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P原理·設計·實施(第4版)
- 羅鴻編著
- 2836字
- 2024-01-05 16:51:14
前言
本書自第1版面市以來,一直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市場反應熱烈,銷量一直位居ERP領域書籍的前列。由于電腦技術及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國家提出“互聯網+”的經濟發展國家戰略,因此根據讀者的大量反饋意見,并應出版社邀請,本書進行第4次改版,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服務廣大讀者。
軟件開源是一種趨勢,未來的ERP一定是開源的天下,所以在第4版書中,筆者特別選用了目前ERP市場上一種領先的開源系統——ODOO作為切入點,希望對廣大的企業、讀者能有所幫助,并對ERP軟件行業的軟件供應商、應用實施服務商也能有所啟發與幫助。
近年來,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尤其是國家“互聯網+”的戰略提出以后,電商(電子商務)上山下鄉,已經深入到了很多偏遠農村。因此,電商行業的數據融入ERP系統也是必然趨勢,包括企業門戶網站,未來也一定會與ERP系統完全融合。因此此次再版也加入了電商行業的管理系統特點,為廣大讀者、系統供應商提供參考。
路在何方
中國正式宣告加入WTO,并將成為亞太地區制造業中心,全球眾多制造業巨頭都在等待爭奪中國這個大市場。外資的大量涌入,給本土的企業帶來相當的沖擊,但也同時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所有的中國人都在思索該如何面對WTO給經濟、生活、文化等諸多方面帶來的影響與變化,一方面,更多的“Made in China”可以走出國門;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洋貨”又會涌入中國。客觀地說,加入WTO是經濟所驅,為我國改革的深入、經濟持的續穩定增長創造了一個非常大的機遇空間。但機遇與風險總是并存,我國的企業該如何面對?如何提高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政府、企業家們與社會企業各界理論工作者都同時認識到,中國企業首先必須在管理上縮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即進行必要的、徹底的管理變革,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與變革又是目前中國企業變革之根本和基礎。
ERP體現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企業管理理論,并提供了企業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它將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統一起來進行管理,對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金、材料、設備、方法(生產技術)、信息和時間等各項資源進行綜合平衡和充分考慮,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的現有資源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科學、有效地管理企業人、財、物、產、供、銷等各項具體工作。中國企業呼喚ERP的全面推廣與應用。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鵬舉先生曾指出:近年來,ERP在我國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眾多的企業通過實施ERP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管理水平,改善了業務流程,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在以機械工業、電子工業為代表的制造業中,ERP開展得尤其好,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實施ERP很有成效,如聯想、長虹、海爾、華為、中興以及大唐電信設備供應商等。但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企業及其相關人士對ERP還存在相當程度的認識與使用上的障礙,絕大多數企業認識與推廣ERP信息系統還主要是受市場與傳媒的導向,ERP系統實施的成功率相比發達國家來說非常低。許許多多失敗的案例給中國的企業管理與信息化建設帶來了太多的疑問……
政府在努力引導,可是企業界還在苦苦探索!
軟件商有的在極力推廣,又有的還在盲目趕潮!有志之士摩拳擦掌,卻又無可奈何!
ERP怎么了?中國的ERP路在何方?
走出迷茫
商界的炒作,熱賣的假象,后面卻掩蓋了一個最基本的真理:求實才是出路。要走出ERP應用誤區,必須讓企業對ERP形成一個全面、完整而又系統的認識。澄清事實,撥開迷霧,我們義不容辭!編寫此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揭開ERP那神秘的面紗,給讀者完整的、系統的ERP理論知識,同時共享我們的實踐經驗。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地分析了ERP的原理,并為企業ERP的選型與實施工作帶來了方向性的指南,同時,又深入到ERP的內部,研究與探討了ERP的設計思路與業務思想的實現,為有志于ERP軟件開發領域的仁人志士提供了第一手的參考模板。
本書內容結構
案例部分 本篇主要介紹了我國實施ERP(MRP-Ⅱ)的有關案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成功的案例展示出ERP系統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及對管理的推動作用,失敗的案例又給企業界帶來啟迪。通過本篇的閱讀,讀者會強烈地感受到,成功的ERP實施工程必須有正確的認識、科學的方法論與求實的工作精神,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原理部分 本篇系統地探討了ERP系統管理思想的形成、成熟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全方位及深入地分析了ERP的管理思想與信息化解決方案,系統地闡述了ERP各主流模塊的業務處理與信息化的實現原理。這是本書的重中之重。因為此部分前后章節的關聯性較大,所以讀者最好按照篇章順序進行閱讀理解。
設計部分 本篇探討了ERP軟件的設計與實現,介紹了軟件系統的實現方法,對一些主流業務模塊從軟件設計的角度分析了業務數據流程、E-R實體關系及功能模塊圖。對進一步理解ERP系統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同時對從事設計ERP軟件系統的軟件設計人員及實施企業ERP的二次開發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實施部分 本篇介紹如何成功地貫徹ERP管理思想及如何實施與應用ERP集成信息系統。對實施中的難點及成敗的關鍵做了針對性的闡述,為實施ERP系統工程提供了方向指南,同時站在企業應用務實的角度,為企業選擇ERP軟件及ERP實施服務提供了非常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附錄部分 本部分是ERP相關信息的綜合匯編,目的是向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本部分的主要內容有軟件開發文檔范例、中外主要ERP供應商介紹、精益生產理論、敏捷制造理論介紹、現代制造工業生產管理評估規范及ERP業界常用術語的中英文對照等。
各版改版說明
第2版新增內容:知識管理(KM)基礎,ERP與ISO 9000之間的關系,ERP與其他系統的關系,ERP實施效益評估,讀者來信摘錄。
第3版新增內容:ERP失敗的教訓,企業資源管理理論應用研究,正確處理ERP與BPR,IT規劃。
第4版新增內容:開源ERP系統ODOO應用案例,電商信息流程化管理。
本書課件
為了方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書,本書提供一些課件供讀者下載(電子工業出版社網站下載地址:編輯老師加上去)。內容包括:
● 本書部分報表與圖形匯編;
● 一些企業實施方案與咨詢報告文檔模板;
● ERP知識培訓演講幻燈片文件;
● ERP軟件范例,提供給讀者一個實戰演練的環境。
讀者對象
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是:企業的各層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干人員、ERP系統設計人員、ERP系統顧問及實施人員、系統分析員及高級程序員。
本書可作為ERP和MBA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的管理、計算機信息等專業人員從事管理信息系統教學與研究的教材及參考資料。
本書的編寫集合了作者及ERP業界多位理論與實踐工作人員的研究成果及大量親身實踐經驗,特別是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AMT)的王玉榮女士、彭一先生、李宇寧女士等對本書提出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技術意見。本書的編寫也得到了電子工業出版社、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AMT)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并且在本書再版過程中,吳小用、陳華軍、雷祥、董建國、陳立英、王碧荷、李天蕭、周羽、歐陽宇海、丘生祥、丁蕊、石英才、劉柱、劉磊等承擔了大量工作,在此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既懂管理又懂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讓我們一起為推動我國信息化管理水平而奮斗!
羅鴻
2015年于廣州