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京軍分設京師京營和南京京營。
南京京營主要負責在大、小教場操練南直隸諸衛所輪班官軍,同時操練的還有南京神機營。但隨著朝政腐敗、營務廢弛、營帥貪殘無能,京營根本談不上有什么戰斗力。
林火根聽了,同意劉肇基的意見,與其花費大力氣去改造那些油滑之人,莫不如重新招兵。
想了想,他說,“孤準備任命將軍為遼東總兵,加授左都督,暫時負責訓練淮安那里的河工,待河工成軍,希望將軍將來直搗黃龍、消滅韃虜!”
劉肇基大喜,跪下拱手道,“臣必鞠躬盡瘁、不辱殿下今日之托!”
林火根將他扶起,兩人然后討論了怎么訓練淮安那里的河工,劉肇基講了自己意見。
大運河是人工運河,每年都要組織大規模人力去疏浚,他對河工非常滿意,一是因為河工已經初步有了組織紀律性,二是艱苦耐勞。
林火根也將后世的練兵之法講了,供劉肇基參考,劉肇基對福王的見識佩服不已,兩人聊的甚為投機。
劉肇基離開后,林火根召見了史可法。
林火根詢問史可法對順對清策略,史可法直言,目前能保住江南半壁已屬不易,收復北方短時間做不到。
林火根不以為然,但也沒有與首輔爭執,講了編練淮安河工、以及準備讓劉肇基統兵的意見。
史可法雖然無意進取,但保衛江淮也需要實力,他對劉肇基印象不錯,同意了監國的意見。
旨意分別下達給路振飛與劉肇基,兩日后,劉肇基北上淮安去訓練新兵。
林火根給路振飛寫了一封信,講述自己對順對清策略,以及劉肇基練兵的重要意義,希望他大力支持與配合。
監國第三天,福王殿下在大學士、戶部尚書蔣德璟、工部尚書王鐸,和原守備太監、現司禮監掌印太監韓贊周陪同下,視察了南京軍器局和兵杖局。
大明掌管軍器制造業的具體機構,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轄的軍器局以及內府管轄的兵杖局,南北兩京皆是如此,
在南京,軍器制造的倉庫,比如戊字庫和廣積庫,也是歸南京工部管轄的。戊子庫儲藏的是弓箭盔甲等物品,廣積庫儲藏的是硫磺、硝石等物品。
在軍器局,林火根看到了各式火炮、火槍、抬槍、集束火箭、鐵殼地雷、石頭雷、陶瓷雷等。
他將所有火器看了一遍,對大明此時的軍工技術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更加感慨,就是這樣科技先進的大明,被農民軍和韃子給滅掉了。
了解了工匠們生活困苦且欠餉長達五六年后,福王當即命人將2568名工匠拖欠的月餉補齊,衣衫襤褸臉露菜色的工匠們跪地磕頭,大多數人感動的涕淚長流。
在視察過程中,林火根特意詢問了火器最新研發進展,王姓主事在監國追問下汗出如漿,最后他恍然大悟般,想起來一個人,應付道,“殿下,有一個工匠叫邵斌的,平日喜歡琢磨新式東西?!?
林火根當即讓他將人找來。
邵斌來了,眼窩深陷,瘦骨伶仃,一副精神不濟的表情。
行禮過后,林火根問他有什么新發明,邵斌說火槍,林火根追問,邵斌說,“我研究出來的火槍,用燧石打火,比火繩槍有威力。”
“燧發槍?”林火根驚訝道。
他大概知道火槍發展史,從火門槍到火繩槍,之后就是改變打火方式,出現了燧發槍,然后出現擊發槍等等。
聽到林火根的話,邵斌驚訝地抬頭看了看他,燧發槍?這名字很好。
至此,他才終于改變了有些木訥的表情,呆了一會兒,他說,“不僅用燧石打火,我研究的槍是從后邊裝彈的。”
燧發槍就是用鋼鐵擊打燧石,產生的火花點燃火藥,說白了,燧發槍只是改變了點火方式,不再用火繩了,但是眼前這個人還研究出了后裝槍?
“燧發式后裝槍?”林火根激動道。
旁邊諸人見監國如此在意且懂行,不明所以。
邵斌消化了一下林火根說出的名詞,慢慢點了點頭。
臥槽!這么牛逼嗎?
“槍已經研制出來了嗎?”林火根關切問道。
邵斌臉色一黯,搖搖頭道,“有幾個問題……嗯,還差一些。”
差一些,林火根喃喃道,也許自己能給這位發明家一點啟發,槍械大概原理他還是知道的。
林火根立即讓邵斌將他發明的槍取來。
邵斌拿過火槍,給林火根講解道,“我已經將點火裝置與扳機聯動成功,又將火藥室與扳機聯動成功……”
林火根仔細觀瞧面前的火槍,這槍看著很是粗劣,銃管后邊用螺栓密封,木托略向下彎曲。
有一塊燧石卡在一根彈簧擊錘上,扣動扳機后,彈簧就會松開擊錘,撞擊火藥池上的金屬蓋片,并產生火花,然后點燃火藥池中的引火藥,從而將彈丸射出。
跟后世的槍比起來,它當然簡陋的不行,但比火繩槍已經進步了一大塊,林火根看了一會兒,驚訝問道,“為什么不用火門蓋?”
邵斌解釋道,“有蓋則打不著火,火門蓋會隔絕燧石之火星?!?
林火根當即笑道,“彈簧松開擊錘時候,同時將火門蓋掀開,不就可以了?”
他雖然不能研制火槍,但他明了槍械原理,以旁觀者的角度,一下子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聽了林火根的話,邵斌豁然開朗,一層窗戶紙就這樣捅破了,他驚喜地看著林火根道,“殿下果然是行家!這樣一來就不再擔心雨水打濕引火藥,比之火繩槍,對使用環境的依賴大大降低!”
“是的,就是這樣?!绷只鸶浅8吲d,讓他研制他研制不了,但是在邵斌的基礎上,他的提議當即完善了燧發槍。
“殿下,你再看看后部供彈,它最大的問題是漏氣嚴重,有沒有什么好辦法?”邵斌指給林火根看。
邵斌研發的后裝槍是使用可以活動的螺絲封門,操作比較麻煩,而且氣密性不好,氣體泄漏嚴重的話,威力肯定不會大。
林火根看了半天,一時間也沒什么好辦法,便對邵斌道,“孤立刻下令,召集更多能工巧匠,完善燧發槍,令它盡快問世。”
然后,林火根當場提拔了邵斌的職位,并給與他二百兩紋銀的獎勵,又溫言鼓勵他繼續研究新事物,“不過,依孤看來,邵先生應該立即吃幾頓好飯好菜,補充一下體力,養養精神。”
林火根最后笑道。
見監國殿下如此和善,不僅旁邊的蔣德璟、王鐸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韓贊周笑了,在場眾人都笑了出來。
林火根內心感慨,大明腐朽的生產關系已經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韃子兵憑借不怕死的兇狠和一身蠻力,就打敗了科技水平更高的大明。
大明軍工技術雖然先進,但高層腐朽僵化,內斗嚴重,根本不能將自己的實力組織起來。
具體到火器上,因為官員貪墨,造出的武器質量堪憂,導致先進的火器技術徹底被浪費掉,這可真是一種悲哀。
像邵斌這種發明家正是此時大明極其需要的,或許大明像邵斌這樣的人才還有很多,只是誰知道呢?
看邵斌的樣子,平日估計飯都吃不飽,此時的大明官員根本不屑于他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