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心理學:引爆產品的7個文案心法
- 汪吉等
- 1066字
- 2023-12-12 20:12:44
第1章 你認識“我”嗎
認識你自己吧。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
思維真的是限制我們的一堵墻嗎?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墻的另一邊。
——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作者
廣告背后存在著一種哲學,它來自古老的觀察: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兩個人,他自己和他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
——威廉·費瑟,美國作家
“用幫寶適,讓媽媽睡個好覺?!?/span>
這句文案,你覺得怎么樣?
1961年,寶潔做出了全新首創的一次性嬰兒紙尿褲產品:幫寶適。紙尿褲的誕生,解放了成千上萬為洗尿布而頭疼的媽媽,這個產品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項發明之一。
在幫寶適正式推向美國市場前,寶潔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發現新媽媽有一個痛點:晚上睡不好覺,甚至導致產后抑郁。為什么呢?因為嬰兒尿床后會哭鬧,新媽媽就得起來哄孩子,即便是爸爸媽媽輪流照顧嬰兒,時間長了也吃不消。
從生理學角度看,痛點是人體柔軟脆弱的部位,按壓觸碰或者刺激之后就會感覺到痛。
在消費心理學中,痛點是指客戶迫切需要滿足,而市場不能充分滿足的需求。這之間形成的落差和不滿,在客戶心智中聚成一個點,引發負面情緒。
于是,幫寶適最初的廣告文案是:“用幫寶適,讓媽媽睡個好覺”,直接傳遞產品的功能屬性,解決新媽媽晚上睡不好覺這個痛點。
毫無疑問,幫寶適確實有這個功能,讓寶寶一個晚上不用再換紙尿褲,或者最多半夜起來換一次。文案創意也挺好的,直接針對目標客戶的痛點,提出產品核心價值主張。那么幫寶適的廣告推出后,產品銷售情況怎么樣呢?
銷售業績表現平平,遠遠沒有達到公司預期。通過進一步的市場調查,寶潔發現,紙尿褲是個新產品,所以新媽媽們對“用幫寶適,讓媽媽睡個好覺”有內疚感和罪惡感。為了讓自己睡個好覺就不管寶寶了,這顯然不是一個好媽媽,同時,家庭中的很多老人也認為新媽媽想偷懶,才會給寶寶用紙尿褲。
內疚是心理學近年來的一個重要研究主題,當人們感到內疚時,就會自責,對行為持否定的態度。
但適度利用內疚營銷,反而讓人們更快樂,促進人們為產品花錢。耶魯消費者中心曾經做過實驗,結果發現:即使微小的內疚感,也能放大隨后的自我縱容帶來的快樂。
比如勁酒的“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看似是提醒不要多飲,卻巧妙地勾起了消費者躍躍欲試的欲望。
隨后,寶潔重新創作了文案,把“讓媽媽睡個好覺”改成“用幫寶適,寶寶干爽睡得香”。新的文案把輸出的關鍵點指向寶寶,重點宣傳紙尿褲的強吸水性,能讓寶寶半夜睡覺不再哭鬧,有助于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后來,幫寶適很快就打開了市場,迅速成為暢銷產品。甚至在客戶群中形成了不用紙尿褲是錯的,使用紙尿褲才是真的對寶寶好的消費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