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念花開
- 我本紅塵客,人間覓仙緣
- 打緊
- 2521字
- 2023-07-22 21:24:18
烏鵲是一種黑頂尾白素衣的鳥類,尋常烏鵲并不能長成蒼鷹般大小。
眼前這一只明顯是有些道行的,雖然雙眼空洞無神死寂,卻仍倒映著滿山的狼藉。
黑色的樹木已經燒成木炭,在刺目的陽光下散發著詭異的光芒,如星星點點,像是隨時能再燃起來。
楚修緣帶著九月已經來到了烏鵲的身邊,烏鵲自然能夠注意到,扭頭看了一眼,便又神游,眼中卻不再空洞,流露出悲戚之色。
九月好奇的看著烏鵲,似是能夠感受到烏鵲的悲痛,變得安靜。
楚修緣也不在意,隨便找了個山石坐下,和烏鵲一樣,望著眼前的狼藉。
“天宮雷部諸神所為?”
烏鵲看了楚修緣一眼,點了點頭。
“是我害死了它們。”
聲音蒼老沙啞,竟是一位老烏鵲,聽不出任何感情。
似乎也沒有了任何情緒,只是在發聲。
“可愿說給在下這個陌生人聽?”
烏鵲似乎有些精神,回頭啄了啄羽下,而后慘笑一聲。
“區區鵲山,卻來了三位雷公,何德何能。”
“可有怨恨?”
“有恨無怨。”
“為什么?”
烏鵲看了看刺目的太陽,熱浪已經在蒸騰一片狼藉的鵲山。
“我年幼得造化,開了靈智,今已有五百歲,五百年來,我觀鵲山越發靈韻,想法設法的幫族人們開啟靈智……”
烏鵲從樹上躍下,化作一位老人,形容枯痩,雙目渾濁,渾渾噩噩,像是油盡燈枯。
坐在楚修緣身邊,濺起一陣飛灰。
“百年來,族人開啟靈智者越來越多,欣欣向榮,你知道的,鳥鵲愚昧,只有本能,在這天地間也不過是茍延殘喘,可開了靈智便不同,道長可知,鵲山已經很久沒見到狐貍和蛇這類生靈了。”
“為什么?”九月好奇的問道。
烏鵲瞥了九月一眼。
“因為我不允。”
烏鵲張開雙臂,站起身來。
“烏鵲一族越發強大,我總能見到繁榮昌盛的強橫妖國在我手中成型。”
“后來呢?”楚修緣問。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妖國遲早會出現。
烏鵲沒有立刻回答楚修緣的話,而是向后側目看了看。
楚修緣開口道:“一老一小,都是普通人。”
“無妨,我記得那個說書人,他年輕時來過,這件事過后,我會抹去他的記憶。”
說著,烏鵲也不管膽戰心驚嘗試著湊過來的老人和童兒,自顧自的接著講述。
“只有妖國足夠強大,烏鵲一族才能夠,永遠的生存下去,這是我一直以來最大的夢想,不受天敵的威脅,甚至可以達到人類國度那樣的繁榮和強大,可是我錯了。”
“錯哪了?”
烏鵲自嘲一笑:“總歸是妖物,又怎能妄想成為人類那樣的國度,直到道長來到鵲山的那一刻,我才猛然間明白過來,我們所缺的,并不是團結和強大,也不是開啟靈智的烏鵲越來越多,而是道理,仁義禮智信,這些曾經被我嗤之以鼻的東西,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說書人聽到仁義禮智信,微微一愣,終是大著膽子在一旁坐了下來。
“我去過很多人類聚居之地,所見大多愚昧,卻也知道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萬萬不可做什么,每每覺得可笑,身為人類,靈長天眷,卻和活在籠中之鳥沒什么不同,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不如我烏鵲一族活的自在瀟灑,可從未想過,肆意妄為的后果不止害了別人,更害了自己,最后甚至引來滅族之禍。”
說書人駭然,神色倉惶,悲苦一聲。
“原來是真的,竟然是真的,為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
楚修緣愣了一下,問道:“發生了什么?”
