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立誰為帝?

南逃的大學士魏炤乘帶來了皇帝自盡、太子與永王、定王皆被賊軍生俘的消息后,留都大臣們當即在史可法帶領下哭祭大行皇帝。

史可法為留都百官之首,哭祭之后,他應該立即提議迎福王為帝,但是在最關鍵的時刻,事實上的一哥猶豫了,他優柔寡斷的性子使得局面當即復雜化。

既然史可法不言,其他人也各揣心思,關于擁立誰登基一事,便在南京城內潛波暗流。

四月初十傍晚,史可法從衙署回到家中,在籍禮部侍郎、東林黨黨魁錢謙益、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十余東林黨核心人物,已經等在他府里了。

彼此見過禮后,錢謙益直言道,“道鄰兄,可有屬意人選?”

在眾人目光注視下,史可法捻須沉吟道,“按倫序,宜當迎立神宗子孫。”

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當年武宗正德皇帝駕崩,因為無子,于是根據血統選擇了憲宗之孫、孝宗之侄、武宗堂弟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是為嘉靖皇帝。

當前,以血統親近而言,崇禎帝的祖父、神宗朱翊鈞的子、孫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

神宗兄弟的兒子則有潞王朱常淓,不過按照路振飛上報,在逃亡途中潞王與福王失散,至今下落不明。

當然,即便潞王朱常淓安然無事,按照倫序,也應該首先考慮福王、桂王和惠王,而在福、桂、惠三王中,福王朱由崧又處于優先地位。

這是因為:第一,三親藩中福藩,即老福王朱常洵居長;

第二,桂、惠二藩比崇禎帝高一輩,不如朱由崧援引“兄終弟及”繼統更為適宜;

第三,桂、惠二王人在廣西,距南京較遠,福王卻近在淮安。因此,福王朱由崧在倫序和地理上都占有明顯的優勢。

眾人聽了史可法的話,彼此看了看,然后高宏圖憤然道,“道鄰兄,正常來說,宜當由福藩繼統,但福藩貪婪、淫穢、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此等人豈可立為皇帝?”

其他眾人均點頭贊同。

史可法看看這些人,見他們已經找到了福王七不可立的理由,嘆息道,“某今日接到淮撫路見白書信,在信中他言道,福王在淮安這些時日,讓他改變了對福藩的看法,說世人以訛傳訛,朱由菘較為英明。”

說完,史可法把書信拿出來,讓眾人傳看。

萬歷年間,圍繞著儲君問題展開的“妖書”、“梃擊”、“移宮”等轟動一時的案件,都同朱由菘的祖母鄭貴妃有關,當時正是由于東林黨人的力爭,神宗和鄭貴妃希望立福王朱常洵為太子的圖謀才化為泡影。

他爺爺奶奶謀劃了多年,一心想將他老爸扶成太子,結果被東林黨給整滅了。現在,如果讓二代福王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舊案,東林黨人必然在政治上失勢,所以眾人才極力阻止朱由菘繼位。

眾人的心思史可法清楚的很,畢竟他是左光斗的學生,也是東林黨人,只不過他與眾人不同,此時他是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首席大臣,他的地位不允許他只考慮東林黨的利益,還要考慮國家前途。

眾人看罷書信,呂大器搖頭道,“路見白之言未見得準確,福藩父子幾十年貪殘虐暴,天下皆知,本性如此,豈是輕易改變的?”

眾人點頭贊同,紛紛贊賞桂王朱常瀛如何如何賢明。惠王朱常潤迷信佛教、不懂世事,不在議立之列。

但史可法想到之前收到的福王書信,以及路振飛的書信,一直沒有表態,基于東林黨眾人的態度,他內心里對擁立福王亦有所顧忌,但又認為應該如此。

最后,錢謙益對史可法語重心長道,“道鄰兄,國家之前途其實不在陛下,而在吾等,福藩不讀書又干預有司,非皇位最佳人選,為了大明計,道鄰兄要三思而行啊!”

東林黨黨魁為了自己黨派的狹隘私利,把心照不宣的話都講了出來。

大明施行內閣制,士大夫們最希望皇帝少干預政事,而把權力完全下放給內閣六部,最好像隆慶皇帝一樣,而崇禎帝其實是最壞的例子。

既然如此,皇帝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東林黨執政。

他們擁桂的真正用意,就是私心自用,想以“定策擁立”之功來確保他們在政治上的操縱權。

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像標榜的主義,嘴上說的都是主義,心里想的都是生意。

這天晚上,東林黨人聚集史可法府邸時候,靈璧侯湯國祚、安遠侯柳祚昌、永康侯徐弘爵、臨淮侯李述祖、誠意伯劉孔昭等勛貴三十多人,也齊聚魏國公府邸。

“老公爺,史道鄰的顧慮可以理解,但是吾等何不提出福王為繼統人選?”靈璧侯湯國祚最先說道,他是東甌王湯和后人。

徐弘基已經七十八歲了,萬歷二十三年襲爵魏國公,擔任南京守備,領后府,幾年后又提督操江,天啟元年以病辭任,加太子太保。崇禎十四年再次擔任南京守備,加太傅。

他是南京勛貴的核心人物。

今天哭祭大行皇帝后,史可法與守備太監韓贊周、南京守備徐弘基簡單碰頭后,只是對二人說,繼統人選需要斟酌。

見眾人都在看著他,徐弘基慢悠悠道,“為今之計,各有算計籌謀,但既然朝廷體制在,還是先看史道鄰的決定吧。”

他此言一出口,其他勛貴都是一個心思:老公爺年事已高,不想爭了。

徐弘基又囑咐他們安生等待決定,不可擅自行事,便閉上眼睛打盹了。

但徐弘基不想爭了,其他人還年輕,還想爭一爭,眾人離開國公府,不約而同地采取了一個行動,他們不僅給人在淮安的福王,還給廣西的桂王、惠王去信。

更有甚者,居然還有人給人在鳳陽監獄中的唐王也帶去了話。

信箋內容無外乎套近乎,表示關懷,然后暗示他們的傾向,左右是大網撈魚,能撈上哪個是哪個。他們沒資格提名,但是先打下埋伏,以便于日后自稱從龍之臣、撈得擁立之功。

這天晚上,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的府邸內,阮大鋮等人也都圍著韓贊周問計獻策。

但太監是皇帝家奴,皇帝已歿,韓贊周當即沒了話語權。

在兵部尚書、守備太監和提督軍務勛臣三人中,依制度,原本就是以兵部尚書為首。

況且大明文貴武賤,況且江南是東林黨大本營,現在的情況下,史可法這個文官之首就等于事實上的首輔。

立誰為帝,其一言而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济源市| 昌黎县| 昌乐县| 明溪县| 平遥县| 衡东县| 朔州市| 中牟县| 谢通门县| 金山区| 德安县| 慈利县| 葵青区| 霞浦县| 灵台县| 阳曲县| 东山县| 胶州市| 宜丰县| 阿勒泰市| 辰溪县| 永康市| 同仁县| 财经| 永城市| 甘肃省| 平遥县| 浮山县| 正宁县| 虞城县| 荃湾区| 当阳市| 迁西县| 繁昌县| 八宿县| 延吉市| 汉阴县| 乌兰浩特市| 岗巴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