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桓公娶夫人文姜之后,在桓公六年,生下了嫡長子,因為他的生日與桓公同日,因此桓公為他取名為“同”,立為魯國太子,就是后來的魯莊公。
在晉國的西部,有一個小國,叫芮國,國君姓姬,名萬。國雖小,但姬萬的寵姬特別多,后宮每天鶯歌燕舞,惹怒了國君的母親芮姜太后,于是太后就把姬萬趕出國門,芮伯姬萬無奈,出居于南邊的魏國。芮伯姬萬向西邊的秦國求救,桓公四年秋天,秦國軍隊攻打弱小的芮國,由于輕敵,反而戰敗了。那個時候的秦國還不是很強大,由于在犬戎之亂中救周有功,周平王賜以岐西之地,秦國開始列為諸侯。三個多月后,秦國請王師一同包圍了魏國,帶走了芮伯姬萬回到秦國,并在六年之后,魯桓公十年時,秦國軍隊護送芮伯姬萬回到了芮國重掌國君之位。
桓公五年夏天,齊僖公、鄭莊公兩位大國之主,相約一起到小小的紀國訪問,都帶了不少的兵車護衛,紀國國君紀武侯,名姜武,一看這架勢,哪是來訪問啊,明擺著這是聯合來打我紀國呀,在自己的宮殿里來回踱步,正發愁呢,忽然想到,魯國與紀國是姻親,“魯侯是先君的小舅哥,又是齊侯的乘龍快婿,何不請魯侯從中斡旋?”于是趕快派人赴魯國,約請魯桓公見面。齊侯、鄭伯也沒有真打,發現紀國有所察覺,就借訪問的機會,派人查探了紀國的土地、糧食、兵車、民情等方面的情況,訪問了兩天就都回國了。第二年四月,魯桓公和紀武侯在魯國的成邑會面,紀武侯拜請魯桓公在齊國面前替紀國說好話,說:“紀國與魯國,姻親相聯,和睦友好。魯侯與齊侯又具翁婿之誼,還請魯侯在齊侯、鄭伯面前多多美言,紀國乃小國,于齊于鄭皆無威脅,望乞齊、鄭兩大國存紀宗廟,以侍候大國。”
魯桓公聽公子翚說,成邑坐落于淄水河畔,那里的河鮮非常好吃,他來成邑見紀武侯,完全是看在自己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都嫁給了紀國前任國君紀厲侯的情分,又想品嘗一下成邑的河鮮,桓公的心思都在河鮮上了,根本就沒多想,指著公子翚說;“紀侯不必擔心,寡人將命太宰處理好此事。紀侯一路勞苦,寡人準備了成邑最好的河鮮,為紀侯接風洗塵。”紀武侯哪有心思吃飯呀,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客隨主便。
席后,公子翚留下來單獨請奏:“國君,紀侯所言之事如何辦理?”桓公回答:“太宰所言非虛,成邑河鮮之美,寡人從未品嘗到過。這位紀侯,來魯國請寡人為其在岳丈齊侯面前美言,什么寶物都沒帶來?這是求人辦事的樣子嗎?再說了,齊、紀世仇,寡人如何能解?以后再說吧。”
紀武侯回國后,等了半年,魯國那邊一直沒有動靜,春天剛與魯侯見過,冬天干脆直接跑到魯國都城曲阜訪問,請求通過魯國的關系,能夠得到周天子的王命,與齊國謀和,紀侯對魯桓公說:“紀魯姻親。魯國在周天子面前頗受看重,每年都派使臣到魯國訪問,魯侯能在周天子駕前說得上話,可否請求周天子下道王命,令齊國同意紀國的求和?”魯桓公看著這位紀武侯,心想,這次怎么還不帶珍寶來,玉璧、青銅鼎什么的,都行啊!他搖搖頭,說:“紀侯呀,跟你說實話吧,寡人即位以來,都沒有去朝覲過周天子,齊侯又是寡人的岳丈,寡人豈能違逆岳丈的意愿呢?寡人實在是無能為力。”
