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石罅米

“石罅米”的“罅”字,不應該照字典讀作虛訝切,而應該讀作“喇”音,這原是廣東俗音,不知應作何字,姑以“罅”字代之。

假如幾粒米落在石罅之中,和泥土混在一起,你有什么辦法拾它起來呢? 如果罅淺,你還可以照著整天帶著一把掃帚一只垃圾?? 掃米的孩子一樣,從罅里掃出來湊足六兩四,否則這一粒粒的珍珠就像落在大海里一樣,你只好望洋興嘆了。

可是你嘆猶未已,隔壁踱過一只雞來,走到石罅旁邊,側轉頭來看了一眼,提起一只爪來,遲疑了一下,用爪抓了兩下,接著就俯倒頭去,篤篤篤幾聲,一下子就把米啄完了。

所以,石罅米,只有雞吃得著。

有些人實在“皇帝褲襠穿”得緊要,荷包終日捏得緊緊的,像上海佬所謂“鐵公雞”一樣,任憑你打也好,罵也好,軟也好,硬也好,要想拔他一根汗毛,萬萬也不能。這些人雖則有著大把軍票,叫你看了眼紅,可是你如果想撈卻大不易,就像藏在石罅里的米一樣,只好使人望洋興嘆的。

可是這些人卻也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春秋戰國時齊宣王的老毛病: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平時用一個銅仙也要打三五次算盤,買一雙襪子也要講幾個鐘頭價跑十幾家店鋪的,一見了花枝招展的女人,可就心腸軟了,神魂迷了,手頭松了。像陳大畫師所畫的那樣,那個有三天沒有吃飯,家中有八十歲的老母的乞丐,跟他走了幾條街,請他布施一個斗零買碗粥吃,一邊卻把一大疊軍票塞到那身邊的女人手里去,卻什么都滿口答應,奉承之不暇,這個人可十足是“石罅米”的代表呢!

可是有人要問我了: 石罅米之不易食,猶之孤寒種的錢難以撈得,譬喻是很確當的,不過為什么要用雞來指女人? 你又沒有說明那是雞!這話差不多難倒了我。以雞指女人,大家都說慣了,可是來歷是怎樣的卻甚難考出。大概以其肉既香且嫩,食之有味吧? 這和“藕”,“魚”,上海佬的“蟹”等指女人同一道理。可是又有一說,說“雞”字是“妓”字的變音,雞者妓女也,稚妓稱“雞仔”,新拜房的妓女稱“新雞”,艇妓稱“水雞”,推而廣之,把婦女統稱為雞,可是總含有一種非正經女子良家婦人的意思,并非普天下女子不分皂白皆得以雞呼之也。

話不要扯開去了。總而言之,“石罅米”是一種孤寒而兼咸濕的人,平時邊個都咬唔入,只有碰到女人才充闊佬肯用錢也。

(載《大眾日報》,一九四三年四月十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望城县| 永康市| 商丘市| 大理市| 西乌| 常州市| 工布江达县| 东港市| 哈尔滨市| 黄石市| 江油市| 淮滨县| 万载县| 房山区| 永康市| 额济纳旗| 深州市| 马尔康县| 四会市| 长寿区| 孝感市| 许昌市| 漠河县| 中西区| 白水县| 雅江县| 堆龙德庆县| 镇赉县| 林州市| 阿坝县| 定南县| 呼和浩特市| 临西县| 泰宁县| 迭部县| 开平市| 鹤壁市| 石柱| 湖州市|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