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際溝通的本質

我們剛剛提到,每一次的溝通都存有關系向度,想象一下你最近和收銀員的簡單對話。是友善的還是冷漠的?是從容的還是匆忙的?不論是上述哪種情況,你們所交流的信息都創造并反映了某種關系。在更有意義的關系中,溝通是獨特而微妙的,也可以說是更個人化的。因此,將我們與他人的溝通視為從非個人化到個人化的連續性流動是非常有幫助的(見圖1-2)。

圖1-2 從非個人化到個人化的溝通過程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互動都是相對客觀的,但更有意義的溝通是我們主要關系的特征。正如本書所討論的,人際溝通是一種以獨特性、相互依賴、自我表露和內在獎勵為特征的互動。讓我們研究一下這個定義的每個組成部分。

人際溝通的特征

以下四個特征可以幫助我們辨認個人化溝通和非個人化溝通的差異。

·第一個特征是獨特性。社會規則和儀式支配著非個人化溝通,而特定關系的性質和歷史則塑造著個人化溝通。例如,對一個朋友你可能會善意地挖苦對方,但對另一個朋友你則必須謹言慎行,避免冒犯。思考一下你是如何與最親近的人交流的,你就會意識到每一種關系都擁有屬于它自己的特殊的語言、習俗和模式。溝通專家將其稱為關系文化。

·第二個特征是相互依賴。高度的個人化溝通表明,伙伴的命運是相連的。在非個人化溝通的關系中,例如,和你素昧平生的餐廳服務員,你也許可以不理會對方的憤怒、喜悅、興奮或沮喪,但在個人化溝通中,如果他是你的密友,對方的生活就會影響你。

·第三個特征是自我表露。在非個人化溝通中,我們很少透露自己的信息,但在個人化溝通中,我們會經常分享重要的想法和感受。這通常反映了我們彼此之間的舒適度。這并不意味著所有高度個人化的溝通都是充滿溫暖、互相關懷,或者暗示所有自我表露都是正向的,完全有可能表露負面的個人信息:“我真的很討厭你這樣做!”但請注意,你可能只會對和你具有親密關系的人說這句話。

·第四個特征是內在獎勵。在以非個人化溝通為特征的關系中,溝通者尋求外在的獎勵,通常與溝通的對象無關。你在課堂上聽教授講課,或是跟二手車的潛在買家交談,只是為了實現目標,不是為了跟他們經營人際關系。相比之下,你會愿意花時間在高度個人化的溝通上,如朋友或愛人,因為你知道這能夠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對你來說,在一起談論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發展你們的關系。

相對而言,人與人的互動很少是高度的個人化溝通。即便關系向度的溝通非常稀缺,但它仍然在我們的人際關系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與貢獻。關系向度的溝通就和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一樣珍貴,因為稀有而特別。甚至在親密關系中,這種情況都是非常少見的。相比而言,我們日常的溝通就顯得平淡無奇。在第10章中,我們將重點學習親密關系中的人際溝通。

大眾傳播

閱讀完剛剛概述的特征后,你可能會認為人際溝通是一種私人的而不是公開的交流。例如,許多人不愿意向大眾自我表露,因為一段關系與數百人進行分享,就不會再感覺到特別。就這一點來說,我們很容易將人際溝通視為只發生在私人的、一對一關系中的事情。

但是社交媒體的出現讓這種想法發生了一些變化。事實上,當你在朋友圈發布“我聽說你找到新工作了,恭喜!”的消息時,這既是個人的也是公開的。這條信息是寫給你朋友的,但是其他人也會看到和評論。你在發布的時候可能已經想到了這些,否則,你會發私信或電子郵件。同樣,許多博主和他們的粉絲互動,創造了一種社區感。這種一對多發送的媒介信息通常被歸類為“大眾傳播”,但這個標簽并沒有捕捉到針對大量受眾傳遞個人信息的本質。

為了澄清一些公共信息的個人性質,傳播學學者奧沙利文和卡爾(Carr),給我們提供了新標簽。大眾傳播的特征是跨越大眾和私人界限的互動。圖1-3列舉了一些這樣的交叉及其使用的渠道。很容易看出大眾傳播如何增強人際關系的獨特性、相互依賴、自我表露和內在獎勵。

圖1-3 大眾傳播、個人傳播和大眾個人傳播的案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呼玛县| 增城市| 大城县| 吉林省| 吐鲁番市| 洮南市| 九龙城区| 沁阳市| 太白县| 吴旗县| 施甸县| 新郑市| 新干县| 类乌齐县| 奉新县| 丹棱县| 安岳县| 定安县| 玛多县| 扎兰屯市| 德江县| 青阳县| 枝江市| 广河县| 土默特左旗| 华宁县| 永平县| 鹤庆县| 灵宝市| 淮北市| 边坝县| 新巴尔虎左旗| 勐海县| 长治市| 绍兴县| 集贤县| 泰安市| 肇源县| 台南市|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