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9章 魯國實行“初稅畝”,晉滅赤狄

公孫歸父返回曲阜向魯宣公復命,稟報了楚莊王的盟會意愿,宣公很是高興。他對公孫歸父說:“此次元月視朔,太廟聽政之時,子家在宋地拜見楚王沒有參加。三桓雖對慰勞楚軍并無反對,因為那是為了躲過魯國面對的國難,孟獻子也曾勸寡人趁楚王在宋而進獻財物;但他們對與楚會盟還很忌憚,他們的靠山是晉國,魯國朝政多半皆由三桓掌握,三桓擔心的,是如果與楚會盟,那么魯國的朝政就可能回歸國君公族,這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子家有何良策?”

公孫歸父回答道:“稟國君,三桓勢力龐大。季孫氏采邑在費,孟孫氏采邑在郕,叔孫氏采邑在郈,經過三代近百年的經營,已經枝繁葉茂。臣以為,三桓力量的根基在田土,周朝實行井田制,公田繳納稅賦,周圍私田為耕種者所有,不納稅賦,則國君的公族所得稅賦實少于擁有大量私田的三桓,如此數十年來,他們積聚了大量的糧食,糧食牲畜可以換成金銀玉器那樣的財富;而國君的公族則稅賦收入不足。臣以為,魯國可按實際田畝數量征收稅賦,無論公田和私田,這樣國家的稅賦大為增加,國力上升,可以架橋修路、訓練軍隊,打造戰車軍械;三桓的財富就會減少,百年之后,此消彼長,請國君考慮!”

宣公聽后,眼前一亮,說:“按實際田畝數量征收稅賦,甚好!既增加了國家的收入,又對三桓等大族釜底抽薪,是強魯國、強公室之善策,子家之言如甘甜之雨露啊!”

東門子家的獻策,也許在他自己看來,只是為了增加國君公室的稅賦收入、削弱三桓等大族的經濟實力;但它的意義不止于此,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在眾公卿大族的反對聲中,在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冬天,魯國正式頒布實施了“初稅畝”制度。

西周以來,魯國實行井田制。一塊井田中,中間為公田,四周為私田。臣隸耕種公田,是無償義務勞動,稱為“藉”。公田的收成,十分之一作為田稅上交公室,余下的收藏起來用于祭祀祖先、聚餐、救濟等共同開支。春秋時期,荒地不斷開辟,私田不斷擴大,私田數量大大超過公田。由于私田不須向國家繳納貢賦,擁有大量私田的大族們(如三桓)逐漸富庶起來。與此同時,公田耕種的人少,逐漸荒蕪,依靠公田稅賦的諸侯公室的收入日益減少。魯國實行的“初稅畝”制度,實際上就是一次土地制度變革,承認了土地私有,正式廢除了井田制,不再區分公田和私田,而是按照實際田畝數量,按照統一的稅率征收稅賦,全部歸于公室。這也是春秋時期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這次土地制度變革后來得到了各諸侯國的效仿,也受到了魯國三桓勢力的瘋狂反撲。

這時是宣公十五年春天,宋國那邊,楚軍還在圍困都城商丘。宋國派使者樂嬰齊前往晉國告急,晉景公想要出兵救宋,晉大夫伯宗勸諫說:“國君不可。古人云:‘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就是晉國鞭長莫及的意思。)上天正在護佑楚國,不可與楚國直接對戰。晉國雖然強大,但豈能違背天意?國君還是等待時機再說吧。”

晉景公聽取了伯宗的諫言,沒有派出兵馬救援宋國,而是派出大夫解揚前往宋國,讓他告知宋國不要投降楚國,說“晉國大軍已全部開拔,快到了。”解揚趕往宋國,要途徑鄭國,鄭國是歸附于楚國的,因此囚禁了解揚并把他獻給了楚莊王。楚王拿出豐厚的財寶擺在解揚面前,讓他對宋國說出實情,就是晉國不會出兵來救援宋國了,解揚不答應。楚莊王一連問了他三次,答不答應,最后解揚答應了。楚人把他送上了高高的樓車,讓他在陣前向宋國人喊話,告知實情,解揚卻對宋國士兵大勝喊道:“轉告宋公,晉國大軍已全部出動,很快就到宋國了,宋國穩住,不要投降楚國。”氣得楚莊王要殺了他,他對解揚說:“你既然已經答應了不谷(楚莊王的自稱),為什么又說話不算話呢?非我無信,是你自己拋棄了信用,趕快去受死吧!”

解揚已經視死如歸,不緊不慢地說:“臣受敝國國君之命,寧死也不能廢棄,豈是厚賂可以收買?下臣之所以答應君王,是為了完成敝國國君交給臣的使命,雖死無憾,死得其所!”

