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晉 楚在鄭國對峙

魯宣公十年正月,宣公又去齊國朝覲,齊惠公歸還了濟西之田。宣公回到曲阜沒多久,四月十四日,宣公得到消息,他的恩公齊侯薨逝了,他的兒子姜無野繼位,史稱齊頃公,齊惠公的親信寵臣崔杼(zhù)逃奔了衛國。對于宣公而言,齊侯是他的貴人,可以說,沒有齊惠公,就沒有他的國君之位。十年以來,齊侯一直是他的靠山,且多有提攜助力,還歸還了濟西之田。宣公既震驚,又悲傷不已,就像自己的父君薨逝了一樣。雖然剛從臨淄回到魯國不久,他還是決定再赴臨淄,親自參加齊侯的葬禮。季文子勸他說:“先王之制,諸侯之喪,士吊,大夫送葬。晉文、襄之霸,也只有大夫吊唁、卿共葬事,國君不應親自會葬。”魯宣公哪里聽得進去?齊侯對于他來說,不只是諸侯國君,而是有一種親情的紐帶連接著宣公和齊惠公。魯宣公毅然地親自前往臨淄,吊唁齊惠公,為恩公奔喪,五月回到曲阜后,宣公又派出東門襄仲之子上卿公孫歸父也趕到臨淄,參加了齊侯的葬禮。魯齊兩國的親密關系此時已經達到了頂峰。

從此以后,宣公開始重用公孫歸父,以制衡三桓的季文子、孟獻子和叔孫宣伯。

季文子此時已是魯國執政上卿,他看到國君派上卿公孫歸父去參加了齊侯的葬禮,自己也在葬禮之后訪問了齊國,向齊頃公表達了魯國與齊國再續盟好的愿望,并送上豐厚的禮物。公孫歸父在夏天從齊國參加完齊惠公的葬禮回到魯國后,就率領魯軍討伐邾國,并攻占了繹城(與邾國國都同名);冬天戰事結束后,又跑去齊國,向齊侯解釋討伐邾國,是為了強化對莒國的防范。公孫歸父的這一伐邾之舉,齊頃公并不滿意,他馬上派出齊卿國武子訪問曲阜,一方面是對季文子訪齊的回訪,另一方面就是想通過季文子了解一下魯國伐邾的真實意圖。季文子說:“子家(公孫歸父字子家)伐邾,乃國君之意也,確為屏障莒國。伐邾之后,赴齊國說明,也是國君之意。子家伐邾,實為對魯齊兩國都有利。”國武子回國后,據實稟明了齊頃公,齊侯還是心有不快:“既是對齊魯都有利之舉,魯侯為何不在來齊吊唁先君之時告知寡人?魯侯重用公孫歸父,意乃抗衡季氏乎?”

宣公十年秋天,周定王派公卿劉康公來魯國訪問,作為對前一年魯國孟獻子朝覲周天子的回訪,劉康公遵照周定王的旨意,向魯國國君和眾大夫都分送了禮物。他發現,魯國的季文子、孟獻子都很儉樸,而叔孫宣伯、公孫歸父卻很奢侈。劉康公回到京師后,周定王問他魯國的大夫哪位賢德,他回答說:“季孫氏、孟孫氏可以在魯國長期保持地位,叔孫氏、東門氏可能會滅亡,即使家族不亡,叔孫宣伯、東門子家(公孫歸父)本人必不能免于災禍?!眲⒖倒J為,這兩個人作風奢靡,不會體恤貧困,必會危及自身,況且作為人臣而奢侈,國家會不堪負擔,東門子家不可能事奉兩代國君,而叔孫宣伯不可能事奉三代國君。

鄭國數年來始終搖擺于晉國和楚國之間,公元前600年楚王伐鄭,鄭國打敗了楚國軍隊;但鄭國懼怕楚國報復,又在第二年(公元前599年)與楚國講和,而晉國則又率諸侯討伐鄭國,鄭國又與諸侯聯軍講和。宣公十一年(公元前598年)鄭國又與楚國有辰陵之盟,再次歸順楚國,然而又請求歸附晉國。楚莊王認為鄭國沒有做到堅定地站在楚國一邊,還不如干脆吞并了它。

魯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春天,楚莊王再次統帥楚國兵馬進軍鄭國,意圖徹底解決鄭國的墻頭草隨風搖擺的問題。楚國大軍包圍了鄭國都城新鄭。在被圍十七天后,鄭國人占卜棄國遷徙為吉,鄭人痛哭。楚莊王于是下令楚軍后撤,以等待鄭國君臣出城投降。鄭襄公得報楚軍后撤,于是又下令加固城墻,修城固守;并派出使者趕赴晉國求援。楚莊王大怒,下令楚軍再次圍城進攻。三月份,楚軍攻破了鄭國都城,從新鄭的南門攻入,沿主路直逼王宮。

