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掉戀愛腦:戰勝情感依賴,找回獨立自我
- (法)西爾維·田納本
- 3034字
- 2023-07-31 17:43:18
完美主義的陷阱
無法做好所有事是可恥和屈辱的。完美,是一個許多接受治療的患者都難以摒棄的理想。這類患者認為,如果自己不完美,人們就可能不喜歡甚至拋棄他們。他們會覺得辜負了父母,或至少讓父母失望了。他們(很久以來一直)被禁止擁有犯錯的權利,或者需要為錯誤付出昂貴的代價。正是出于這種擔心,對某些人來說甚至是恐懼,他們被迫走上了通往虛幻的完美之路。稍有不慎,這條路就會變成一條充滿嘲笑、蔑視和責難的路。那他們美好的形象會變成什么樣呢?如何才能重新獲得他人的信任、重視和尊敬呢?完美理想帶來的持續壓力讓他們脖子拉傷、雙肩僵硬、腰酸背痛、睡眠混亂,但那又怎么樣呢?這種“理想病”約束著他們的行為。它專橫而苛刻,使他們處于極端成癮的狀態,并避免他們陷入因失敗或錯誤而引發的抑郁。
夏洛特剛滿40歲,作為一名公司經理和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她的生活就像一股“龍卷風”。她是個工作狂,要操心員工的福利,并為此傾盡全力,但這并不妨礙她努力成為一個“完美母親”。她對孩子非常投入,同時也是“完美主婦”和“完美伴侶”。她和丈夫一起生活了7年,而丈夫有嚴重的成癮行為。
“我曾是一個被生活優待的小女孩,我害怕付出代價。即使這種恐懼有時讓我無法動彈,我還是努力做到最好,以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人。的確,我必須承擔一切,但我特別不希望任何人同情我。畢竟,我要受苦才能成功,不是嗎?我必須最大限度地利用我所得到的一切。我面臨的唯一困難是和丈夫的關系,他有時很有魅力,但大多數時候他都在批評我。他說我不是一個好母親,沒有好好照顧家庭,他覺得我對員工太好了。我竭盡全力,卻永遠無法指望他。我不會因為他酗酒而責怪他,我只是不想讓孩子們在他狀態不佳時看到他。也許我不夠善解人意,也許我對他要求太多,他在各方面都給了我很大的壓力,但是我真的盡力了……我唯一的社交場所便是職場,我遇到很多似乎挺喜歡我的人,這真好。我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我總是被有嚴重精神創傷的人所吸引……
“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盡管我覺得自己已經盡力處理好了一切,就像小時候在家里一樣。我曾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孩子,一個沒惹過麻煩的少女,但家人總是取笑我,因為我有強迫癥,我每天至少要洗三次澡,大家都覺得這很可笑。我的母親甚至讓我分攤水費。我一直生活在‘內部緊急狀態’中,有時只是為了讓大家都開心……”
“只有完美才能給我帶來生活所需的愛和認可”,這是病態情感依賴者的信念。這樣的理想不會給予他們許可,只會加強禁忌感和加重義務,無論是在外表、行為還是在語言上。他們的情感生活被封閉起來,他們必須對自己的感受保持沉默。他們被允許表達的,只有取悅他人的喜悅、成功后的滿足和在對方痛苦時感受到的悲傷,因為只有他人的情緒才是重要的。這些病態情感依賴者就像染上葉子顏色的變色龍,為他人的幸福而高興,為他人的不幸而難過,無論如何他們都是這樣想的,但他們的完美理想已經把他們自己與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割裂了。他們看起來脾氣平和,符合他們認為的別人對他們的期望。實際上當談及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只會滿足于讓他人快樂,或者能夠幫助他人獲取幸福感。
另一種病態情感依賴癥狀更隱蔽。那些大聲宣稱自己不需要任何人,而且很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的人一般屬于這種類型。他們有時能很好地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以至于有人會指責他們自私或以自我為中心。如果有人診斷他們有情感依賴癥,他們會大為不解,并矢口否認。他們并非一味地尋求愛或認可,而是非常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愿望。通常,他們過著單身生活,享受著舒適和自由。當他們戀愛時,在最初的激情散去之后,他們很快就體驗到窒息的感覺。他們覺得壓抑,好像隨著時間的推移,伴侶漸漸束縛了他們。一段時間后,他們將難以忍受這種情況,最終關系破裂。有一種描述雖然浪漫,但很適合他們:“我內心至少有兩個女人,一個在迷失與絕望中覺得自己快要溺水了;另一個就好像是在舞臺上,隱藏了自己的軟弱、無力和絕望的真實情緒,示人以微笑、活力、好奇、熱情和關注?!?/p>
