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經皆心學:宋濂哲學與浙東學術
- 劉玉敏
- 930字
- 2023-08-03 17:30:32
第二節 宋濂的部分交游
如果從南宋滅亡、南北統一算起,元朝國祚不過90年。宋濂生活于元朝中后期,與南宋末至元中期的很多思想家、文學家都有交集。入明前,他一直手不釋卷,自先秦諸子百家之書至當時出版文集,他都悉心研究并閱覽,并為大量的文集作序。他40歲時便已文名遠揚,一生交友無數。其文集中提到的人名達1000多個,對各學派的傳承和現狀、前輩的學行和特點可謂了若指掌。孔子曰:“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師友之間互相砥礪,激勵啟迪,是宋濂學問不斷精進淵博的動力之一。
關于其交游情況,按研究的先后順序,陳葛滿《宋濂交游考——與師長交游部分》具體考察了宋濂與老師們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包廷藻、聞人夢吉、方麒、吳萊、柳貫、黃溍。王春南《宋濂評傳》則提到了包廷藻、張繼之、聞人夢吉、吳萊、黃溍、柳貫、韓性、歐陽玄、朱震亨,不過行文略顯簡略
。陳玉東《宋濂交游及文學思想考論》則分師長、同門、友人三部分,對宋濂的主要人際交往進行了考證論述。師長方面,論文提到了吳萊、黃溍、柳貫、陳樵、歐陽玄;同門則提到了胡翰、王袆、戴良;友人部分,則有千巖元長禪師、鄭氏義門、劉基、楊維楨。與前兩位先生所論有交叉的人物,在資料和思想的提供和分析上,更詳盡了一些
。陳昌云《宋濂文學新論》主要對宋濂的“文學”交游進行了分析,對宋濂文集中提到的文人,按生活年代和地域進行了詳細劃分。“前代”文人有危素、余闕、胡助、歐陽玄、陳樵,“越詩派”有蘇伯衡、胡衡、張孟兼、林溫、許元,“吳詩派”有楊維楨、高啟,“江右文人”有劉崧、陳謨、劉于、劉永之,“閩詩派”有張以寧、林弼,“嶺南詩人”有孫蕡、王佐,“高僧羽客”有千巖禪師、詩僧來復、日僧范堂令儀、全室禪師、張正常,與朱元璋也有詩詞唱和,“學生”則有方孝孺、朱標、黃昶
。考證論述不可謂不細致,足見作者對宋濂文集鉆研之細,讓我們對當時江南一帶的文學發展狀況有了較全面的了解。此外,魏青《劉基與宋濂》一文詳細論述了二人的交往,比較了二人的思想特點
。
以上研究無疑為我們了解宋濂的“朋友圈”打開了一扇門,尤其是對宋濂的師長,研究已頗為詳盡。本文擬在上述學者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對尚未提及的幾位思想家——也是對宋濂思想有影響的人物,略加論述,以期使宋濂的思想背景和交游研究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