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智慧機場建設概論作者名: 龐國鋒本章字數: 1682字更新時間: 2024-03-22 19:42:30
1.1.3 業務工作
機場的作用是供飛機安全、有序、高效地進行起降,并為飛機和旅客提供相應的服務保障,除此以外,有的機場尤其是大型機場還發揮了提供非航空業務經營、促進屬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因此,要圍繞機場作用的發揮,考察機場服務保障航班正常飛行的全業務過程。如圖1-6所示,機場全業務過程主要由航空器、旅客和行李三個服務保障流程所組成,這三個主要流程在旅客上下機的環節形成了交織。具體的,從航空器角度,涉及著陸、進港滑行、進港站坪保障、出港站坪保障、出港滑行等流程環節,其中,對航空器進出港站坪保障進行了濃縮,實際上包含了引導入位、上輪擋、機務維護、加油、加水、清潔、撤輪擋和放行推出等一整套保障活動;從旅客角度,涉及旅客進港、進港邊檢、樓內擺渡、出港旅客值機、旅客分流、APM(自動捷運)擺渡、出港邊檢、旅客安檢、登機、出港遠機位擺渡等流程環節;從行李角度,涉及進港行李機下保障、進港行李運輸、行李提取、出港行李下傳、出港行李分揀、運輸、出港行李機下保障等流程環節。另外,為保證機場的順利運行,還涉及機場的安全管控、商業經營、企業管理、應急處置等支撐性流程。形成機場全業務過程“一張圖”非常重要(圖1-6),有助于機場各服務保障部門加深相互理解,形成共同的情景意識。

圖1-6 機場全業務過程“一張圖”
機場全業務流程中的每個流程環節都代表了機場進行服務保障工作的一個場景,而實現這些場景則需要機場各專業領域的業務工作來完成。按照分區管理、專業支撐的原則,可將這些業務工作歸類劃分為生產運行、旅客服務、安全管控、商業經營和企業管理五大領域,如表1-3所示。
表1-3 機場五大業務領域

1.1.3.1 生產運行
生產運行是指圍繞航班安全運營所進行的保障工作,保障對象包括飛機、旅客、行李與貨物等,主要業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機場管理部門的運行控制、航班管理、資源管理等;面向飛行區服務保障部門的運行指揮、運行態勢監控、保障資源調度等;面向航站樓區服務保障部門的航班保障、運行監控、資源管理、應急管理等;面向公共區服務保障部門的交通調度、停車場管理等。
1.1.3.2 旅客服務
旅客服務指針對旅客和貨主貨代等提供的服務,以旅客服務為主,具體業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機場管理部門的服務質量管控、服務標準改進、服務考評;面向飛行區服務保障部門的旅客登機/下機服務、行李裝卸、行李中轉等;面向航站樓區服務保障部門的售票服務、旅客進港值機、旅客出港、旅客中轉、行李托運、貴賓服務、不正常運輸服務等;面向公共區服務保障部門的通勤服務、換乘服務等。
1.1.3.3 安全管控
安全管控是指在機場及其鄰近區域內,通過各種手段,防止航空器或者機場設施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嚴重損壞以及其他導致或者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嚴重損失的情況,主要業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機場管理部門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安全標準改進、安全績效評估等;面向飛行區服務保障部門的機坪安全、跑道安全、設施安全、飛機地面安全、車輛安全、預防鳥擊、場面消防安全等;面向航站樓區服務保障部門的旅客安檢、行李安檢、設施安全、建筑消防安全等;面向公共區服務保障部門的防止恐怖襲擊、治安管理等公共安全。
1.1.3.4 商業經營
商業經營是指機場作為企業所從事的企業經營活動,包括物業、租賃、商業、特許經營管理等。隨著機場基本功能的擴大,機場不僅向旅客提供各種商業服務,如餐飲、購物、會展、休閑服務,而且隨著機場屬地化管理的實現,依托機場還可建立物流園區、臨空產業區、臨空經濟區以及航空城等,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主要業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機場管理部門的商業開發管理、租戶管理、合同管理、商業布局規劃等;面向飛行區服務保障部門的特種車輛和設備管理等;面向航站樓區服務保障部門的資源租賃管理;面向公共區服務保障部門的停車業務等。
1.1.3.5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是指機場作為一個行政單位或組織實體,對其內部所進行的組織管理工作,主要業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機場管理部門的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能源管理等。其中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是飛行區服務保障部門、航站樓區服務保障部門和公共區服務保障部門共同涉及的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