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基本知識

什么是幾何計算題

1950年華東區(qū)大學(xué)統(tǒng)一招生的數(shù)學(xué)入學(xué)試題里面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一個問題:

“正五角星形的五個頂角各是多少度?”

所謂正五角星形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上的標幟,同學(xué)們對它都是非常熱愛的。關(guān)于正五角星形的性質(zhì),在《幾何作圖》一書里已經(jīng)講到了一些,讀過的同學(xué)們一定都很熟悉,上舉的問題也就不難解答了。

要解決上舉的問題,必須先知道正五角星形是從一個正五角形的5條對角線所圍成的,其實是一個“凹十角形”。它有10條相等的邊——AF、FB、BG、GC、CH等;5個相等的頂角——∠JAF,∠FBG等;5個相等的“叉角”——∠AFB,∠BGC等。它同正五角形一樣,也有一個外接圓,各頂點分這外接圓成五等分。從這些性質(zhì)以及我們以前學(xué)過的許多幾何定理,就可以用下舉的兩種解法,來求正五角星形的頂角的度數(shù)。

解法一  因⌒CD是全圓周的1/5,所以

⌒CD=(1/5)×360°=72°

又因∠JAF是⌒CD所對的圓周角,從圓周角的定理,知道這一個角可以拿?⌒CD來度它,所以

∠JAF=?×72°=36°

同理,其他的各頂角也都是36°。

解法二  從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道

∠AJF=∠B+∠D(為便利計,∠FBG簡稱∠B,以下同)

∠AFJ=∠C+∠E。

但又從三角形的內(nèi)角定理,得

∠A+∠AJF+∠AFJ=180°

∴∠A+∠B+∠C+∠D+∠E=180°

又因正五角星形的五個頂角都相等,所以

5∠A=180°,∠A=36°。

其余同理。

注  從上舉的解法,我們知道要求圓中其他各角的度數(shù),都很容易。像∠BAF、∠ABF等都是36°,∠AFJ、∠AJF等都是72°,∠AFB、∠BGC等都是108°。圖中所有角,除掉大于180°的優(yōu)角外,不出這三種度數(shù),這三種度數(shù)——36°、72°、108°——恰巧順次成為一串“等差級數(shù)”。

講過了這一個問題的解法,我們?yōu)榱艘獙@可愛的正五角星形做更進一步的認識,這里再提出如下的一個新問題:

“已知正五角星形中相鄰兩頂點的距離是2寸,求(1)邊長;(2)相鄰兩叉點的距離——JF、FG等;(3)相對兩頂點的距離——BE、AC等。”

要解決這一個問題,必須進一步認識前圖中所有的一切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在這些等腰三角形中,頂角是36°,底角是72°的有20個,它們都相似,其中的△AFJ等的5個全等,△ACD等的5個全等,△ABG等10個全等;頂角是108°,底角是36°的有15個,也都相似,其中的△ABF等5個全等,△ABE、△HBE等十個全等。

從“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成比例”的定理,注目△BAJ和△AJF,得BA:AJ= AJ:JF

因BA=BJ,AJ=BF,代入上式,得

BJ:BF=BF:JF(Ⅰ)

又注目△ABE和△FAB,得BE:AB=AB:FA

因AB=BJ,F(xiàn)A=JE,代入上式得

BE:BJ=BJ:JE(Ⅱ)

上舉公式(Ⅰ)所表示的是線段BJ被F點所分,其中的長線分BF是短線分JF和全線BJ的比例中項,我們稱做線段BJ被F分成“外中比”。同理,公式(Ⅱ)所表示的是線段BE被J分成外中比。

注  前圖中所有的一切線段,不出四種長度,最長的像BE,AC等五條,可簡稱做“對頂距”,用α表示;較短的像AB,BC等,可簡稱做“鄰頂距”,連同相等的BJ,AG等共計十五條,都用b表示;更短的像BF,JE等十條是邊,用c表示:最短的像JF,F(xiàn)G等五條,可簡稱做“鄰叉距”,用d表示,因從(Ⅰ)和(Ⅱ)知道

α:b=b:c=c:d

所以這4種長度順次恰成一串“等比級數(shù)”。

根據(jù)這些性質(zhì),可用下法解前舉的新問題:

解  設(shè)邊長BF=x寸,因已知BJ=AB=2寸,所以JF=(2-x)寸,根據(jù)公式(Ⅰ),得比例式2:x=x:(2-x)

化為等積式,移項,得二次方程式x2+2x-4=0 。

解得

因負值不適用,故得邊長是-1+√5≈①≈是“近似”的記號。)-1+2.236=1.236寸。鄰叉距是2-1.236=0.764寸。

又設(shè)對頂距2-1.236=0.764寸,因已知BJ=AB=2寸,故寸。根據(jù)JE=(y-2)公式(Ⅱ),得比例式y(tǒng):2=:(y-2)

化為等積式,再移項,得y2-2y-4=0

解得

同前,得對頂距是1+√5≈1+2.236=3.236寸。

在上面所述的兩個問題中,所有的角、弧和線段,都是有大小可以度量的,叫做幾何量。我們要度量一個幾何量,必須先取一適當?shù)耐惲孔鰡挝弧瘛岸取薄按纭钡龋眠@單位來量欲測的幾何量,看它含這單位量的多少倍。這倍數(shù)就是欲測的量對于單位量的比值,叫做“該量的測度”。例如線段的單位用寸,假使一線段的大小是1寸的2倍,就是這線段對于1寸的線段的比值是2,那么這線段的測度就是2。

有些幾何圖形,可以根據(jù)已知的性質(zhì)或幾何定理,求出其中的某些幾何量的測度,像前舉的第一問題就是。又有些幾何圖形,必須有一部分幾何量的測度為已知,才能根據(jù)已知的性質(zhì)或幾何定理,求出另一部分的測度,像前舉的第二問題就是。這樣的兩種問題,都是幾何學(xué)中的計算題。

同學(xué)們都知道,幾何定理就是關(guān)于各種幾何圖形的性質(zhì)的敘述。古代的勞動人民,為了在生產(chǎn)實踐中必須計算各種幾何量,像定方向,測高深,求地積等,于是發(fā)現(xiàn)了許多幾何定理,可見幾何學(xué)是在生產(chǎn)條件下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它最初是從積累起來的豐富的實際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幾何定理,接著再用理論方式加以證明,最后又拿來供給實際的應(yīng)用,是理論和實際密切結(jié)合的,我們學(xué)習(xí)幾何計算題,可以把已經(jīng)學(xué)習(xí)的幾何定理聯(lián)系到實際上去,使學(xué)用一致的教育目標更具體,更明確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沧州市| 娄烦县| 梅州市| 抚宁县| 西和县| 梅州市| 合山市| 达尔| 花莲县| 崇阳县| 彭泽县| 蓝山县| 沙洋县| 东安县| 青浦区| 香河县| 阿勒泰市| 绩溪县| 龙游县| 盖州市| 图们市| 南漳县| 武平县| 清水县| 武城县| 江城| 通山县| 铁岭县| 嘉禾县| 拜泉县| 西畴县| 辽阳市| 济阳县| 天峻县| 桐城市| 勐海县| 鸡泽县| 当涂县| 乐安县| 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