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蘇學引領元初理學的北上

蘇氏經學思想對金代產生的重要影響,不僅表現在經學研究的學術層面,而且表現在金代社會的思想層面。金代統治者對中原文化很仰慕,儒學更是他們積極接受的理論,蘇氏的儒、釋、道相容、相通的思想,與金代社會的思想文化需求相一致。金代直接承襲了遼代的文化,遼代是一個佛教盛行的時代,遼代滅亡,金并沒有采取什么遏制佛教的政策,所以,佛教在金代依然盛行。蘇學能夠北行,與其儒、釋、道融通的思想密不可分。蘇學在佛學盛行的北方,沒有遇到佛教信徒的抵觸,還滿足了統治者追慕中原儒學的渴望。在此基礎上,三教融通的思想迅速發展,李純甫是這種思想的代表人物。

李純甫(1177—1223),字之純,號屏山居士,是金代三教融通思想的代表,著有《鳴道集說》《金剛經別解》《楞嚴外解》等,耶律楚材曾寫《屏山居士金剛經別解序》《書金剛經別解后》,力贊李純甫的三教融通思想,“屏山居士取儒、道兩家之書,會運、奘二師之論,牽引雜說,錯綜諸經,著為《別解》一編,莫不融理事之門,合性相之義,析六如之生滅,剖四相之鍵關,謂真空不空,透無得之得,序圓頓而有據,識宗說之相須。辨因緣自然,喻以明珠,論諸佛眾生,譬之圓鏡,若出圣人之口,冥契吾佛之心,可謂天下之奇才矣!噫!此書之行于世也,何止化書生之學佛者偏見,衲僧無因外道,皆可發藥矣”63。李純甫不僅主張儒、釋、道的融通,而且把佛教凌駕于儒教之上,這引起了儒士們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了北方思想界的激烈爭論。“李屏山平日喜佛學,嘗曰:‘中國之書不及西方之書’,又曰:‘學至于佛則無所學’,釋迦贊云:‘竊吾糟粕,貸吾粃糠,粉澤丘軻,刻畫老莊’,嘗論以為宋伊川諸儒,雖號深明性理,發揚六經、圣人心學,然皆竊吾佛書者也。因此,大為諸儒所攻。”64 李純甫的《鳴道集說》,是對正統儒學的集中攻擊,這部書也引起了當時正統儒士們的強烈反對。李純甫的思想被后來的《宋元學案》列為蘇學一脈,正統儒士不斷對他提出批評,認為他推老、莊、浮屠之言,歪曲孔、孟之書,“于是發為雄辭怪辯,委曲疏通其所見,而極其旨趣,則往往歸之于佛”。李純甫推崇王介甫父子、蘇子瞻兄弟等人,“凡宋儒之辟佛者,大肆掊擊,自司馬文正公而下,訖于程、朱,無得免者”,“蓋自唐、宋以來,士大夫浸淫釋氏之學,借以附會經傳,粉飾儒術者,間亦有之,然未有縱橫捭闔敢于偭圣人之規矩如屏山者。一何衛浮屠如是之誠,而翦吾儒之羽翼如是之嚴且力歟?跡其流弊,視荀卿氏之言性惡,墨翟子之論短喪,殆加甚焉”65