紀武侯悻悻地回去了,他思來想去,只能自己在周王室那邊想辦法了。于是,他在兩年后向周天子獻上紀國美女紀姜,紀姜成為了周桓王的王后,紀國想通過與周王室聯姻的方式自保,但那個時候王室衰微,齊、鄭這等強大的諸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怎會將周王室看在眼里,后來紀國還是不免被齊所滅。小國要自強、結盟,才有可能保家衛國,只靠姻親關系,是難以達到目的的。
魯桓公五年,陳桓公媯鮑去世了。陳國為爭奪國君之位發生了內亂。陳桓公的弟弟公子佗在鄭國的支持下,殺死了太子免(wèn),自立為國君,稱為陳文公。當時,蔡國人在陳桓公去世后,想要擁立蔡女所生的公子躍,他是太子免的弟弟。陳文公(公子佗)即位才一年,蔡國人就殺死了陳文公,立公子躍為陳國新國君,稱為陳厲公。此時鄭國因為忙于與周王室的交戰,也顧不上陳國國君的事了。
鄭國與周王室的關系緩和了沒有幾年,又開始惡化。周桓王不喜歡鄭莊公,覺得他好戰稱霸、目無天子,本來還任命鄭莊公為周朝左卿士,后來干脆將這個官職也免了,直接將左卿士的官職交給了周公黑肩。鄭莊公心中怨恨,從此不再朝覲周天子,于是周桓王在魯桓公五年秋天,御駕親征,帶領陳、蔡、衛國的軍隊討伐鄭國,一場大戰在鄭國的繻葛展開。
周桓王坐鎮中軍,命虢公林父率領右軍,蔡、衛軍隊跟隨右軍;周公黑肩統帥左軍,陳國軍隊跟隨左軍。在繻葛列陣展開,旌旗飄揚,殺氣騰騰。
鄭莊公胸懷韜略,他知道陳國內亂,軍無斗志,一擊必潰;蔡、衛小國軍隊,散兵游勇一般,也不禁打,可先重擊。王師左右兩陣一亂,必然沖亂周天子的中軍,此戰可勝。鄭國軍隊強將如云,兩名王子公子忽、公子突更是勇不可擋。于是鄭莊公親率中軍,命公子忽率軍居右,對陣周公黑肩率領的王師左軍;命大夫祭足率軍居左,對陣王師虢公林父率領的右軍;鄭卿原繁、高渠彌拱衛跟隨鄭莊公的中軍。鄭國軍隊結成了“魚麗之陣”,就是二十五輛兵車在前,一百二十五輛兵車在后,后面的兵車彌合縫隙,封堵漏洞,如魚群一樣互相保護著前進。
鄭伯命令左右兩方陣:“見中軍令旗搖動,則擊鼓進軍。”鄭莊公中軍大旗一揮,左右兩軍勇猛出擊,公子忽率鄭右軍直插周公黑肩統帥的王師左陣,奔著陳國兵車殺去,陳國士兵即刻潰散;鄭國左軍在大夫祭足率領下,攻擊虢公林父率領的王師右陣,也是直接攻擊蔡國、衛國的兵車,蔡、衛士兵無心戀戰,立刻奔逃,王師左右兩軍的陣形馬上散亂了,把周天子的中軍也沖散了,鄭國軍隊又從左右兩翼攻擊周天子所在的中軍,周桓王一看形勢不妙,只好下令撤退,王師大敗。鄭軍隨后追擊,鄭軍將領祝聃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指揮軍隊邊打邊撤,祝聃見狀,大呼“周王中箭!”,正欲追上去生擒周天子,獻與鄭莊公,被莊公制止,說道:“窮寇莫追,不要逼人過甚,更何況是周天子呢?此戰已達目的,國家免于滅亡,這就足夠了。”
當天夜里,鄭莊公還派大夫祭足前去王師軍營,慰問了周桓王,問候了傷勢,送去食物和藥材,也同時慰問了王師的各位將領。
蔡國人就是在此戰之后,撤兵奔向了陳國,殺掉了陳文公(公子佗),立公子躍為國君。
公元前707年的繻葛之戰,鄭國以一己之力,戰勝了周天子統帥的諸侯聯軍,顯示出強大的軍事實力,周王室從此走上了一步步衰敗的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