“鵲妖害人,幾已成災,原本我只是覺得太過荒唐,如今看來……可惜……可恨……可悲!”
“當我意識到不對時,族人已經太過肆無忌憚,甚至想要將我殺死取而代之,我困頓良久,也不知為什么會走到如今這步田地,道長,先生,可愿教我?”
老說書人急忙擺手,說道:“先生不敢當,不敢當啊,我說了一輩子書,看了一輩子人,也沒看出幾分道理來,又如何敢誤人子弟?”
楚修緣也搖了搖頭。
“在下也只不過是一個游方的道士,便是要看盡人生百態,走遍山河大野,希望能悟出幾分道理,哪里能教得了閣下?”
人的智慧,不是一個人的智慧。
幾千百年來,人類從蒙昧無知到形成一套獨立又復雜的社會體系,知識傳承,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沒有人能夠生而知之,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學完所有的知識和道理。
融入社會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將自己身邊要用的道理都學會,便已經難能可貴了。
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從來都在。
楚修緣沉默下來,想到更多。
這個世界是有天宮和地府的,而且不止一個。
可一路所見所聞,天宮和地府對于人間的事情,似乎干涉的并不多。
如三陽亭的南關娘娘,也是楚修緣恰逢其會,解決了三陽亭陰氣久居不散的事情,孟婆湯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成,即便是成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地府推行下去。
如果楚修緣沒有游歷到三陽亭。
南關娘娘和那些陰魂的下場,不見得比鵲山要好多少。
時間久了,三陽亭的百姓,也是會丟了性命的。
如老烏鵲只是一味的幫助族人開啟靈智,卻忽略了教導為人為鳥的道理。
結果便是超出了控制,危害了人類,引來天宮雷部的鎮壓和毀滅。
其實此時,楚修緣心中有個疑惑。
天宮和地府,是因為凡間百姓死傷太多,才降下懲罰,還是因為南關娘娘和鵲山妖眾所做之事達到了某種規模,才觸犯了天規天條?
為什么不在錯誤剛剛犯下甚至還沒犯下的時候,便出面解決或者引導呢?
是因為太忙了?
還是因為根本不在乎?
橫豎也不過是幾道天雷劈下來罷了。
第一次,楚修緣對天宮和地府產生了興趣和好奇。
心中一動。
楚修緣轉向老烏鵲。
“閣下今后意欲何為?”
“不知,或許就此孤老。”
“可甘心?”
“不甘又能怎樣?”
“或許有法可解。”
“請先生教我。”
老烏鵲顫顫巍巍站起來,躬身到底。
老說書人也一臉驚奇的看著楚修緣。
“在下知道一個有教無類的道理,可道理太多,沒有人能學的完,教的整,不過有一去處,卻能學一些基本的為人之道,或許對閣下有所幫助。”
“何處?”
“人間私塾。”
老說書人渾身一震,眼中精光乍現。
老烏鵲卻皺了皺眉,說道:“我曾去過。”
“不是你去,是鵲兒們去。”
老烏鵲的眼睛陡然瞪得圓了。
開智,未必是壞事。
至于楚修緣這一舉動是福是禍,誰又說的清呢?
總好過讓它們自己去瞎捉摸。
老烏鵲瞪圓的眼睛越來越神采,忽然哈哈大笑,恭恭敬敬一拜到底。
“先生大恩,不敢忘。”
“求知是一枚種子,開什么花結什么果,便看能學到什么,這是永遠都不會變的道理。”
楚修緣說完,站起身來,招呼了一聲九月,轉身離開。
老烏鵲呆呆怔怔,腳下山風吹開灰燼,一枚種子鉆出地面,啵的一聲分開兩瓣。
老說書人揉了揉眼睛,再看時,已是紅花一朵,迎風招展。
“一念花開,一念花……道……先生?”
卻哪里還有楚修緣的影子。
連老烏鵲都不見了蹤影。
“師父,你總算醒了,嚇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