儒、釋、道融通的思想打破了北方思想界的沉寂,引起了激烈的爭論,不僅使得北方思想界異常活躍,也引起了南方理學家的不滿。蘇氏經學中的靈活性、實用性的特點,也造成了經義理解中的臆斷成分,蘇軾在《詩論》中言“意有所觸乎當時,時已去而不可知,故其類可以意推,而不可以言解也”66,明確提出了解經過程中可以意推,這很可能造成解經中的隨意性。毛奇齡所說的“以強辭奪正理”,“啟南渡改經之漸”,“使不學之徒可以憑臆解斷”,都是對解經中的隨意性的抨擊。面對儒學的義理闡釋中主觀臆斷成分的增多,及在儒、釋、道三教融通中儒學經義的迷失,儒士們開始渴望回歸儒學正統。他們需要純粹的正統儒學的出現。北方社會變化頻繁,不可能在短時期內產生新的儒學,南方理學的北傳就成為北方儒士的渴望,而蒙古新政權的建立,也需要一種占統治地位的理論,于是,楊惟中、姚樞等人開始積極推進正統儒學的傳播。楊惟中任中書令,成了推進正統儒學的有利條件。他們開始搜尋正統儒士,傳播程朱理學。姚樞在俘虜中發現趙復,開啟了濂洛之學在北方的傳播工程。“復以所記程朱諸書盡錄以付樞,惟中聞復議論,始嗜其學,乃與樞謀建太極書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張、楊、游、朱六君子配食,選取遺書八千余卷,請復講授其中。”67郝經作為忽必烈幕府的重要儒士,也是理學北傳的倡導者,他對金元之際的理學北傳過程是這樣敘述的:金代后期,趙秉文、麻九疇等人自稱道學門弟子,金亡之后,北方學者開始大量接觸道學著作,然不得其宗。楊惟中為中書令,“議所以傳繼道學之緒,必求人而為之師,聚書以求其學,如岳麓、白鹿,建為書院,以為天下標準,使學者歸往,相與講明,庶乎其可。乃于燕都筑院,貯江淮書,立周子祠,刻《太極圖》,及《通書》《西銘》等于壁,請云夢趙復為師儒,右北平王粹佐之,選俊秀之有識度者為道學生,推本謹始,以太極為名,于是伊洛之學遍天下矣”68。這里,郝經為太極書院的建立興奮不已,也為理學的傳播規劃了宏偉藍圖——“伊洛之學遍天下”。而對于太極書院的命名,郝經認為:“嗚呼!公之心一太極也,而復建一太極,學者之心各一太極也,而復會于極,畫前之畫,先天之《易》,盡在是矣。”69以“太極”命名書院,足見其溯本求源之意,更見其將思想界嘈雜的聲音歸于一統之愿望。“使不傳之緒不獨續于江淮,又續于河朔者,豈不在于是乎?是公之心也,學者之責也,其惟勉旃。”70這里不僅看到了郝經為儒學正統得以傳承而欣喜的心情,同時也看出了郝經對理學北上之前的北方儒學的全面否定,從中可見楊惟中、姚樞、郝經等人為代表的儒士對純儒學的期盼。這些期盼心理正是北方思想界的多元化和激烈爭論的現實在他們心中的反映。對經學史而言,這是“蘇學盛于北”的負面影響的正面結果。

綜上所述,正是蘇氏經學的靈活、淺近、實用的特點,使得儒家學說在北方迅速傳播,草原民族很快接受了儒學思想,甚至出現了“遼以釋廢,金以儒亡”的說法。但同樣是這些特點,帶來了儒學經義的迷失。這直接導致了儒士們的焦慮,他們渴望傳播正統儒學,而短時期內新的正統儒學難以產生,于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南方理學。蘇學在北方的傳播,引起了維護正統儒學與倡導儒、釋、道融合的兩個文人陣營的激烈爭論,這樣的社會狀況使得正統儒學成了北方社會的迫切需要,也促使儒士為此奔走呼號。趙復的北上,不僅僅傳播理學思想,還在極力地強調理學的正統地位。“蘇學盛于北”的經學意義在于,蘇氏經學使得草原民族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了儒學經典,同時蘇氏經學客觀上成了理學北傳的基礎,引領著比較深奧的理學跳過了民族之間的隔膜,跳過了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鴻溝,跳過了文明程度的差異,漸漸被北方的士人所接受,成為北方的主流思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沂源县| 斗六市| 灵山县| 手游| 安平县| 尤溪县| 大田县| 齐齐哈尔市| 会理县| 甘肃省| 化隆| 元氏县| 吐鲁番市| 高碑店市| 从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泸水县| 万州区| 汤原县| 寿阳县| 中江县| 武陟县| 宝山区| 大关县| 沭阳县| 沙田区| 永宁县| 民县| 建昌县| 乌鲁木齐县| 达拉特旗| 砚山县| 高清| 海宁市| 柘城县| 五指山市| 芦溪县| 昭平县| 柯坪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