楚莊王聽了解揚的話,由衷感嘆:“真忠臣也!”于是釋放了解揚,讓他返回晉國復命去了。

經過九個月的圍攻,轉眼來到了五月,楚莊王看到楚軍難以攻破宋國都城,軍中糧草只夠七日之用,就準備下令撤軍。文無畏之子申犀跪在楚王的車駕前,向楚莊王叩頭說:“臣的父親知道必死而不敢廢棄國君之命,國君卻背棄了自己的諾言。”噎得楚莊王無言以對。

楚大夫申叔時(申公巫臣的親戚)正在為楚莊王駕車,向楚王建議道:“大王何不在宋都城外建造房屋,讓種田的農夫回來耕種,做出長期圍困宋國都城的態勢?那樣宋國必會降楚。”

楚莊王采納了申叔時的建議,宋國人看到楚軍要長期圍困下去了,也開始害怕了,宋文公派右師華元夜間潛入楚營,來到司馬子反(就是那個想娶夏姬,但被申公巫臣勸阻的將軍)營帳中,喚醒子反,對他說:“敝國國君派我來告知城內的困苦,他說:‘敝邑已易子而食,焚燒尸骨做飯,但寧死也不會簽訂城下之盟。如楚軍退兵三十里,宋國將唯命是瞻。”子反深夜被華元叫醒,也挺害怕華元會對自己不利,于是與華元盟誓,定會相助。華元走后,子反到楚莊王帳中稟報了宋君的傳話。楚莊王下令退兵三十里,宋國與楚國會盟講和,并派右師華元到楚國為質,五年之后宋文公去世,繼位的宋共公向楚國請求由自己的弟弟公子圍龜代替華元在楚國為質,華元回到了宋國輔佐新君。

晉國東部的赤狄部落,經常騷擾周圍的諸侯,多次南下侵擾衛國、齊國和魯國,又在魯宣公七年(公元前602年)秋天侵犯晉國,搶了晉國向陰之地的麥子;當時晉成公就想討伐赤狄,但顧忌西面秦國的侵襲,因此先在公元前601年與南部白狄部落盟好,共同攻打過秦國,然后晉景公又在公元前598年秋天派出上卿郤缺訪問各戎狄部落,眾戎狄部落都非常厭惡赤狄窮兵黷武、欺壓各部落,愿意與晉國結盟,從而有所依仗。晉景公親自前往戎狄的攅函與眾戎狄部落會盟,結成了對抗赤狄部落的統一戰線。由于第二年(公元前597年)夏天晉國與楚國進行了一場爭奪中原霸權的邲之戰,兵敗而歸,討伐赤狄的事就暫時擱置了。赤狄早先掌權的是鄋瞞人,由于在公元前616年侵襲魯國敗于魯國叔孫得臣率領的魯軍,首領僑如被殺;公元前607年侵擾齊國,僑如二弟榮如被殺,回撤途中被衛國截殺,僑如三弟簡如又被殺死,損兵折將,鄋瞞勢力已大不如前,整個赤狄部落由潞氏開始掌權。

此時(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赤狄潞氏首領叫潞子嬰兒,他的夫人伯姬是晉景公的姐姐。潞氏的執政叫酆舒,貪得無厭,目中無人,伯姬看不慣,經常提醒潞子嬰兒要提防酆舒這個人,被酆舒知道后,竟然在一次聚會上拔劍殺死了伯姬,潞子嬰兒為了保護夫人,也被酆舒所傷。消息傳回晉國,景公大怒,定要興兵滅了赤狄,朝中眾大夫多有阻攔,主要是因為邲之戰兵敗,晉國元氣還未完全恢復,但晉大夫伯宗歷數赤狄的五大罪狀:不祀、嗜酒、棄賢奪地、殺伯姬、傷其君,堅決主張伐滅赤狄。六月十八日,晉景公派出中軍統帥荀林父,率晉三軍暴擊赤狄,赤狄只是一個部落而已,怎禁得住晉國三軍的撻伐,沒幾天便在曲梁被晉軍擊潰,赤狄潞氏二十六日就被晉軍給滅了,潞子嬰兒被擒,酆舒逃往了衛國。這酆舒也是糊涂,衛國人曾被赤狄所滅,多虧齊桓公帶領諸侯營建楚丘城才給了衛國新的安身之所,衛國人對赤狄的痛恨是扎根在骨髓里的,酆舒剛逃到衛國,就被衛國抓捕,把他送給了晉國,晉景公下令殺了他。第二年(公元前593年)春,晉景公派上卿士會率領大軍繼續圍剿赤狄部落各分支,陸續滅掉了甲氏、留吁、鐸辰各部,赤狄絕大部分已經滅亡,只剩下殘余廧咎如部落在五年之后(公元前588年)由郤克率領晉軍與衛國聯軍剿滅。晉國緊接著在夏天向周天子獻俘,在晉景公的請求下,周定王封士會為晉國中軍統帥和正卿,并且兼任晉國太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和平县| 启东市| 胶州市| 年辖:市辖区| 友谊县| 方山县| 仙居县| 类乌齐县| 闻喜县| 砀山县| 武汉市| 什邡市| 民勤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乐安县| 绥中县| 林西县| 阿克苏市| 赤壁市| 垫江县| 靖西县| 张家界市| 禹州市| 桐柏县| 无锡市| 峨山| 道孚县| 绥宁县| 巴林左旗| 平顺县| 蒙山县| 苗栗市| 鹿邑县| 宝丰县| 温宿县| 兴山县| 西贡区| 金寨县| 合山市|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