38歲的弗洛朗斯的案例是這樣的:“我差點墜入愛河,是筆直地墜入,但某種求生本能拯救了我的生命和我的心。我喜歡這個人,我很愛玩,所以我決定要和他開心地玩。我唯一要面臨的難題是如何不會引火燒身,如何使自己免受新的傷痛。
“我們過了河,像年輕人一樣在河岸上親吻。是的,我喜歡他(小心,不要做不可逆的決定)。我們肌膚緊貼,有灼燒感,它并不持久,也不會持久,時間轉瞬即逝。
“很快,我們將不得不拒絕、躲避和說不。我們不想越過神圣的河流,為了不受太重的傷。很快,非常快,越來越快地,我的春天將嘗到夏天的味道。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它很復雜,我選擇那些闖入我的生活并因此擾亂我的男人,認為他們就是我想要的。
“從肌膚的細膩味道到風吹雨打的傷痕……它給了我精美的文字、美好的回憶和疲憊的明天。我非常清楚如何扮演一個不依戀并保持距離的女孩角色,那就是給自己規定一個安全距離。但有時,我越發覺得自己失敗了。我變得動搖、躊躇著,但感覺內心深處有新的東西在萌發,它或許能支撐我,能讓太陽在下雨天散發光芒。有時,在我內心深處,我覺得一個故事正在誕生,但我仍然保持冷靜,我不想聽到自己走在碎玻璃鋪成的地毯上吱吱作響。我始終昂首挺胸,不顧一切?!?/p>
大多數時間,這些女性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自主性和獨立性,并且絕不消沉。然而,她們在愛情生活中卻不斷地分手,她們害怕做出承諾。弗洛朗斯一直害怕承諾,她形容自己“要求高且太急躁”?!拔冶3志嚯x以保護自己。我總是退而求其次,害怕受傷。而我最害怕的是以‘尋覓愛情的女人’的身份與人約會,我不希望男人對我有這種看法。我不愿男人發現我不完美的缺點。我的青春期經歷加劇了我的內疚和自我貶低情緒。我父母把他們的愛情搞得一團糟,我看到母親受了那么多罪,以至于我害怕愛情。然而,有時我又會夢想有一個愛我、保護我的男人。我多希望母親告訴我她相信并愛我,因為我是我;我希望父親告訴我他認為我很聰明……”女性對“完全”獨立的強烈渴望會讓她們在尋求愛情時倍感不安,她們四處碰壁,迷失方向。戀愛時,她們經常對(在她們眼中)低質量的愛情交流感到失望和沮喪,她們寧愿保持沉默,對朋友也選擇閉口不談。
36歲的安娜貝勒說:“青春期結束后,我一直非常害怕愛上誰,害怕在愛意柔情中迷失自我,害怕暴露自己,害怕脆弱感。盡管如此,我還是不喜歡獨居,我幾乎每天晚上都出去與男男女女見面,甚至有一段時間我擔心自己社交成癮。然而在白天,我沉默寡言,相當陰沉,且讓人難以接近……”
那么,為什么我們要對這些人談論病態情感依賴呢?她們自主、負責、非常善于照顧自己、絕不離群索居并且顯然不害怕孤獨,究其原因在于她們的童年。她們無法表達任何欲望,更不要提滿足欲望了。她們“被允許”的想法、思想和感受很有限,她們的父母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專橫,阻礙了她們個性的發展,以至于她們很難將親密與愛、承諾與真實的愛聯系起來。對方的要求往往被視為侵擾,愛意的表達被視為阻礙其獨立的障礙。她們極力捍衛獨立,不惜以孤獨為代價。為此,她們經歷了一場特別痛苦的內心掙扎,在愛與被愛的渴望與來之不易的獨立之間搖擺不定。她們避免表達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避免提出要求,擔心那樣會暴露自己,并且要承擔自己的脆弱性。
她們常常滿足于“表面”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感官快樂幾乎就是全部。然而,在內心深處,她們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只會“愛上”那些無暇陪伴她們的人,為什么自己總是“第二位的”,為什么自己總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