

那是不是他們上朝的時候還得搬幾把椅子來,放在龍椅旁邊?

簡直荒唐!

史可法咽了口唾沫,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寧南伯左良玉率百萬之眾鎮(zhèn)守武昌,護佑江南,有不世之功,應升爵寧南侯。

“靖南伯黃得功勇猛異常,軍功卓著,應升爵為靖南侯。

“其余將領(lǐng),臣,臣愿聽陛下之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察隅县| 稷山县| 昌平区| 崇义县| 类乌齐县| 齐河县| 宣威市| 崇阳县| 达州市| 贡嘎县| 银川市| 安新县| 东城区| 武山县| 凉山| 清河县| 和田市| 长顺县| 康定县| 赤壁市| 顺平县| 松潘县| 泰安市| 康平县| 都兰县| 三台县| 登封市| 乌恰县| 吕梁市| 苗栗县| 尼木县| 龙泉市| 久治县| 灵璧县| 马龙县| 视频| 安丘市| 柘城县| 隆林|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