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2021年中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狀況

第一節 發展情況

一、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2021年我國安全應急產業發展迅速。通過分析我國安全應急產業上市企業規模及占總體產業規模的系數,全年我國安全應急產業總產值超過1.7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13%。此外,我國從事安全應急產業的企業中,制造業生產企業占比約為 60%,服務類企業約占 40%。從區域來看,東部沿海地區安全應急產業規模相對較大,銷售額穩步增長,利潤豐厚,競爭力強,引領區域安全應急產業快速發展。中西部地區安全應急產業也具有了一定發展基礎,東強西弱的產業格局逐步改善。

二、國家政策持續利好

2021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應急管理部等四部委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2021年安全應急裝備應用試點示范工程申報的通知》(工信廳聯安全函〔2021〕11號),圍繞礦山安全、?;钒踩?、自然災害防治、安全應急教育服務四方面需求,從安全生產監測預警系統、機械化與自動化協同作業裝備、事故現場處置裝備等16個重點方向,遴選一批技術先進、應用成效顯著的試點示范項目,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示范工程建設。

2021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三部門聯合發布了《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工信部聯安全〔2021〕48 號),旨在產學研合作、技術推廣、標準制定、項目支持、資金引導、交流合作、示范應用、應急物資收儲等方面對示范基地(含創建)內單位給予重點指導和支持。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作為向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提供安全防范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等專用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應急產業,在規劃中給出的關鍵詞是“壯大”,并從優化產業機構、推動產業集聚、支持企業發展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三、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我國安全應急產業已經形成了“兩帶一軸”的總體空間格局。第一帶是北起吉林省長春市、南至廣東省深圳市,從長白山沿海南下,直至珠江口的產業“東部發展帶”;第二帶是西起新疆烏魯木齊、南至貴州貴陽,從天山腳下到云貴高原的產業“西部崛起帶”;一軸則是指由安徽省合肥市到湖南省長沙市,包含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中部四省的“中部產業連接軸”。這些地區依托原有資源和產業基礎、人才優勢,大力推進安全應急產業良性發展。

同時,隨著我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的推動,我國安全應急產業區域分布已經從“兩帶一軸”的格局,正在向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經濟區四大區域為引領,東中西部協同發展的新局面轉變。此外,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目前,全國先后有 6 個園區獲批為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含創建單位),20 個產業基地獲批為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也在持續開展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目前已有13個省市的24 個單位申報了專業類或綜合類的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單位,涉及省份包括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浙江、安徽、湖北等,涉及領域如安全防護類、監測預警類、應急救援處置類、安全應急服務類。

我國部分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園區)發展情況,見表2-1。

表2-1 我國部分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園區)發展情況

四、供給能力持續增強

一是安全應急裝備體系逐步完善。當前,我國先進安全應急裝備基本實現了對安全防護、監測預警、應急救援、安全應急服務的全面覆蓋,其供應商既包括如新興際華、徐工集團、內蒙古一機集團等行業內“大而全”的領軍企業,也包括如北京安氧特、陜西法士特等“專而精”的優質企業。

二是在關鍵領域實現技術創新突破。例如,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開發的高層樓宇滅火系統,首次使用發射“導彈”的方式進行消防滅火,最大射程可達 500 米,填補了我國在高層、超高層建筑消防外部救援裝備領域的技術和裝備空白。

此外,信息技術與傳統安全應急裝備相結合產生了新的產品形式和解決方案。如傳統礦用運輸車與5G相結合,形成全球首個無人駕駛礦車應用,可實現礦區生產運輸的無人化,最大程度減少了工程現場作業人員數量,有效確保人員安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蕉岭县| 三原县| 天全县| 扎鲁特旗| 白朗县| 高尔夫| 驻马店市| 新闻| 漳平市| 黎平县| 天津市| 太谷县| 区。| 仪征市| 博罗县| 枣阳市| 额敏县| 襄垣县| 塘沽区| 衡东县| 新营市| 贡山| 上虞市| 宜阳县| 随州市| 科技| 郴州市| 东宁县| 垣曲县| 百色市| 无锡市| 陵水| 石首市| 阜城县| 和林格尔县| 诏安县| 南汇区| 都江堰市| 武冈市|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