鄭襄公脫去上衣露體,牽著羊在半路迎接楚莊王,肉袒牽羊為古禮,表示愿意臣服為奴。鄭伯對楚王說:“孤不能承奉天意,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帶著怒氣到達敝邑,這是孤的罪過。豈敢不惟命是聽?要把孤俘虜到江南,放逐到海邊,全憑君王吩咐。要滅亡鄭國分割鄭地賜予諸侯,讓鄭國人作為臣隸,也聽憑君王處置。如果承蒙君王顧念從前的友好,向周厲王、宣王、鄭桓公、武公求福,而不滅絕敝邑,讓敝邑改為事奉君王,等同于楚國的諸縣,則是君王的恩惠,也是孤的心愿,孤已不敢指望了,肺腑之言,請君王考慮!”楚莊王左右謀臣將士說:“國君不要允準他的請求,攻克一國沒有赦免之說?!背f王說:“鄭國的國君能夠甘居人下,必然能夠取信和治理他的百姓,鄭國的國運怎會就此完結呢?”于是楚莊王下令楚軍退兵三十里,與鄭國講和。楚莊王派大夫潘尪進入新鄭簽訂和約結盟,鄭國送出公子去疾到楚國為質。

六月份,晉景公派出晉軍救援鄭國。荀林父為中軍統帥,先縠為副,趙括、趙嬰齊為中軍大夫;士會統帥上軍,郤克為副,鞏朔、韓穿為上軍大夫;趙朔統帥下軍,欒書為副,荀首、趙同為下軍大夫,韓厥為司馬。晉國這是出動了三軍,戰車逾千乘,兵力近四萬人,大有與楚軍決戰的架勢。

晉軍到達了黃河時,得知鄭國已經投降了楚國,中軍統帥荀林父就想撤軍返回晉國,他對眾將說:“鄭國已歸服楚國,晉軍沒有到達鄭國而勞動百姓,出兵有什么用?等楚軍撤回國后,我等再攻打鄭國也不晚。”上軍統帥士會同意撤軍,他認為,楚莊王德行已立,楚國刑罰施行、政事成就、事務合時、典則執行、禮節順當,楚軍難以抵擋,還是撤吧,還有弱小而昏聵的國家,為什么一定要與楚軍對戰呢?晉將仲虺也贊同士會的意見,支持荀林父回撤的想法。

中軍副帥先縠不同意回撤,他說:“不可。晉國之所以稱為霸主,是因為軍隊勇敢、臣子盡力。如果回撤,將會由于不敢與楚對戰而失去諸侯的擁戴和信任,那還不如死呢!況且晉國大軍已經出動,聽到敵人強大而退卻,不是大丈夫所為!國君委我等以重任,我等卻以不丈夫回報國君,你們做得到,我可做不到!”說完,先縠率領自己所部渡過了黃河。

司馬韓厥對荀林父說:“中軍副帥先縠率部渡河,如果他率領的軍隊失陷于楚軍,您作為中軍統帥的罪責可就大了。不如現在干脆繼續前進,作戰如果不能取勝,還可以各軍正副統帥六人分擔責任,相比于您一個人承擔責任而回撤,還是渡河進軍為好。”荀林父采納了韓厥的建議,命晉軍全部渡過黃河,繼續向鄭國方向行進,駐扎在敖山、鄗山之間的地帶。

楚軍方面由楚莊王親自統帥,令尹孫叔敖輔佐,中軍統帥沈尹,左軍統帥子重,右軍統帥子反,大軍駐扎于郔城。楚莊王聽到晉國三軍前來救援鄭國,想撤軍避其鋒芒,但他的親信大夫伍參主戰,令尹孫叔敖主和。孫叔敖說:“楚軍往年進入陳國,今歲進入鄭國,不是沒打過大仗,只是如果打起來不能取勝,伍參的肉夠吃的嗎?”伍參說:“如果此戰楚軍得勝,令尹大人就是沒有謀略;如果此戰不能獲勝,伍參的肉將會在晉軍哪里,哪能吃的上呢?”令尹不聽,下令戰車掉頭向南,旌旗倒轉,準備回師楚國。

伍參派去拜見楚莊王說:“晉國參政的是新人,還不能熟練地行使指令。晉中軍副帥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軍統帥,想要專權行事但有做不到。眾軍士想要聽從命令但上級心思不齊,那大軍聽誰的命令?這一戰,晉軍必敗。而且國君您如果逃避臣下,楚國社稷怎么辦?”楚莊王被伍參這么一說,心里不舒服,詔命令尹將戰車改而繼續向北行進,在管城駐扎待命。

鄭襄公聽到晉國出兵前來救援,派出鄭卿皇戌前往晉軍大營,他要策動晉楚兩國決戰,以避免鄭國夾在兩強之間的困境?;市鐚x軍眾帥說:“鄭國歸附楚國,乃是為存社稷不得已而為之,鄭國對晉國其實并無二心。楚軍屢次勝利而驕傲,他們的軍隊遠征,已經疲憊不堪,而且不設防備。晉軍攻擊他們,鄭國軍隊可作后援,楚軍必敗?!敝熊姼睅浵瓤e也說:“打敗楚國、收服鄭國,在此一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香格里拉县| 赤水市| 望城县| 凤山市| 扬中市| 德庆县| 沈丘县| 德化县| 阳信县| 阳信县| 柘城县| 揭阳市| 边坝县| 富锦市| 杭锦旗| 泰兴市| 宜黄县| 陆良县| 池州市| 裕民县| 宁远县| 锡林郭勒盟| 饶阳县| 民权县| 武平县| 教育| 沙洋县| 兴国县| 黔南| 三台县| 姜堰市| 桐梓县| 侯马市| 大安市| 望城县| 云龙县| 太原市| 淮阳县| 新丰县|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